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数据与信息导述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数据与信息导述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模拟数据指在某个区间内连续变化的值。尽管数据形式不同,但“开会”这个信息的内容并没有变。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数据与信息导述

微视频: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隐患

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这个词变得越来越热,一听到它几乎立刻就会把它和“先进”“前沿”“时代感”等词联系起来。流动性是信息的一个重要特点,信息就像空气、水分一样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缝隙中。计算机的发明、数字技术的创立为信息的高速存储、快速流动和处理提供了重要条件。

1.数据

数据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涉及事物的表现形式,是构成信息和知识的原始材料。在计算机科学中一切能被计算机接收和处理的物理符号都称为“数据”,如文字、字符、数字、图形、图像、光、电、声音、色彩等。它们是存储在计算机媒体上的物理符号的集合。

数据按性质可以分为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两大类。模拟数据指在某个区间内连续变化的值。数字数据指离散的值。数据也可以按类型分为数值型数据(如成绩、价格、工资)和非数值型数据(如姓名、地址、声音、图像)。数值型数据可以是十进制数、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等。数值型数据可以参与算术运算,非数值型数据不能参与算术运算。

2.信息

信息是一个既抽象又复杂的概念,它是一种消息,是有意义的数据关联排列的结果。信息通常由意义和符号组成,以文字或声音、图像的形式来表现。从广义上来看,信息是对数据加工处理后得到的有用知识。信息来源于数据,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数据是物理性的,信息是观念性的。

例如,学校要召开会议,这个事件形成了“开会”消息。把该消息通知相关院、系时,既可以通过“声音”传播,也可以通过“文字”传递。尽管数据形式不同,但“开会”这个信息的内容并没有变。(www.xing528.com)

【提示】 在有些场合并不区分信息和数据,信息处理数据处理常常指同一个概念。

3.数据处理

把杂乱无章的数据加工成为有意义、有价值的信息的过程,称为“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的内容主要包括收集数据,存储数据,对数据分类、统计、查找、传输与维护等。

4.信息化与国家信息化体系

信息化的内涵为:它是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的现代化,是从物质生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向信息产业占主导地位的社会转变的发展过程,是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过程。

信息化系统是为支持决策和组织控制而收集、处理、存储、分配信息的一组相互关联的信息组件,是用于解决挑战、基于信息技术的组织管理方案。一个基于计算机的信息化系统是以计算机软件、硬件和通信等技术为核心的人机系统。

我国在1977年召开的首届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对信息化和国家信息化定义为:“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国家信息化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进程。”实现信息化就要构筑和完善包含6 个要素(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建设国家信息网络,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培育信息化人才,制定和完善信息化政策)的国家信息化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