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美国、日本及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营地教育起步较晚,研学旅行的试点工作也是从2013年才正式开始,还缺乏对活动内在规律、教育目的、运作机制以及方法技巧的研究与实践,使得活动效果与预期有一定的差距。
其一,活动类型和形式不够丰富,不能激起学生广泛的参与兴趣和深刻的参与体悟。本次调查发现,最近一次,中小学生参加营地或研学活动类型最多的是人文类,如参观大学、博物馆等,其次是运动类,选择率超过两成;其他如生态自然类有一成多,学习类、科技类、艺术类则均不到一成。实际调查中发现,部分学校将营地或研学活动简单化为春游秋游、参观旅游或运动会等形式,活动内容缺乏深度和广度,缺少趣味性、体验性和互动性,使得活动效果不佳。本次调查发现,有36.8%的中小学生因为“不感兴趣”而没参加过营地或研学活动,选择率在不参加的原因中居于第二位,仅次于“没时间”。在参加过活动的学生中,有15.9%认为“活动中,我经常感到无聊”。
其二,活动差异化不够,难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虽然《意见》将“充分尊重个性差异、鼓励多元发展”作为评价研学成效的前提,但目前多数学校更注重“全员参与、集体活动”[7],尚不能顾及学生的差异化需求。本次调查发现,男生参加活动更多地受到父母、朋友、广告等外界因素影响,也更看重活动中的技能知识学习、人际交往和领导力培养等。与女生相比,男生更需要有目的的活动,否则难以提起兴致。本次调查发现,因为不感兴趣而没参加过活动的男生(39.3%)比女生(34.1%)多5.2个百分点,因不需要而没参加过活动的男生(25.6%)比女生(21.0%)多4.6个百分点;在参加过活动活动的中小学生中,在活动中经常感到无聊的男生(17.6%)也比女生(14.3%)多3.3个百分点,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www.xing528.com)
其三,活动过于强调教育功效,抑制了一些学生的兴趣。一些学校、机构或家长唯恐活动过程中缺少教育意义,机械地将活动与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带着任务去活动,把活动过程变成一道道“应用题”,或者一篇游记、一份考察报告,学生活动的兴致自然大打折扣[8]。
综上,教育部门还需要在营地或研学活动的课程化建设方面加大投入,使活动做到立意高远、目的明确、活动生动、学习有效,真正成为撬动素质教育的杠杆和实施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