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五峰宋学与心性论-宋学

五峰宋学与心性论-宋学

时间:2023-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五峰名宏,字仁仲,崇安人,学者称五峰先生,胡文定安国的少子。五峰幼有志道学,尝见龟山于京师,又从侯师圣于荆门,优游衡山二十余年。(知言)五峰以心为活动的,由性而分,而以性为静的。(知言)伊川以来,心的说明颇不详,五峰分析性与心颇明畅,而其以心为主,则可说从直袭上蔡的思潮而来。(知言)这段是五峰的金玉文字,五峰以性为天命,天命中所有的。(疑义十)五峰论心性愿能自得,既说性无善恶,又说心无死生。

五峰宋学与心性论-宋学

五峰名宏,字仁仲,崇安人,学者称五峰先生,胡文定安国的少子。胡文定为有名学者,又与上蔡龟山交好,是以受程学的影响不少。五峰幼有志道学,尝见龟山于京师,又从侯师圣(字仲良,明道门人)于荆门,优游衡山二十余年。既能传其家学,又能后继程学,张南轩曾以师礼事他。著作有《知言》《诗文集》《皇王大纪》《易外传》等,吕东莱以《知言》过于《正蒙》,实开当时湖湘的学统。

五峰曾说道:“圣人指道之体曰性,指其用曰心,性不能不动,动则心也。”(知言)五峰以心为活动的,由性而分,而以性为静的。又说道:“天命之谓性,性者大本也,尧舜禹汤文武仲尼六君子先后相诏,必曰心而不曰性,何也?曰:心也者,知天地,宰万物以成性者也。六君子尽心者也,故能立天下之大本,人至于今赖其利。”(知言)伊川以来,心的说明颇不详,五峰分析性与心颇明畅,而其以心为主,则可说从直袭上蔡的思潮而来。

明道说性就是元气,而龟山以庵摩罗识比性善,以阿赖耶识比善恶,这中间都包含性为绝对善的思想。龟山原由庐山总老得来,而五峰亦受其说,曾说道:“或问性。”曰:“性也者,天地之所以立也。”曰:“然则孟轲氏荀卿氏扬雄氏以善恶言性也,非欤?”曰:“性也者,天地鬼神之奥也,善不足以言之,况恶乎哉?”或又曰:“何谓也?”曰:“某闻之先君子(文定)曰:‘孟子所以独出诸儒之表者,以其知性也。’某请曰:‘何谓也?’先君子曰:‘孟子之道性善云者,叹美之辞,不与恶对也。’”(知言)这就是五峰以性为绝对善的地方。又说道:“至哉!吾观天地之神道,其时无愆,赋形万物,无大无细,各足其分,太和保合,变化无穷也。凡人之身,粹然天地之心,道义完具,无适无莫。不可以善恶辨,不可以是非分。无过也,无不及也,此中之所以名也。”五峰以性为人生生活所必然,情与欲亦皆为人性中所不可少的,可无须排斥,故又说道:“凡天命所有,而众人有之者,圣人皆有之。人以情为累也,圣人不去情。人以才为有害也,圣人不病才。人以欲为不善也,圣人不绝欲。人以术为伤德也,圣人不弃术。人以忧为非发也,圣人不忘忧。人以怨为非宏也,圣人不释怨。然则何以别于众人乎?圣人发而中节,而众人不中节也,中节者为是,不中节为非。挟是而行则为正,挟非而行则为邪。正者为善,邪者为恶,而世儒乃以善恶言性,邈乎!辽哉!”(知言)这段是五峰的金玉文字,五峰以性为天命,天命中所有的。性中亦有,性的概念,到此地位为之一大变,不可仅以理说,亦不可仅以道心说,凡人的位置上一切情欲,及伦理的法则皆是。不过善恶的名称,由于性发动时中节与否而定。支配性的发动,就是心,故中节不中节在心,不过心的标准怎样可求?说道:“本之良心。人类有至机敏之机关,能鉴别是非邪正者。”故曰:“人皆有良心。故被之以桀纣之名,虽匹夫不受也。”(知言仲尼)“齐王见牛而不忍杀,良心之苗裔,见于利欲之间者也。一见,操而存之,存而养之,养而充之,以至于大,大而不已,则与天地同。”(疑义十)五峰论心性愿能自得,既说性无善恶,又说心无死生。《知言》载:“或问心有死生乎?曰:‘无生死。’曰:‘然则人死其心安在?’曰:‘子既知其死矣,而问安在耶?’或曰:‘何谓也?’曰:‘夫唯不死,是以知之,又何问焉?’或曰:‘未达?’胡子笑曰:‘甚哉!子之蔽也,子无以形观心,而以心观心,则其知之矣。’”又说道:“天下莫大于心,患在于不能推之尔。莫久于心,患在于不能顺之尔。”

附五峰论心性:

性譬诸水乎?则心犹水之下,情犹水之澜,欲犹水之波浪。(知言往来)(www.xing528.com)

气之流行,性为之主。性之流行,心为之主。

有而不能无者,性之谓与?宰物不死者,心之谓与?感而无自者,诚之谓与?往而不穷者,鬼之谓与?来而不测者,神之谓与?

大哉性乎!万理具焉,天地由此而立矣。世儒之言性者,类指一理而言之尔,未有见天命之全体者也。(知言)

五峰哲学,稍嫌近于常识,不过分析很明白,能超脱程学的范围,所以后来朱晦庵、张南轩、吕东莱等,极口说《知言》疑义非程子学,亦无怪其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