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兰心大戏院:经典节目演出

上海兰心大戏院:经典节目演出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代学者王韬按照“Lyceum”的发音,将其音译为“兰心”,这座西式剧场就由此被命名为“兰心大戏院”。新中国成立后,兰心大戏院一度改名为“上海艺术剧场”,许多重要的艺术演出和电影上映活动在这里举行。现在的兰心大戏院以演出经得起岁月考验的经典节目为主。

上海兰心大戏院:经典节目演出

曾有过“外侨不看戏,看戏去兰心”的说法。

19世纪上海开埠后,喜爱戏剧的侨民组织了剧社,其中以英国侨民为多,开始排演西洋戏剧,常找一些空着的货栈、仓库临时搭个台自娱自乐演出,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一个业余剧社。后在英领馆附近(今圆明园路路口)建了一座西式剧场,取名“Lyceum”,分舞台和观众席,专门用来表演戏剧、歌舞音乐等。近代学者王韬按照“Lyceum”的发音,将其音译为“兰心”,这座西式剧场就由此被命名为“兰心大戏院”。

图11-1 兰心大戏院

戏院最早是在圆明园路,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比中国话剧诞生早40年,是上海最早的欧洲式剧场。

图11-2 1931年2月建成的第三代兰心大戏院

(www.xing528.com)

图11-3 兰心大戏院

优秀历史建筑标牌显示为新瑞和洋行设计,位于年蒲石路(今长乐路)、迈而西爱路(今茂名南路)路口,重建后依然保留“兰心”这一名字。

兰心大戏院初建时设施简陋,1871年一场大火将其烧成废墟,不过痴迷戏剧的外侨又于1874年在今虎丘路建成第二代戏院,新建筑仿欧洲歌剧院风格,显得气度不凡。

“兰心”曾演出《势均力敌》和《梁上君子》等剧,开中国话剧之先河。后王钟声在上海创办春阳社,排演的新剧《黑奴吁天录》,就是在这里首演。意大利歌剧院也曾在此演出《阿伊达》和《蝴蝶夫人》。中国早期戏剧运动的重要人物如郑正秋、徐半梅等,都是在这里吸收艺术养分的。

进入20世纪20年代,已有近半个世纪历史的戏院已破旧不堪,终被拆除,几经周折,原址建起了广学大楼。第三代兰心大戏院则于30年代在今茂名南路长乐路路口重建,由哈沙德洋行委托英国设计师戴维思和布洛克设计,建筑为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整体呈现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府邸式风貌。立面采用横竖轮廓线,外墙棕色面砖券窗,铁栏杆阳台。

观众厅有700多个座位,舞台面积宽纵几乎与观众厅相等,舞台侧有库房,储存及更换布景均有机械从库房中推动上台。后台有小型化妆间、更衣室、演习室。穿堂富丽广阔,各层的内墙和平顶的花纹线脚漂亮。楼座的平面上有着美丽的走廊,白色水泥粉刷及美丽的砖石镶嵌着的外门,无不透着设计者的精细。

新中国成立后,兰心大戏院一度改名为“上海艺术剧场”,许多重要的艺术演出和电影上映活动在这里举行。1991年改回原名。现在的兰心大戏院以演出经得起岁月考验的经典节目为主。(图11-1—图1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