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作为一种载体和复合性的文化表现形式,居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框架的核心位置,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粹都附丽在、展现在完整的节日活动之中。”[3]以汉族的春节为例,这一体现亲情、友情、热情的重大节日自然离不开歌、乐文化伴随其中。每年的大年初一至十五,各地都会以不同的文化艺术形式,如舞龙、舞狮、秧歌舞、旱船、鼓乐等民俗艺术展现民众对过去一年的回顾以及对来年的期盼,并融入浓浓的亲情、友情和欢乐于其中。
这种表演形式,伴随着节日的年度循环,逐年累积,表演者的技艺不断提高,表现样式也不断翻新。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不断满足,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很多社区、村落,把每年一度的节庆表演看作是本社区、村落的形象、文化的展示机会,投入人力、物力进行排练,挖掘、提升表演档次。因此,很多地方就出现了以区域为代表的某种传统技艺表演团体,这些传统技艺表演团体也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文化名片。当他们的表演抑或生活状态得到大众认可的时候,他们参与、表现、表演的热情就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民间歌乐的传承就有了相应的空间和主体。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节日与民族歌乐文化,特别是我们的少数民族同胞,更以“能歌善舞”著称。他们的歌乐也大都附着在本民族重大的节庆活动当中。
以笔者最近参加的贵州威宁苗族花山节为例。花山节是苗族最为盛大的节日,一般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进行。据当地老者回忆,该节最早源于对阵亡将士的祭祀活动。随着时代的变迁,岁月抹去了历史的伤痕,今天的喜庆与娱乐取代了过去的悲哀与愤怒,变为了对亡灵的另外一种祭奠方式,同时更成为人们祈求风调雨顺、生产发展的重要方式。
每年的五月初五,苗家男女老幼身着盛装齐聚一起,在悠扬的芦笙声中相继上演“垒营盘”“迁徙舞”“打牛舞”等歌乐,人们品尝着节日的饕餮盛宴。苗族的歌乐在花山节上得到展示,歌乐成了他们的身份象征,成了他们择偶的手段。“芦笙”——这一苗家必备的“神器”也成了花场上小伙姑娘们倾吐心声的最好“红娘”。
这些年,威宁县政府对旅游资源进行了开发,对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每年在苗族花山节的前一段时间都会做好充分的组织和宣传工作,吸引各地的游客来参加活动,共同感受苗乡的文化与风俗,以此扩大区域的品牌影响力和文化辐射力。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那些原本民众自发的行为得到了更为广泛的认可与鼓励,远在异乡的游子在这一天都会尽量赶回自己的家乡,参加盛大的花山节仪式,这使传承的主体有了后备的力量。花山节仪式的活性传承使附着于其的民间歌乐有了价值依托和文化阐释的空间。(www.xing528.com)
以民族节庆仪式这一“特定时空间”为背景,以“特定的活动群体”为主线,在共同的“文化精神背景”驱使下便形成了完整的“民族文化传承场域”构建,使民族文化的传承有了稳定的生成、传播基础。民间歌乐这一反映人们精神信仰、文化追求与情感塑造的文化样式便有了生成的文化土壤。
2.民间歌乐为传统节日内涵的丰富与发展发展提供合理元素
我们都还记得儿时过年鞭炮隆隆、彩灯高悬、围在村子中央看大戏的场景。台子上的演员演得活灵活现,下面的观众更是看在眼里,乐在心间。还有那些带着假面具、撑着旱船,走起路来扭来扭去的秧歌,都曾逗得大家捧腹大笑。至今回忆起来,都还觉得以前的年味更浓,更有意思。那个时候我们真盼着过年!因为对于孩子们来说,过年就意味着可以开心地玩(娱乐)。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萧放教授也认为:“娱乐是节日活跃的灵魂,所有的节日都跟娱乐分不开。传统节日发展到今天,尤其要注意节日娱乐,首先让大家从感性上喜欢传统节日。”[4]
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传统的人际交往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走出家门拜访近邻远亲的传统习俗逐渐受到互联网、手机短信等现代媒介的强烈冲击,原本亲自登门互致问候的传统方式逐渐被群发或者转发的短信所替代,原本大家聚在一起欢歌热舞的娱乐方式逐渐被键盘、鼠标、电视所取代。在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传统的文化娱乐方式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我们都曾感到现在节庆的味道似乎变得淡了。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传统的、发自内心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娱乐方式在逐渐减少,传统节日的娱乐性在不断地淡化。
民间歌乐自身所带的娱乐性、文化传承性是其固有的特点。在新的社会生态环境背景下充分发挥民间歌乐的娱乐性、文化传承性对传统节日内涵的丰富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如唐家路博士在论及民间艺术与民俗文化时所言:“在众多的民俗活动中,民间艺术以其形象、直观、生动的形式强化了民俗的活动情境,增添了民俗活动的兴味,使民俗的生活整体过程更具有动态性。”[5]杨民康先生在谈到民歌与节庆的关系时也说道:“在一些民族的乡社节庆里,民歌可以通过自身具有的整体性文化功能,在活动中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文化和艺术能量,扮演最引人注目的文化和艺术角色;而在另外一些民族的类似活动中,即便民歌自身的角色地位并不明显,她也能通过自己伸入其他姊妹艺术的枝枝蔓蔓,潜在地发挥自己的魅力,令人难以忽视她的存在。”[6]
民间歌乐以其自身的文化属性对传统节庆文化内涵的丰富和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充分发挥民间歌乐的娱乐性、文化传承性对于提高人们参与传统节日的兴趣以及区域文化的传承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