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体育文化传承与价值实现的实证研究

体育文化传承与价值实现的实证研究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与交往有着密切关系,没有交往活动,文化将随着文化持有者的死亡而消失。关于文化的定义,到目前为止已超过250多种。笔者所指的体育文化也是从广义上来理解的,认为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可以讲,体育交往活动是体育文化得以形成和价值实现的前提条件,是传承和发展体育文化的根本途径和手段。所谓体育文化传承,是指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延续,表现在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

体育文化传承与价值实现的实证研究

交往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一,它贯穿于古往今来的历史之中,表现在社会的任何一个方面。无论是人们的物质生活,还是人们的社会精神生活,都离不开相互接触,离不开交往。文化与交往有着密切关系,没有交往活动,文化将随着文化持有者的死亡而消失。人类社会的历史已经证明,文化的交往对文化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没有交往活动便没有文化的继承,也没有文化的增殖、同化和重构。文化是在交往活动中得以传播、保存和发展的,交往创造了一种人类积累、交换、传递、继承和发展自己文化的特殊的社会进化机制。体育作为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同样也是在其独特的交往活动中生存与发展的。广泛的体育交往活动促进了民族体育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通过交往既丰富了各民族体育文化的内容,又导致了融汇各民族优秀体育文化精粹的国际体育文化的形成。同时,传统体育文化作为客体,其对主体(个人,群体,社会等)的需要的满足也是通过体育交往实现的。

1.文化及体育文化

研究体育文化,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文化?我们天天都在说文化,但很难用一句话说出文化的定义。古今中外的“文化”定义不胜枚举。最早提出文化概念的是英国人类学之父泰勒,1871年,其在《原始文化》一书中写道:“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69]这是一个经典的定义,也是迄今为止最有影响的文化定义。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在审视了西方众多文化定义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文化由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这种行为模式通过象征符号而获致和传递;文化代表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它们在人造器物中的体现;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传统的(即历史地获得和选择的)观念,尤其是它们所带的价值;文化体系一方面可以看作是活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活动的决定因素。”[70]这个定义反映了作者对以往西方“文化”一词认识的深化。

中国学者对“文化”也做了不同的界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如梁漱溟认为:“所谓文化不过是一个民族生活的种种方面。总括起来,包括精神生活、社会生活和物质生活三个方面。”[71]梁漱溟是从民族生活的角度对文化加以阐释,这个定义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

民俗学家钟敬文则更具体指出:“凡人类在经营社会生活过程中,为了生存或发展的需要,人为的创造、传承和享用的东西,大都属于文化范围。它既有物质的东西,也有精神的东西,当然还有那些为取得生活物资的活动和为延续人种而存在的家族结构及其他各种社会组织。”[72]

1952年,美国学者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检讨》一书中,对1871年到1952年期间有关西方的文化概念进行搜罗,得到164种关于文化的定义。关于文化的定义,到目前为止已超过250多种。这表明,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概念。此外,由于人们所处的时代、环境、地位的不同,社会生活和时间条件不同,拥有的经验、知识、观念的不同,因而对文化的认识也不同。这在文化的不同理解和争论上也表现出来。但是,这并不排斥我们从一般意义上确定什么是文化。

学术界普遍认为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区别。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73]本研究中所涉及的文化泛指广义上的文化概念,即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了解了文化的含义,接下来需要讨论的是体育为什么是一种文化。

首先,体育是人类,也是只有人类才能创造出来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人类能创造出来各种文化系统来。而这些系统中恰恰包含了体育。动物各种肢体活动和嬉戏是它们的本能活动,不具备任何文化意义。而人类创造的体育是后天习得的,并非遗传所得。

其次,体育运动具备文化的属性和特征。如,文化的继承性、时代性、民族性、世界性、阶级性等。

再次,体育运动不仅有它外在的身体活动形式以及设施和器材等物态体系,而且具有内在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行为规范等,符合文化的结构层次。

总的来讲,尽管人们对体育文化的认识还没有完全统一,对于概念的使用范围尚有争议。但是,体育作为反映人类智慧的一种实践过程,它的具体运动形态、各种规则制度、观念和知识体系以及记录和传播所必需的组织、宣传机构等已明晰地反映了它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笔者所指的体育文化也是从广义上来理解的,认为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

2.体育交往促进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体育文化的产生同人类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一样,是人类本能行为在生活中发展、演变的结果。可以讲,体育交往活动是体育文化得以形成和价值实现的前提条件,是传承和发展体育文化的根本途径和手段。有的学者提出文化交流动力论,认为文化进步的动力来源于交流。交流使得各文化形态能增生出许多不被原地理环境所羁束的,从更高层次上超越这种地理环境的文化因子。这一观点尤其重要,没有文化的交流,就没有文化的发展。而这里所说的“交流”,既指人类一般意义上的交往,又包含着人类的体育交往活动。

所谓体育文化传承,是指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延续,表现在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横向上指的是在与其他体育文化的相互影响、相互交流过程中被传承的文化,主要表现在范围上。而纵向上则是指在同一文化圈内,体育经验、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等的传授。古代的体育文化之所以能发展演变为近代体育、现代体育,民族体育文化之所以能发展成为世界的体育文化,正是由于一代又一代人经过不同的历史时期,以不同的交往形式相互传递、交流的结果。

人类体育文化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类体育经验、内容、方式的积累、创造和融合的过程,而无论是人类体育经验的积累和创造还是融合都要依赖于交往的行为方式。交往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枢纽,如果说它是一种文化的话,那么它就是一种枢纽文化。就空间形式来说,它肩负文化交流的使命;从时间来说,它又肩负文化积累和发展的重任。而我们所说的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正是很简练地揭示了交往的这样一种本质作用。

在传统社会里,由于人类的交往活动相对封闭,局限于一定的范围,因此,不同文化都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只是在相应的文化圈内保持其发展的连贯性和协调有序性。而人类交往活动范围的扩大以及交往内容的不断丰富,打破了不同文化间的时空界限,给不同文化敞开了一个新的地平线,使不同文化跳出原有的文化视野,确立了一个人是自我也是全世界的更开阔的文化视角。全球性的交往活动为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在这种互动关系的作用下,代表先进的时代性的文化元素被吸收利用;具有深厚底蕴且适应时代要求的民族性元素得以保存并发扬,人类文化呈现出一种蓬勃向上的多元化的特点。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在不同地域、不同主体间的交流中进行着同质相交、异质互补的过程。交往主体自身成为“文化交往使者”,负载着原有体育文化内涵,前往相异空间,发生多种体育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使得不同体育文化在不断借鉴和适应中走向趋同与融合。在这一过程中,人类的体育文化得到了不断发展。

在人类诸多形式的交往活动中,体育交往是一种基于愉悦的、跨越地理空间的、自觉的人类行为,是一种能够接触“真实世界”而非简单“媒介世界”的直接传播方式,是文化间基于人际的、亲身的、直接的、互动的、即时的、感知的交流与传播,而不是单纯通过媒介间接、外在地获得映像世界的交流和传播。[74]此外,体育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诸多运动规则与规范用语简单并且高度符号化,成为不同文化人群交流的世界性语言符号,既能够发挥通用语的沟通作用,又为在不同空间转换中发生的文化碰撞与交融预设了制度性的约束。[75]因此,体育交往活动对于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体育交往中的娱乐目的、快乐主题和良好意愿为不同文化群体的人们相互了解制造了接近性的文本,这种自觉交往能够弥合文化差异带来的障碍与冲突,这也是体育交往的重要特性之一。[76]

【注释】

[1][美]史蒂文·瓦戈.社会变迁[M].王晓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8-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7-108.

[4]金山词霸2000[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09.

[5]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65.

[6]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306.

[7]转引自唐莉.基于交往理论视角的当代家庭教育关系优化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07.

[8]田汉族.交往教学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

[9]姚纪纲.交往的世界:当代交往理论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2.

[10]刘奔.交往与文化[J].中国社会科学,1996(2):62.

[11]王玉恒.析交往活动中的多重关系[J].哲学研究,1993(4):29-35.

[12]姚纪纲.交往的世界:当代交往理论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2-15.

[13]梦海.交往是人类大同之路——论雅斯贝尔斯的交往理论[J].求是学刊,1998(5):40.

[14]田汉族.交往教学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13.

[15]唐莉.基于交往理论视角的当代家庭教育关系优化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07.

[16]洛克.人类理解论[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383.

[17]休谟.人性论[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533.

[18]休谟.人性论[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621.

[19]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孙立坚,孙丕强,樊瑞庆,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9.

[20]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M].沈叔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189.

[21]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杨,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355-356.

[22]周德刚.经济交往中的文化认同[D].上海:复旦大学,2004.

[23]周德刚.经济交往中的文化认同[D].上海:复旦大学,2004.

[24]周德刚.经济交往中的文化认同[D].上海:复旦大学,2004.

[25]周德刚.经济交往中的文化认同[D].上海:复旦大学,2004.

[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95.

[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9.

[28]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74.

[29]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64.(www.xing528.com)

[3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99.

[31]王振林.解析与探索——哲学视域中的主体交往[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7273.

[3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138.

[33]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140.

[34]周德刚.经济交往中的文化认同[D].上海:复旦大学,2004.

[35]周德刚.经济交往中的文化认同[D].上海:复旦大学,2004.

[36]周德刚.经济交往中的文化认同[D].上海:复旦大学,2004.

[37]Eilertsen,TorVidar.Open-BookAssessment:AContributiontoImprovedLearning?[J].Studiesin EducationalEvaluation.2000,26(2):79.

[38]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一卷[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83-85.

[39]郑召利.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兼论与马克思学说的相互关联[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7.

[40]白永雪.马克思与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的比较分析[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06.

[41]郑召利.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兼论与马克思学说的相互关联[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0.

[42]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133.

[43]杨素云.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及其当代价值[D].郑州:郑州大学,2006.

[44]转引自霍有光.社会交往心理学[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14.

[45]任平.交往实践观:21世纪中哲、西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交汇点[J].社会科学战线,1998(2):38.

[46]李强,周孝正,邓建伟.应用社会学[M].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39-340.

[47]霍有光.社会交往心理学[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15.

[48]任平.交往实践观:21世纪中哲、西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交汇点[J].社会科学战线,1998(2):39.

[49]任平.交往实践观:21世纪中哲、西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交汇点[J].社会科学战线,1998(2):39.

[50]任平.交往实践观:21世纪中哲、西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交汇点[J].社会科学战线,1998(2):39.

[51]唐莉.基于交往理论视角的当代家庭教育关系优化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07.

[52]王东海.主体·主体间性·交往实践[D].湘潭:湘潭大学,2002.

[53]岳伟.交往理论的教育意义探索[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2.

[54]转引自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87.

[55]颜天民.竞技体育的意义[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12.

[56]方千华.表演视域中的竞技运动诠释[J].体育科学,2008(6):79.

[57]周西宽.体育基本原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115.

[58]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M].沈叔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25-27.

[59]转引自王武召.社会交往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99.

[60]任平.新全球化时代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走向[J].哲学研究,2000(12):17.

[61]任平.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历史视域与当代意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49-151.

[62]袁贵仁.对人的哲学理解[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475.

[63]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81.

[64]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81.

[65]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84.

[66]冯建军.论交往的教育过程观[J].教育研究,2000(2):38.

[67]任平.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与主体性问题[J].哲学研究,1991(10):12.

[68]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32.

[69]泰勒.原始文化[M].连树声,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1.

[70]转引自傅铿.文化:人类的镜子——西方文化理论导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12.

[71]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339.

[72]钟敬文.话说民间文化[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35.

[73]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1533.

[74]杨珍.跨文化传播视野中体育交往的理论逻辑——兼论后奥运时代中国体育文化传播的问题视域[J].新闻界,2009(4):87.

[75]杨珍.跨文化传播视野中体育交往的理论逻辑——兼论后奥运时代中国体育文化传播的问题视域[J].新闻界,2009(4):86.

[76]杨珍.跨文化传播视野中体育交往的理论逻辑——兼论后奥运时代中国体育文化传播的问题视域[J].新闻界,2009(4):8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