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南大学黎族传统体育课程的不足及改进

海南大学黎族传统体育课程的不足及改进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前,黎族传统体育课程还未能充分地体现这些内容,还应进一步重视学生的需要,以及更加关注黎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传承。相比于现代体育,海南大学黎族体育课程若想实现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器材和解决师资等问题。[8]目前海南大学黎族体育课程拥有自编的项目集锦、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等内容,唯独缺少的是校本教材。

海南大学黎族传统体育课程的不足及改进

传统体育课程是由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所构成的,四者相互贯穿、密不可分,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其他部分的内容。为了传统体育课程能够立足于高校中,体育教师应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传统体育课程。目前,虽然黎族体育课程的成效显著,但从课程实施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看,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之处。

1.课程评价体系有待优化

一门课程具有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课程的整体质量,也就是能够明显地体现出开设课程的效果如何。课程评价是根据某种标准,以一定的方法对课程计划、活动及其结果等进行描述和价值判断的过程,包括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和对课程本身的评价两部分。[6]目前,海南大学黎族体育课程的评价体系不够完善,所涉及的是对学生学习黎族体育课程结果的评价,采用的仅仅是量化的评价方法,来检测学生掌握黎族体育技能情况,是否达到了国家健康标准要求。海大黎族体育课程评价不应只关注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还应涉及对黎族体育课程本身的评价,具体包括黎族体育教师课程实施的评价、教学环境的评价等。传统体育课程的开设面临着三个任务,一是学生的身心健康,二是技能的学习,三是传承文化,因此评价体系里要体现这些内容。当前,黎族传统体育课程还未能充分地体现这些内容,还应进一步重视学生的需要,以及更加关注黎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传承。

2.隐性课程开发不足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共同构成学校课程的全貌。[7]显性课程具有计划性和目的性的特点,而隐性课程具有潜在性的特性,隐性课程能够辅助黎族课程更好的开展。海南大学黎族体育教师侧重于黎族体育显性课程(包括教师的讲解示范、课堂组织安排、学生的技能学习等)的开发,却忽视了黎族体育隐性课程(包括黎族教学基地、黎族体育器材、黎族体育人物故事等)的建设。因此,黎族体育课题组的教师应深入理解黎族体育课程,全面了解黎族体育项目,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增加黎族体育的文化要素,包括在教学基地旁添加黎族体育宣传栏、张贴海报、拉横幅,以及组织学生在人流量多的地方进行黎族体育项目的表演等。如果黎族体育的隐性课程利用合理,将会进一步提升黎族体育在海南大学的影响力,同时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黎族体育的社会传播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3.课内外一体化有待加强(www.xing528.com)

一门优质的体育课程,不仅仅是学生在课内的有效学习,也应涉及在课外的拓展练习。通过课外的补充与延伸,能够强化学生的传统体育技能。相比于现代体育,海南大学黎族体育课程若想实现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器材和解决师资等问题。传统体育项目具有特殊性,一方面,器材不易购买,而是由体育教师加工、制作而成,另一方面,传统体育的师资有限,很难再投入一定的精力在课外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促使教学效果受到限制。传统体育课程想要巩固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地位,就必须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加强传统体育项目的课内外一体化的练习方式,把课堂学习内容普及到课外开展。

4.缺乏校本教材

传统体育课程需要一本专门针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校本教材作为支撑,而校本教材又必须依附于传统体育课程,两者相互依存,方能应对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所带来的挑战。校本教材一般是指学校为了有效地实现校本课程目标,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并共同开发和制定一些基本的教与学素材,作为校本课程实施的媒介,这些素材构成了校本教材。[8]目前海南大学黎族体育课程拥有自编的项目集锦、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等内容,唯独缺少的是校本教材。海南大学黎族体育教学团队需要有配套的黎族体育教程,如此一来,该课程能够根据教学目标来筛选教材内容,确定黎族体育教学方法,以稳定的结构合理安排黎族体育教学。一门课程拥有配套的教程,能够促使学生在科学、完整的教学过程中,学习黎族体育技能,在原始体育运动中享受运动,并从黎族体育课程中获得知识与快乐,这样既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5.未建立起传统体育项目相关的训练方法和体系

相对于现代体育而言,传统体育项目未能建立起相关的训练方法和体系。现代体育项目能够获得学校和社会的认可,就是因为现代体育项目具备相应的练习手段和训练方法,根据项目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助练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黎族体育项目具有灵敏性、协调性以及力量性的特征,研究团队应根据这些特点来制定相应的训练方法,比如,通过敏捷梯的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灵敏性和协调性,以及利用负重竹竿来增加学生的力量等练习手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