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县道德经幢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龙兴观遗址内。龙兴观是中国唐代著名道观,历经宋、元、明多代,屡有兴废,最终于清末民初被彻底废弃,现仅存遗址和道德经幢。
道德经幢,俗称八棱碑,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建,高约6米,分幢座、幢身、幢顶三部分。除幢顶为青石外,其余皆为汉白玉石雕制而成。幢座为一石雕仰莲,高0.25米,直径1.1米,座下有方形平台,为近代用毛石铺砌。幢身由两块汉白玉石雕刻并墩接而成,高4.29米,平面为八角形。幢身自东面由左向右正楷大字竖书“太上玄元皇帝道德经大唐开元神武皇帝记”18个字,占3面,每面2行,共6行,每行3个字。其他5面刻唐玄宗在开元二十年(732年)十二月十四日颁发的推崇《道德经》的敕文,共205个字。经幢各面依次镌刻老子《道德经》八十一章。幢尾题“易州刺史兼高阳军使赏紫金鱼袋上柱国田仁琬奉敕立”“开元二十六年岁次戊寅十月乙丑朔八日奉敕建”。
道德经幢原本不是龙兴观旧物。据《天下舆地碑记》记载,易县道德经幢于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竖立在城西开元观(现已不存),于南宋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迁于现址。经幢五千言,字体刚劲飘逸,圆转流美,是唐代书法的上乘之作,据推测是唐代书法家苏灵芝所书。(www.xing528.com)
唐代统治者李氏,因与老子同姓,尊其为始祖,高宗时期追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崇奉道教达到鼎盛。唐玄宗于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亲注老子《道德经》,颁发给全国,命各州县镌刻道德经幢,供人们诵读,易县道德经幢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镌刻的。此经幢为目前国内现存唯一较完整的道德经幢,是校译老子《道德经》的重要实物资料,历来为金石界、书法界、宗教界所推崇。2001年当地政府对道德经幢实施加固工程,并重建保护亭对经幢加以保护。
经幢刻老子《道德经》八十一章是我国现存唯一完整的道德经幢,在中国现存的4个道德经幢中形体最大,年代较早,保存也较好。该经幢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