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德寺塔位于河北省曲阳县城西南隅,北岳庙南300米处。根据塔内地宫石函铭文,得知此塔为舍利塔,创建于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塔身所嵌碑刻,有“大宋天禧三年四月八日,水斗岩等村邑众共修舍利塔一级”铭文及塔的造型特征等,相关专家断定现存部分塔体为宋构。据县志记载,塔北有修德寺,创建于北宋元祐年间(公元1086—1094年),现寺已毁,塔因寺而得名。
修德寺塔为阁楼式砖塔,平面八角,高32米。塔坐于方形台基上,下部为塔座,座下部分现为墙体所掩,座顶为砖雕仰莲二层,座上6级塔身。首层塔身正面辟门,内有塔心室。二层为实心塔身,坐于壶门平座上,塔身上塑五层小佛塔,每层24个,共120个,小塔造型一致,均于双层莲瓣上起方形塔身一级,叠涩顶,山蕉宝珠为刹。第三至第六层塔身构造基本相同,均于南面辟券门,其他各面做盲窗,是否有塔室不详。第一层塔顶为三层莲瓣出檐,以叠砖为顶;第二层塔身有双层塔檐,下层为7层雕砖莲瓣,其上又做叠涩出檐、收分,做法独特,从此处可推断第二层塔檐以上为后加塔级,上下非同一时期文物。第三至第五层均为叠涩出檐、收分,顶层以叠涩出檐,以灰筒板瓦做顶,顶上砖砌山蕉,上部塔刹无存。(www.xing528.com)
1953年,在塔基下出土了一批北魏至唐代的汉白玉石雕佛教造像。这些造佛中,以隋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的最多,共48躯,其次是北齐天保年间(公元550—559年)的,共33躯。石造像的题材,经历了从以对释迦牟尼和弥勒菩萨信仰为主,过渡到重视阿弥陀佛和菩萨信仰的过程。塔下有地宫,于1994年被考古发现。地宫内有壁画,斗拱上有彩画,均应为塔初建时之物。出土造像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和河北省博物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