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忤合术的实质是以反求合,鬼谷子认为,要达到某种目的,实现意愿,必须曲折求之,以此求彼,欲取先予。于是,苏秦经过反复思考,形成了促成六国结盟以共同对抗秦国的战略思想,即“合纵”策略。苏秦来到赵国后,以燕国使者身份晋见赵侯。于是,赵侯采纳了苏秦的建议,并拜苏秦为相国,派他去游说各国,以订立合纵抗秦的盟约。并派人将六国盟约之事向秦国通报。
忤合术的实质是以反求合,鬼谷子认为,要达到某种目的,实现意愿,必须曲折求之,以此求彼,欲取先予。但凡联合与对抗的行动,都有相宜的计策,变化转动像铁链一样而无中断。战国时的苏秦是鬼谷子的学生,他游走于六国之间,纵横捭阖,其“合纵”策略正是实践了这一理论。
苏秦字季子,东周洛阳人,曾与张仪共同拜鬼谷为师。当时,列国之中,齐、楚、燕、韩、赵、魏、秦最为强盛,而七国之中又首推秦国最强。于是,苏秦经过反复思考,形成了促成六国结盟以共同对抗秦国的战略思想,即“合纵”策略。
苏秦首先来到相对弱小的燕国,他对燕文侯陈述了燕国与其他国家结盟的必要性,所谓“夫不忧百里之患而重千里之外,计无过于此者”,建议燕国先与赵国结好,然后再与其他各国联盟,这样燕国就能保证安全了。(www.xing528.com)
燕文侯被他的口才和言论打动,于是拿出车马、金帛助他去赵国游说。苏秦来到赵国后,以燕国使者身份晋见赵侯。他向赵肃侯指出,秦国强大,早有入侵中原之念。凭借各国实力,都难以单独抵抗,如果各国争相讨好秦国,势必被秦国各个击破。若各国联合,则“地五倍、兵十倍于秦”,攻一国而各国援助,则秦虽强,也不敢妄动。于是,赵侯采纳了苏秦的建议,并拜苏秦为相国,派他去游说各国,以订立合纵抗秦的盟约。
苏秦又以赵国使者的身份,去其他各国陈说利害,并得到各国君主的认同。回到赵国后,苏秦被封为武安君,可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凭借自己的口才促成了六国同盟。不久,六国国君于赵国洹水歃血为盟,合纵抗秦,封苏秦为“从约长”,佩六国相印。并派人将六国盟约之事向秦国通报。自此,秦国有15年之久不敢越函谷关一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