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南大学黎族传统体育课程的传承困境:一项研究成果!

海南大学黎族传统体育课程的传承困境:一项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海南黎族体育以课程的形式成功走进高校,实乃不易。本书先从宏观层面分析黎族体育课程的传承困境,分别是器物传承、人才传承以及社会资源支持困境。宋静敏教授是海南大学黎族传统体育精品课程团队的核心负责人,对于黎族传统体育课程已经倾注了数年的精力与心血。二是鼓励、任命年轻体育教师接任黎族体育课程工作。海南大学开设黎族体育课程以来,获得了较多的无形资源的支持。

海南大学黎族传统体育课程的传承困境:一项研究成果!

海南黎族体育课程的形式成功走进高校,实乃不易。虽然成功走进高校,但难免在体育课程的传承过程中存在些许困境,以及课程本身存在不足之处。无论是成功开设黎族体育课程的经验,还是黎族体育课程自身存在的问题,都能够为民族传统体育在其他高校体育课程中的推广提供参考案例。本书先从宏观层面分析黎族体育课程的传承困境,分别是器物传承、人才传承以及社会资源支持困境。

1.器物传承困境

文化是由物质与精神构成的,精神的发展需要物质作为基础。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当今的物质生产发展到一定地步以后,人们就要开始重视精神的生产了。[5]因此,黎族体育项目器材的发展与传承对黎族体育文化的繁荣与复兴至关重要。绝大部分考古专家就是根据原始器物的种类、形状,以及所伴随的文字进行研究,争取通过器物来还原和佐证历史,说明器物具有巨大的价值和影响力。目前,黎族体育的器材皆是向黎族村寨采购而来,再经过加工制作而成的原始体育器材。这些体育器材还原了黎族人民的文化娱乐活动,能够真实地让学生了解到黎族人民的生活情景。但是,如若想要长期使用完好的黎族体育器材,就变得非常困难。笔者在此次调研过程中发现,由于所使用器材均为参照原始方法、天然材料自制而成,所以相对简陋,并且容易损毁和变形,导致器材的耐用性不强。

图9-15 竹竿舞的教学器材 

图9-16 打狗归坡教学器材

(www.xing528.com)

图9-17 鸡毛球的教学器材

根据图9-15、图9-16和图9-17的上课现状可知,学生在课程中使用的是原始体育器材,例如竹竿舞的器材是源于自然生长的竹子,打狗归坡的器材是由原始树木经过加工制作而成,黎族的鸡毛球由于容易损毁,已替换成毽球进行练习。在访谈期间,黎族体育负责人谈到了黎族体育器材使用情况,同时也总结了导致体育器材容易损毁的三个原因:其一,体育器材本身的寿命有限,比如,竹竿由于长时间的风吹日晒,损毁在所难免;其二,学生科学使用器材的意识不足,课间的不可控因素很多,也易导致器材折损,例如,在打狗归坡的比赛中,学生关注的是如何把球打进门框中,很少会注意器材的安全使用,稍不留意,就会出现折断的现象;其三,教师的精力有限,维护不及时,科学管理器材不足等,例如,由于打狗归坡的门框、竹竿、转石长时间放置在基地中,体育器材得不到及时的维护,变得陈旧。根据黎族体育器材的传承困境现状,也为了民族体育未来的发展,笔者结合现代体育器材的发展情况提出几点建议:第一,发展时代化、科技化的黎族体育器材。高校面临体育教育改革,首先应结合民族地域分布情况,把相似传统的体育进行归类与汇总,在此基础上将传统体育的器材转变成能够适应高校体育课的现代体育器材,如此一来,民族体育能够普及化、大众化地进行推广。第二,科学、有效地管理体育器材。将黎族体育器材放置到室内,由专门的负责人进行器材的管理与使用,实行登记制度,同时有效的利用学生干部进行分层管理,由体育委员承担起器材的使用以及放置情况。第三,加强学生关于爱护体育器材的思想教育,让学生树立自觉维护体育器材的意识。

2.人才传承困境

邦之兴,由得人也,体育之兴,由得人也。任何事物的发展,皆是需要建立在拥有强大的人才梯队上,在高校传承黎族体育,也需要有相应的体育教师队伍作为保障,黎族传统体育课程才能立足于海南大学体育教育中。笔者跟随导师前往海南大学黎族教学实验基地进行实地调研,当导师与宋静敏教授在交谈时,问及人才传承问题时,宋教授面带愁容,数声叹息。宋教授也在为此事着急,担心退休之后,无人接管此课程。宋静敏教授是海南大学黎族传统体育精品课程团队的核心负责人,对于黎族传统体育课程已经倾注了数年的精力与心血。黎族体育课程是否能够顺利开展,人才衔接是否能够有序跟进,校方是否继续关注、支持黎族体育课程,都是需要急待解决的问题。团队其余人还担任其他的体育教学工作,其中两名副教授不知是否能够接下重任,继续开展黎族体育课程,弘扬黎族体育文化。只有解决该课程的人才传承困境,相应的校本课程困境和评价标准困境,才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如何增加黎族体育课程的人才梯队建设,变得尤为重要。根据海南大学体育教师人数情况,笔者提出关于增加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一是学校确立黎族体育课程责任人制度。只要核心负责人确立,体育课程就能照常开展。二是鼓励、任命年轻体育教师接任黎族体育课程工作。一方面是因为年轻教师的积极性相对比较高,另一方面,年轻教师能够更快地适应新工作。三是从校外聘用民族体育工作者或聘用资深的黎族体育传承人,不过,在开展教学工作前,需要进行统一的黎族体育课程培训。

3.社会资源支持困境

为了满足学生对黎族体育课程的需要,需要社会不断地提供资源支持,其中包括有形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等)与无形资源(技术、知识、组织、社会关系等)。海南大学开设黎族体育课程以来,获得了较多的无形资源的支持。在举办黎族体育大型活动期间,曾向黎族聚集区获得体育器材的制作技术支持,以及黎族体育研究团队依靠社会关系查询关于黎族体育的历史文化背景等。在开设黎族体育课程的过程中,曾借助新闻媒体进行体育课程的宣传,促使黎族体育广泛传播。然而在社会的有形资源方面,社会给予的资源支持极少,只获得了海南大学的有形资源支持,但经费支持也有限,不能确保体育器材的及时更新,妨碍了黎族体育在学校的进一步推广。只有黎族体育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的支持,黎族体育的推广才能取得更大的进展。因此,笔者根据现代体育的社会资源支持情况,提出几点建议:一是通过与其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获得其他高校的资源支持,包括教师资源、体育器材等的支持。二是研究团队能够与各旅游景点展开合作,尤其是黎族景区,进行黎族体育项目集中培训,以及让学生到黎族地区进行表演,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也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经济支持,进一步发展黎族体育。三是与企业进行合作,开展黎族体育运动会,以及团体活动,获得企业的资金支持。四是获得相关部门的支持,与民委、政府等建立联系,以政府+文化的形式,由政府或民委组织各民族进行文化交流活动,从而获得资金和政策支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