抗战全面爆发以前,贵州的新音乐创作只是零星出现,如1932年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校刊发表了贵州籍学生于世沆的作品《黄昏》和《打稻歌》,随后伴随抗战的全面爆发和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一些文化艺术工作者相继入黔,歌曲创作获得了初步发展。1939年国立浙江大学迁入贵州,竺可桢校长为确定校歌,请国学大家马一浮作词,国立中央音乐学院应尚能教授作曲,创作了《浙江大学校歌》,在国立浙江大学广泛传唱。该歌曲以启迪师生为学之道、为师之道,最终振兴祖国,实现各国人民的和谐相处为主题,格调高雅、意义深远,至今听来仍受益良多。在2014年教育部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公布的高校校歌前十名名单中,《浙江大学校歌》荣登榜首。1943年,应尚能教授途经贵州,又为贵州省第一届国民体育运动大会谱写《全省国民体育运动大会会歌》,引起强烈反响。除此之外,1944年,抗敌演剧四队的宋扬途经安顺,在安顺与苗族同胞同吃同住,并学习芦笙、苗歌等,一次偶然的采风机会激发了宋扬的创作灵感,他先后用苗族民歌的音调创作出了《读书郎》《苦命的苗家》两首歌曲,并迅速得到传播。特别是《读书郎》这首歌曲,后经邓丽君的演唱,红遍大江南北,成为一个时代人们的集体记忆。
除了途经贵州、短暂停留的词曲作者创作的歌曲外,还有一些定居贵州的词曲作家也创作了一批反映时局、情系家国、鼓舞抗战的优秀作品。如郭可诹的《保卫大西南》《总反攻》,申又汲的《拉兵调》,王良华的《万年欢》,安娥、于世沆的《丧家事业的人啊》,魏岩的《凯旋歌奏曲》《春天乐》《青春草》以及流传于基场、奉合、阳和一带的《打黄瑶歌》等[2]。这些歌曲在不同地域广泛流传,对抗日歌咏运动的开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