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晦庵哲学:理气合成宇宙与人性

晦庵哲学:理气合成宇宙与人性

时间:2023-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晦庵的意,以为“宇宙一切现象,皆由于理气之合成而成。人物之生也,必禀此理以成其性,必受此气以成其形,性与形为有所必然的”。晦庵理气的观念,与西洋近世哲学家所倡导的实在与现象不相同,乃理气的二元相结合,而成个个现象,不过理对于气而为根本的。不过晦庵所说的太极,能否完全实现于各物,是不可不研究的。晦庵又以宇宙间,只以一气为基础,而颇信人心能感通,说道:“父祖皆只一气,极其诚敬,则自然感通。”

晦庵哲学:理气合成宇宙与人性

晦庵继续伊川的思想。主张理气二元说,且以周子的太极,明断为理。惟晦庵所说的理,如蔓延于宇宙等,业已不说,乃与气相对的理,与太极为同一物。太极能分析一切万象而显其根柢,太极就是理,故晦庵说道:“只是一个理而已,因其极致,故曰太极。”(语录一一)太极与理,不过看起来似乎二样,显出万物的根柢时,称为太极。若理与气相对时,就称为理。晦庵的意,以为“宇宙一切现象,皆由于理气之合成而成。人物之生也,必禀此理以成其性,必受此气以成其形,性与形为有所必然的”。(学的上七十)“惟理与气非分离而存在。无此气时,理无挂搭之处。无此理时,气不能成形。故无无气之理,亦无无理之气。”(语类一一)更进而论理气作用的区别:“理为形而上之道,为万物所以生之原理;气为形而下之器,率于理而为鋳型之质料。”(学的上七十)“气之自身,不能运动。必待理之指向,始能流行。”(语类一一)“故理与气不可以时之前后论。”(语类一参考)晦庵颇信天地有始说,与《太极图说》,谓:“无天地时,只是理而已。”(语类一二)这句话简直的讲,就是有此理便有此天地,其思想似乎稍有缺憾。惟从大体上讲,理与气当然不能以时之前后论。不过理为根本的,气为附随的,故有人问理与气如何?晦庵答道:“有此理便有此气,但理是本。”(语类一二)“不过理并非别为一物,是仅存在于气之中而已。”(语类一一)晦庵理气的观念,与西洋近世哲学家所倡导的实在与现象不相同,乃理气的二元相结合,而成个个现象,不过理对于气而为根本的。

“理散在万物,然可统一,此为万物一原之所。”(学的上七十)“从万物殊别的方面观之,则理想不同。”(同上)故理者一而已,从这方面看理时,晦庵大都称之为太极,说道:“人人一太极也,物物一太极也。合而言之,则万物体统于一太极;分而言之,则一物各各具一太极。”(学的上六十八)一太极分布于万物,而一物的太极,与原始的太极,并无分别,说道:“一粒之粟,生而为苗,苗便生花,花便结实,又成粟而还复于本形。一穗有百粒,每粒个个完全。又将这百粒种时,一粒又生百粒。生生只管不已。其初只是从这一粒分去。与此相同,物物各有理,总而只是一理。”(语录一四)可知太极为一而多者。如禽、兽、草、木虽有许多差别,然理只是一个,晦庵说道:“外而至于人,则人之理不外于己也。远而至于物,则物之理不异于人也。极其大,则天地之运,古今之变,不能外也;尽于小,则一尘之微,一息之顷,不能遗也。是乃上帝所降之衷,烝民所秉之彝,刘子所谓天地之中,夫子所谓性与天道,子思所谓天命之性,孟子所谓仁义之心,程子所谓天然自有之中,张子所谓万物之一原,邵子所谓道之形体者。”(学的上七十二)这可以见到晦庵所谓:“太极,就是一的意思。不但是共遍的理如此,就是个别具体的理亦如此,就是不仅限于一物的理。”(语录一二)不过晦庵所说的太极,能否完全实现于各物,是不可不研究的。

理不能完全实现于各物,以气不同的缘故,晦庵说道:“以理言之,则无不全,以气言之,则不能无偏。”(学的七十一)“理虽无差别,而气有种种之别,有清爽,有昏浊,难一一枚举。”(语录二四十六)这就是万物差别的缘故,“不过一一皆有太极,其状恰如宝珠之在水中。在圣贤之中,则如在清水中,其精光自然发现。其在至愚不肖中,则如在浊水中,非澄去泥沙,其光不可见。”(语录二四十七)这不但是人类间有如是差别,就是人与物的差别,亦不过因气的关系。取周子的宇宙论一观,就可明白,说道:“得其气精英者为人,得其渣滓者为物,生气流行,一滚而出,初不道付其全气与人,减下一等与物也,但禀受随其所得,物固昏塞矣,而昏塞之中,亦有轻重。”(语类九十四十五)

太极为天地万物所发生的原理,太初混沌无差别,气动而生阳,静而生阴,而后生水、火,又生木、金、土,二气五行既具,而万物以生以化。得其精的就是人,得其粗的就是物,精的种类很多,粗的种类亦很多,所以人物的数目,不可胜数。二气五行所生的理起初具备于太极中,惟太极存在于上边,又存在于五行的上边,这五行和阴阳与太极合化以生物,而性全具,性就是太极,其余与周子相同。晦庵又深信气化的事,说道:“气化是当先一个人无种自生来底,形生,却是有此人,后生来底。”(语录六三)正不但过去的情形如是,虽现在的情形,亦可以深信由二五而气化行动的事,如风即是。

“天为气之清轻者,地为气之重浊者,天一昼一夜行九十余万里,颇为迅速,地凝在于中间而不落。天与地毕竟是阳气与阴气,即由于太极之动静而成:纬星是阴中之阳,经星是阳中之阴,盖五星皆是地上木、火、土、金、水之气,上腾结成者。经星为阳气之余凝结而受日光者,经星闪铄开关,其光不定,纬星不然,纵有芒角,其本体之光,亦不自动。”这并非是晦庵的创说,前横渠已有此思想,大概为横渠以前所原有之天文论。

晦庵以宇宙间为阴阳二气的屈伸往来,说道:“天地间无两立之理,非阴胜阴,则阳胜阳,无物不然,无时不然。寒暑昼夜,君子小人,天理人欲,皆然。”(语录六二)“天地之中间,此气升降上下,分而为六层。十一月冬至由下面第一层生起,直到第六层之上,极而至天,是为四月。阳生既足,更为消欲,下面阴气便生。只是这一气升降循环不已,往来于六层之中。”(语录六一)这思想前康节亦早已有过。其他雨、露、风、雷的缘起,皆以阴阳说明,康节横渠亦早已有过此说。关于鬼神的见解,出于横渠,说道:“草木发生即是神,凋残衰落即是鬼。人自少至壮,是神,衰老是鬼。鼻息呼是神,吸是鬼。屈伸往来,是阴阳二气,自然如此。气之方来皆属阳,是神,气之反皆属阴,是鬼。日午以前是神,午以后是鬼。天地造化,皆未尝不是鬼神。”(语录七二)晦庵又以宇宙间,只以一气为基础,而颇信人心能感通,说道:“父祖皆只一气,极其诚敬,则自然感通。”(语录七二)这就是赞同谢上蔡“祖考精神,便是自家精神”的说话。

以上诸说,并非晦庵所创造,惟既可见其智识的纯驳,复可见其理气二元的怎样应用。晦庵以宇宙间阴阳二气的存在为道,而此二气实具备于太极,说道:“太极不离阳阴而为言,亦不杂阴阳而为言。”(语录一二)气聚而成形,散而失形,而太极或见或不见。恰如月影之映于盆水,盆水除则月影消失,复则见。月影如太极,盆水之除复,如气之散聚。

附晦庵说:

所谓理与气决是二物,但在物上看,则二物浑沦,不可分开,各在一处,然不害二物之各为一物也;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然亦但有其理而已,未尝实有是物也。(答刘叔文)

理气本无先后之可言,然必欲推其所从来,则须说先有是理。然理又非别为一物,即存乎是气之中,无是气,则是理亦无挂搭处。(语类)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答黄道夫)

气则能凝结造作,理却无情意,无计度,无造作。只此气凝聚处,理便在其中。且如天地间人、物、草、木、鸟、兽,其生也莫不有种,定不会无种了,白地生出一个物事,这个都是气。若理则只是个洁净空阔底世界,无形迹,他却不会造作,气则能酝酿凝聚生物也。(语类)

气则为金、木、水、火,理则为仁、义、礼、智。(同上)

太极只是一个理字。(语类)

太极非是别为一物,即阴阳而在阴阳,即五行而在五行,即万物而在万物,只是一个理而已。因其极至,故名曰太极。(同上)(www.xing528.com)

未有天地之先,必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赅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同上)

太极只是天地万物之理。在天地言,则天地中有太极;在万物言,则万物中各有太极。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动而生阳,亦只是理;静而生阴,亦只是理。(同上)

万物之生,同一太极者也,而谓其各具,则亦有可疑者。然一物之中,天地完具,不相假借,不相陵夺。(周子全书跋)

或问曰:“一理之实,而万物分之以为体,故万物各具一太极,如此说则太极有分裂乎?”朱子答之曰:“本只是一太极,而万物各有禀受又各自全具一太极尔,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而见,不可谓月分也。(语类)

论万物之一原,则理同而气异。观万物之异礼,则气犹相近而理绝不同也。气之异者,纯驳之不齐;理之异者,偏全之或异。(答黄商伯)

若论本原,则有理然后有气,故理不可以偏全论;若论禀赋,则有是气然后理随以具。故有是气则有是理,无是气则无是理,是气多则是理多,是气少即是理少,又岂不可以偏全论耶?(答赵致道)

昼夜运而无旦,便是阴阳之两端。其四边散出纷扰者,便是游气。以生人物之万殊,如面磨相示,其四边只管层层散出。天地之气,运转无已,只管层层生出人物。其中有粗有细,如人物有偏有正。(语类)

太极如一本身上,分为枝干,又分而生花生叶,生生不穷,到得成果子,里面又有生生无穷之理,生将出去,又是无限太极,更无停息。只是到成果实时,又却略少歇,也不是生到这里,自合少止,所谓:“终始万物,莫盛乎艮!”艮止是生息之意。(语类)

或问天地会坏否?曰:“不会坏,只道相将人无道极了,便一齐打合混沌一番。人物都尽,又重新起。(语类)

或问天地坏也不坏?曰:“既有形气,如何不坏!但一个坏了,便有一个生得来。”(同上)

天地始初混沌未分时,想只有水火二者,水之滓脚便成地。今登高而望,群山皆为波浪之状,便是水泛如此,只不知因甚时凝了?初间极软,后来方凝得硬。(语类)

或问生第一个人时如何?曰:“以气化,二五之精,合而成形。释家谓之化生,今物之化生者甚多,如虱然。”(同上)

生物之时,阴阳之精,自凝结成两个。盖自气化而生,如虱子自然爆出来。既有此两个,一牝一牡,后来却从种子渐渐生去,便是以形化;万物皆然。(同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