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猫自杀事件:探索水俣病现象及法律胜诉历程

猫自杀事件:探索水俣病现象及法律胜诉历程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50年,在日本九州熊本县水俣镇附近的一个小渔村中,发现了一些猫得了一种奇怪的病,这些病猫步态不稳,抽搐麻痹,最后跳入水中溺死,当地人称为“自杀猫事件”。水侯病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起初,由原来微不足道或构不成中毒的浓度,通过生物的自然富集过程,而达到了足以引起中毒或积累性致死的危险浓度。后来,46名受害者联合向日本最高法院起诉日本政府在水俣病事件中的行政不作为,并在2004年获得胜诉。

猫自杀事件:探索水俣病现象及法律胜诉历程

有些人受到挫折或某些打击之后,往往会产生轻生的念头——自杀。

猫也会自杀吗?

1950年,在日本九州熊本县水俣镇附近的一个小渔村中,发现了一些猫得了一种奇怪的病,这些病猫步态不稳,抽搐麻痹,最后跳入水中溺死,当地人称为“自杀猫事件”。

1953年,在水俣镇发现了一个生怪病的人,病人开始时只是口齿不清,步态不稳,面部痴呆,进而耳聋眼瞎,全身麻木,最后神经失常,一会酣睡,一会兴奋异常,身体弯弓高叫而死。

到了1956年,水俣镇上出现了不少得这种“怪病”的人,后来,人们就管这种病叫做“水俣病”。随后,其他地方也出现了“水俣病”患者。

水侯病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1956年,熊本大学组成对策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调查,历经10年,到1966年,证明水俣病是甲基汞中毒引起的。1974年,官方承认患者达14000人,死亡41人。至此,环境污染引起的公害病——甲基汞中毒(水俣病)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追根溯源发现,原来,1925年,日本氮肥公司在这里建厂,后又开设了合成醋酸厂。1949年后,这个公司开始生产乙烯,年产量不断提高,1956年超过6000吨。与此同时,工厂把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废水(含重金属元素汞)排放到水俣湾中。

氯乙烯和醋酸乙烯在制造过程中要使用含汞的催化剂,这使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汞。当汞在水中被水生物食用后,会转化成甲基汞。这种剧毒物质只要有挖耳勺一半大小的量就可以致人死亡,而当时由于氮的持续生产已使水俣湾的甲基汞含量达到了足以毒死日本全国人口2次都有余的程度。(www.xing528.com)

那么,甲基汞又是怎么到达健康人或猫的体内的呢?

在自然界里,人们常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泥沙(浮游生物)。这种生物界的食物关系,仿佛一个长锁链一样,一环扣一环,组成了食物链,若干条食物链组成看似如一张网形的结构,这就是食物网。

当河中污水里的汞被硅藻等浮游生物吸收,又被小虾和小鱼吃掉,大鱼又把小虾和小鱼吃掉,这样大鱼体内就会积累大量的甲基汞。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大鱼中的汞含量可达到海水汞含量的几万倍。这种现象被称为“生物富集作用”。

起初,由原来微不足道或构不成中毒的浓度,通过生物的自然富集过程,而达到了足以引起中毒或积累性致死的危险浓度。从水俣湾捕捞上来的鱼类、贝类分析,含汞量约每千克10~20毫克,每千克鱼体含甲基汞3~4毫克。科学试验证实,人体血液中汞的安全浓度为1毫克/10毫升,当到达5~10微克/10毫升时,就会出现明显中毒症状。经计算,如果一个人每天食用200克含汞0.5毫克/千克的鱼,人体所摄入的汞量恰好在此安全范围内。然而,经测定水俣湾的海产品汞的含量高达每千克几十毫克,已大大超标,此外,人们每天还要搭配其他食品,其中也可能含有一定量的汞,这样全天摄入的汞总量就更是大大超过安全限度了。甲基汞通过鱼虾进入人体,被肠胃吸收,侵害脑部和身体其他部分。进入脑部的甲基汞会使脑萎缩,侵害神经细胞,破坏掌握身体平衡的小脑和知觉系统。

自从水俣病事件发生后,在1956年确认日本氮肥公司的排污为病源之后,日本政府竟然毫不作为,以至于该公司肆无忌惮地继续排污12年,直到1968年才让其停止排放。后来,46名受害者联合向日本最高法院起诉日本政府在水俣病事件中的行政不作为,并在2004年获得胜诉。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透过水俣病事件可以看出,在发展工业的同时,应保护好环境。随着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各种污染物的排放,将会对环境造成很大影响。我们应该警钟长鸣,时刻提醒自己,防止环境污染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爱护它,保护它。从自我做起,敢于同那些危害环境安全的人和事作斗争,维护我们的共同利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