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姬冰澌、徐莉等人的研究发现,家长和学生都把提高考试成绩作为报读校外培训班的首要目的[77]。但是缺乏不同年龄段学生报班的目的之间的比较和分析。
分析表8-2校外培训班参与目的整体排名,可以看出应试教育仍然有较大影响。除提高成绩排名第二之外,掌握知识(32.8%)、掌握学习方法(21.0%)、培养学习习惯(17.8%)、先学有优势(10.6%)都有一定比例的被调查者选择。如果将这些与学习有关的目的叠加起来,其比例会高于其他选项,这也说明参与课外班的最主要目的仍然是为了学习成绩和考试,只不过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不再以单纯的实现升学目标(8.1%)和培优/竞赛(3.8%)为直接目标。实际上,在奥数、特长等高考加分项被教育部门削弱或者废除之后,以升学和竞赛为目的的课外班确确实实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调查显示,到了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家长最看重的内容是学业成绩(比例为47.0%),高于身体健康(比例为35.9%)10多个百分点;上学日学科辅导的平均课时也从1.9小时上升到4.6小时(见图8-1)。但综合素质培养环节如文艺特长、体育特长和科技兴趣的平均课时均出现递减的状况。
图8-1 不同年龄段儿童参与校外培训班的时长(小时)(www.xing528.com)
“中国儿童校外生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表8-3),在幼儿园阶段,家长参加校外培训主要目的是培养兴趣(57.5%)、锻炼身体(16.7%)和培养自信(8.3%),完全符合校内校外合作全面育人的初衷;进入小学后,低年级孩子参与校外培训的目的中培养兴趣(43.9%)的比例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位居首位,提高成绩(19.2%)开始提上日程,远远超过锻炼身体(8.5%)的比例成为参与校外培训的第二目的;进入小学高年级,提高成绩(41.5%)一跃成为报班的首要目的,其次是掌握知识(19.8%),掌握学习方法(13.3%),前三项均与应试相关,培养兴趣、锻炼身体的目的已经不占主流了。分析原因,与小学高年级学生面临“小升初”考试压力有关,进入初中,这种情况更甚,提高成绩(62.4%)占据半壁江山,其次是掌握知识(25.9%)、掌握学习方法(18.3%),各项比例均远远高于小学,说明中考的压力传递到校外培训。
表8-3 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参与校外培训的目的(%)
由此可见,家长并非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在缺少竞争、升学压力小的低龄阶段,家长们报班时也知道培养孩子的兴趣,督促孩子身体锻炼,发展孩子自信,的的确确希望孩子全面发展。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升学考试竞争”逐渐提上日程,学生报班的目的也逐渐外显为“提高成绩”“掌握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家长购买行为的背后潜藏着“提高考试竞争力的动机与目的”。在家长眼里,校外培训如同学校教育的延续,发挥预习、复习、练习的作用,不管是“培优”还是“补差”,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最大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业成绩,增强孩子升学考试竞争力。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以提高各种考试成绩为导向来设置课程、辅导学生,在迎合家长需求的同时也实现着自身的利益最大化,校外培训在一定程度上逐渐成为学校应试教育的影子和帮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