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音乐教育的行与思-青林乡海发村芦笙艺术节的文化重构

音乐教育的行与思-青林乡海发村芦笙艺术节的文化重构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论从乐器形制、文化内涵抑或族群行为等方面均流露出了苗族先民满足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价值追求。它是由生产者创造、为生产者所用的艺术,今天的芦笙舞以及以芦笙舞为载体而产生的“芦笙艺术节”依然应属此一文化范畴。“芦笙乐舞”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在不同的背景下被赋予不同的意义。伴随现代文化的传播、交融与文化自觉的逐渐形成,“青林苗族芦笙艺术节”应运而生。

音乐教育的行与思-青林乡海发村芦笙艺术节的文化重构

在这样一个文化个案的背后,我们看到了民间艺术所承载的价值与功能。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民间艺术是“生产者的艺术”,他不是为艺术而艺术,许多情况下是为生活而艺术。芦笙乐舞又何尝不是如此?无论从乐器形制、文化内涵抑或族群行为等方面均流露出了苗族先民满足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价值追求。它是由生产者创造、为生产者所用的艺术,今天的芦笙舞以及以芦笙舞为载体而产生的“芦笙艺术节”依然应属此一文化范畴

民间乐舞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态,与民众生产生活密不可分,是特定社会条件下生活方式的体现,一定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行为影响甚至决定了民间艺术的创造动机、创作形态和样式。“芦笙乐舞”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在不同的背景下被赋予不同的意义。在祭祀仪式上跳芦笙舞与神灵沟通,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获得物质生产的丰盈;在跳花节的花场上跳芦笙舞来追求心仪的对象,进而进行人类自身的繁衍生产。而今,人们生活在不同于以往的社会进程中,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与审美发生了改变,芦笙舞的功能也在不断变化。特别是在旅游文化的刺激下,艺术节上的芦笙舞已经不单单位居“神坛”之上、“花场”之中,更多变为了一种游客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变成了一种可以继续满足族人生产生活所需的艺术样式,进而实现了传统艺术在当代的活态延续。

场域发生了变化,以前的模式被打破,芦笙乐舞也从“神圣空间”走向了“世俗空间”。从这个层面来说,传统文化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各族群之间的沟通融合,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变迁。进一步而言,“将其中(传统文化中)有用的内容有机地置入固有文化之中,导致了该种文化的结构重组和运作功能的革新,这种文化适应性更替就是我们说的文化重构[6]。这种重构应与特定的文化生态背景相融合,这种融合的优劣也正是民间艺术活态传承成功与否的判断标准之一。

伴随现代文化的传播、交融与文化自觉的逐渐形成,“青林苗族芦笙艺术节”应运而生。芦笙以及以芦笙为代表的乐舞文化,在当今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得以重新建构,以前的功能让位于适应当前文化而产生的功能及意义,相应的新秩序得到重新组合。如在花场附近出现的各种营生,无论是地方文化的宣传还是个人利益的驱使,都成为与艺术节杂糅在一起的文化景象,并不显得突兀与冲突,相反更加增添了这方山村的热闹与生机。“芦笙艺术节”试图“以一种传统的仪式为核心,将民族日常艺术、民族传统技艺等一一置入,尽情地自我展示。在此,与神灵交流的祈愿不在它的关心范围,神圣性被忽视,更多地表现出娱乐、功利的诉求”[7]。较以前传统节日不同,演出者是为了比赛和展示技艺,观众是为了观看和欣赏,神圣性与神秘感降低、趣味性与娱乐感上升,被人为构建出来的新的传统节日更多的是为了丰富民众的生活、增加区域的文化影响,进而推动地方的经济发展,其核心是为了娱人。(www.xing528.com)

图3 艺术节现场(李晓艳摄)

芦笙乐舞的娱神功能、娱人功能等核心要素的转换是在整个文化生态发生重大变化基础之上而得以实现的,是民间艺术顽强生命力的有力彰显,也是传统艺术得以有效传承的路径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