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老洋房丛录-阅读关键词

上海老洋房丛录-阅读关键词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日租界“一战”后以纺织业为主的日资开始涌入上海,在沪日侨大幅增多,大多居住在虹口北四川路及杨树浦一带。因义勇队成员均属志愿入队,成员又为多国侨民,且都是洋行职员,又被称为“万国商团”,国人俗称“洋枪队”,成为租界当局的一支准军事化武装,担当了维护租界统治的角色。1870年,这一武装交由工部局管辖。1942年,被日方控制的工部局正式解散。上海老洋房旁石库门的匾牌旁常会有这个字

上海老洋房丛录-阅读关键词

租界

从1845年11月设立租界开始,至1943年8月汪精卫政权收回所有租界,上海经历了漫长的近百年租界史。这是一部屈辱史,但也是一部发展史,上海迅速发展成为亚洲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

英租界

1845年11月29日,根据《南京条约》,上海道台与英国领事订立《上海土地章程》,设立上海英租界,划定黄浦江以西、洋泾浜(今延安东路)以北、李家厂(今北京东路)以南、界路(今河南中路)以东准英国商人租地建屋,后又扩为北自苏州河、西至泥城浜(今西藏中路)。

法租界

法租界设立于1849年,位于今黄浦区和徐汇区两区范围内。

美租界

美租界设立于1848年,在吴淞江(今苏州河)以北的虹口地带,范围大概为西起今西藏北路,东至杨树浦路。

公共租界

1863年,英租界与美租界合并为公共租界。1899年,公共租界大规模扩张,北至上海、宝山两县的交界处(今天目东路),东临周家嘴,西达静安寺

日租界

“一战”后以纺织业为主的日资开始涌入上海,在沪日侨大幅增多,大多居住在虹口北四川路及杨树浦一带。淞沪会战时,公共租界北区和东区被日军控制,这一带后被称为“公共租界日本区”,也称“日租界”,是非正式的称呼。

华界

非租界区是中国人居住区,相对称为“华界”。

租界总会

随着租界人口的增多,西方的娱乐休闲方式也传入了上海,各国侨民相继开设出名目繁多的不同类型的俱乐部—一种综合类的集多种休闲服务于一体的、具有商业性质的文化场所,国人称之为“总会”。如大型的综合类总会有英国总会、上海跑马总会、法国总会、德国总会、英国共济总会、美国乡村总会等,单项特色总会有划船、游泳桥牌网球高尔夫球等体育类总会。华人中逐渐也出现了类似的总会组织。

十里洋场

这个词一度用来特指旧上海的租界或租界里的繁华景象。租界繁荣期间,东起外滩中山东一路、西抵静安寺,全长十里的南京路,又被称作“十里洋场”。外滩一带,也曾被认为是上海“十里洋场”的真实写照。

外滩

早年的上海县城,距城近的地方称为“里”,距城远的地方称为“外”。城外黄浦江陆家嘴出口处有一个急弯,上海人就以它为界,将黄浦江上游称为里黄浦,下游称为外黄浦。里黄浦的河滩叫作里黄浦滩,简称“里滩”;外黄浦的滩地叫作外黄浦滩,简称“外滩”。上海开埠前后,外滩尚为溪涧纵横之地,沿滩有一条狭窄的泥路,供船夫拉纤时行走,滩的西边为农田,阡陌沟渠之间散布着星星点点的茅舍。被划入英租界后,外滩由北向南被划成九个地块,建起沙逊洋行、仁记洋行、宝成洋行、旗昌洋行、天长洋行等八家洋行,这是外滩最早的一批建筑。后当局在李家庄(又名李家场)今圆明园路西南、北京东路近外滩一段建造英国驻沪总领事馆。临黄浦江的纤道被改造成18米宽的马路,马路东侧建造码头堆栈和船厂。外国的银行、商行、总会、报社开始云集于此,外滩逐渐成为中国乃至远东的金融中心。历经百年沧桑,今日的外滩矗立着52幢风格迥异的古典建筑,有“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之称,是中国近现代重要史迹。

洋泾浜

洋泾浜是上海旧时的一条小河浜,在上海老县城以北,黄浦江东西各有一条,原是英法租界的分界界河,1915年租界当局填河筑路,洋泾浜从此消失,取而代之为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经常被提起的所谓“洋泾浜英语”,是指早年那些没有受过正规英语教育的上海人说的蹩脚英语,不讲语法,按中国话“字对字”地转成英语。

老城厢

在中国历史上,“城厢”一般指城内外比较繁华的地区。上海开埠以后,城市发展偏离了旧有轨道,租界城区迅猛发展,逐渐成为整个上海的标志和象征;“老城厢”则成为上海一个特定的地域概念,指已有700年历史的华界城区。上海老城厢是上海城的发源地,也是上海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位于今上海市区东南,由弯曲的人民路、中华路围成。

会馆、公所

会馆指同乡人团体,公所则多指同业协会

居留地

居留地与租界是有严格的区别的。前者只允许外国人租用,后者是指将土地整块租给外国政府任其处置。

万国商团

1853年太平天国起义期间,上海租界英美领事召集居沪外侨成立了“上海本埠义勇队”。因义勇队成员均属志愿入队,成员又为多国侨民,且都是洋行职员,又被称为“万国商团”,国人俗称“洋枪队”,成为租界当局的一支准军事化武装,担当了维护租界统治的角色。1870年,这一武装交由工部局管辖。1942年,被日方控制的工部局正式解散。

印度阿三

这一称谓来自十里洋场时期的上海话。当时英租界内的差吏多是从英殖民地印度调来的印度人,他们因为信仰锡克教,头上都缠头巾作为制服,印度警察的头巾为红色,所以又称“红头阿三”。

安南巡捕

法租界公董局模仿工部局,下设巡捕房,招募法殖民地人担任警察,其中大部分是穿着军装戴着藤壳帽的安南(今越南)人,故称安南巡捕。

界碑

英美法租界都曾在上海立过租地界碑,目前上海各区多有发现。

外廊式建筑

采用靠外墙的走廊来进入各户的住宅形式,分敞开式、半封闭式和封闭式三种。与内廊式住宅不同的是长廊在建筑外的可见性。

骑楼

骑楼是一种典型的外廊式建筑物,指建筑底层沿街面后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间的建筑物。

学院派建筑风格

学院派建筑风格(Beaux-arts)19世纪流行于法国,建筑脱离了遮风挡雨的需求,成为艺术家创作的载体罗马古希腊的柱式、构图等成为建筑设计的主体。此类建筑体量超大,不适合地少人多的上海,且错过了租界第一轮大兴土木的最佳时机。

装饰艺术风格

装饰艺术风格(Art Deco)起源于法国,主张机械化的美,大量使用直线、对称和几何图形的构成;反对古典主义单纯手工艺的倾向,使用新材料钢筋混凝土合成树脂玻璃。其影响主要集中在建筑、艺术品家具的设计上。上海有许多装饰艺术风格的西式建筑留存。

老宅基

老宅基指江南传统民居式建筑,特征为砖木瓦顶结构、一客堂两厢房的立贴式房屋。已不多见,散落于诸如瑞金二路、香山路东南等新旧式里弄间或大楼背侧。(www.xing528.com)

过街楼

石库门总弄堂口上方呈骑楼状的小屋子,楼底可以通行,坊间称过街楼。建筑为木结构,无支撑,跨在弄堂两边墙壁上,溜边设仅一人过的直跑楼梯,里面大都住单身弄堂敲更者。

衖堂

衖堂,弄堂名称,初见于19世纪后半叶,指堂屋两侧与厢房之间的过道。上海老洋房旁石库门的匾牌旁常会有这个字,如总衖、一衖等。

营造厂

承揽土木建筑水利工程业务的厂商。

牛腿

牛腿,学名“撑栱”,又称梁托,指梁下面的支撑物,可将梁支座的力分散传递给下面的承重物,以防压坏墙体。

牛眼窗

起源于中世纪的罗马风格教堂建筑,是一种颇具装饰味的圆形窗子,可开在墙上、圆顶上。多见于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老建筑,因为远远看去像牛的眼睛,故称牛眼窗。

包筑头

建筑业包工头之意,坊间也叫“包桌头”。伙计平时吃住在工头处,年底拿钱走人。

老上海

该词最早见于上海大东书局出版的上下两册《老上海三十年见闻录》,是由当时居住在上海的人写成的一部记载清末民国初年上海掌故旧闻和人物风土的史料性笔札。

大班

大班,一般指上海外商洋行的高级经理人,又称“富豪”“商贾”“买办”等。老洋房的第一批业主以各国大班为主。

民族资本家

1880年代,上海诞生了一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集中在轻工纺织业。上海是近代民族资本家集中之地。

乡绅

乡绅是中国传统社会一种特有的阶层,主要由科举及第未仕或落第士子、当地较有文化的中小地主、退休回乡或长期赋闲居乡养病的中小官吏、宗族元老等在乡村社会有影响的人物构成。

小业主

属于小资产阶级范畴,指以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和个人劳动为基础的小生产者,拥有作坊、少量手工工具和原料等生产资料,以及为数不多的财产。一般不雇用工人,有时雇用辅助性质的助手和学徒,以本人劳动为主,或有少量剥削。

顶房子

老上海有些租客的房子是用金条“顶”下来的,理论上若干年后房东可以用硬通货赎回,民间一般以10年为限。一般不赎回的也叫做“典死”,房子归租客。

二房东

把多余的房间分租出去、不是业主的房东,称之为二房东。

垃圾桥

浙江路桥早年地处英租界以西,属中国辖区,桥旁有工部局倾弃垃圾码头,故称垃圾桥。后西藏路桥建成为新垃圾桥,此桥便称老垃圾桥。外白渡桥建成后,另议在此重建铁质桥,1908年夏间落成,钢料购自英伦克利夫厂,其修造之合度、工程之巩固,与外白渡桥不相伯仲。

外婆桥

“摇啊摇,摇啊摇,船儿摇到外婆桥。外婆好,外婆好,外婆对我嘻嘻笑。摇啊摇,摇啊摇,船儿摇到外婆桥。外婆说,好宝宝,外婆给我一块糕。”对孩子最好的莫过于外婆。小时候去外婆家,外婆总是在桥上等候。老城厢的桥长得都差不多,七拐八弯的路,小孩子多半是记不得的,看到桥上的外婆就知道是外婆家了。

洋盘

“盘”字,算盘之盘。旧式商店每天清晨开了排门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举起算盘来,哗哗哗地摇上几摇,这就是表示开盘了。每晚结账完毕,也要摇摇算盘表示收盘。“洋盘”一词就是从开盘、收盘二词衍生出来的。遇到与洋人交易,暗中高抬价额,这种暗盘叫作洋盘。后来“洋盘”二字成了外行的代名词,对于任何事物的门外汉,都称洋盘。

Auction

老上海有“Auction”一说。船主在到达一个港口后,尽快售出货物空船,再进行下一轮的买卖,熟悉当地者协助之,称“Auction”(“奥克兴”)。

八长渡

八长渡是清代沪上黄浦江沿江出现的八个渡口,指老白渡、烂泥渡、陆家渡、高昌渡、南仓渡、永济渡、杨家渡和周家渡。黄浦江由原范家浜拓宽浚深成为大黄浦时,仅作通航,没有摆渡。后来浦江两岸建工厂、设仓库、开商店,过江的人渐渐多起来,始有民间小木船用于摆渡。八长渡开始都是民间义渡,后来开始官办,酌收渡资,至清代中期已在八个地区形成有一定市场的渡口,成为闻名浦江的八长渡。

划子船

清代沪上沿黄浦江八长渡之一的老白渡码头,嘉庆十三年(1808年)设立,以划子船摆渡。划子船指为农业、渔业生产生活服务的袖珍小巧的农船、渔船和渡船,以丈二至丈八长的一叶小舟为主。最小的可拖在大船尾部用来渡人上下,九尺长。

沙船、卫船

中国东南临海,长江口位于中国南北海岸线中点,习惯上把长江以北的海面称之“北洋”,以南称之“南洋”。上海位于长江口的南岸,属于“南洋”,也处于南、北洋的交接处。多年来黄河夹带的大量泥沙在注入大海时沉淀下来,使北洋形成百余里的滩涂,涨潮时滩涂被海水淹没,退潮时滩涂又露出水面,只有沙船、卫船为平底浅船,能在这里航行。北方南运的货物必须进上海港,改装南方深水船才能继续南下。南方北运的货物也必须进上海港,改装沙船、卫船才能继续北上。后沙船、卫船被轮船招商局的火轮船替代。

头摆渡

最早的渡口,大概在今日的苏州河乍浦路桥东侧。

苏州河北岸现存一条过去叫做头坝路的小路。清朝乾隆年间该处设有吴淞江义渡,头坝与头摆渡谐音,故得名。后名头坝上、头坝老街、四德丰弄堂。南北向道路,原南起北苏州路、北至武昌路,与天潼路相交,全长300米,宽4~5米。路南原有供奉土地的庙堂,并有建于清代的供人避雨的代笠亭,是虹口区境内最早开辟的道路之一。

二摆渡

后来头摆渡附近又出现了第二个摆渡口,位于今江西路、河南路之间的苏州河边,叫做二摆渡或里摆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