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藏中路九江路口的慕尔堂,是著名斯裔匈籍建筑师邬达克早期作品,学院式哥特建筑。原教堂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90年为纪念信徒慕尔的襄助更名为慕尔堂。图42-1慕尔堂坊间传说慕尔堂完工前有关方面拖款严重。图42-2慕尔堂图42-3慕尔堂孙科别墅事件之后几乎同一时刻,邬达克做了慕尔堂和息焉堂的设计。慕尔堂是一个社交堂,是一座为大城市提供社会交谊服务的教堂,办社会教育、慈善、医药、救济、体育等事业。
西藏中路九江路口的慕尔堂(现名沐恩堂),是著名斯裔匈籍建筑师邬达克早期作品,学院式哥特建筑。原教堂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1890年为纪念信徒慕尔的襄助更名为慕尔堂。1929年在现址重建新堂,于1931年落成。
建筑雄伟,为全国各堂之首。教徒捐款,在塔楼顶部安装5米高的霓虹灯十字架,底座装了马达,可使闪亮的十字架四面转动。
图42-1 慕尔堂
坊间传说慕尔堂完工前有关方面拖款严重。邬达克求助了孙科先生后感恩回报,将他设计并想用来自己居住的哥伦比亚路63号别墅以最低价转让给了孙科。
图42-2 慕尔堂
(www.xing528.com)
图42-3 慕尔堂
孙科别墅事件之后几乎同一时刻,邬达克做了慕尔堂和息焉堂的设计。在某种意义上,邬达克与他同时代的中西方建筑设计师们,超前地回答了美国历史学家罗兹·墨菲后来的一个提问:为什么上海是现代中国的一把钥匙?
教堂为砖混结构,外墙以凹凸红砖相拼。正中为大堂,三跨空间,其中中央跨度特大,三面围有挑台。教堂顶为水泥尖拱顶,彩绘玻璃窗以黄色调为主,内容是《圣经》故事。西南角有塔楼一座。教堂西北、西南、东南三面均为4层楼建筑,用作牧师办公室、幼稚园、夜校、女校、女子宿舍等。
慕尔堂是一个社交堂,是一座为大城市提供社会交谊服务的教堂,办社会教育、慈善、医药、救济、体育等事业。新中国成立后黄浦区基督教各教派实行联合礼拜,改名沐恩堂,意为“沐浴于主恩之中”。(图42-1—图42-3)
图43-1 明复图书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