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说道: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也。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主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生死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批评《太极图说》的很多,现在先研究周子这一种的学问,究竟从哪处来的?朱震《汉上易传》说道:“陈抟以太极图授种放,放授穆修,修授周子。”晁公武《读书志》以为周子受学于润州鹤林寺僧寿涯,传其太极图。陆梭山因《太极图说》和《通书》不类,疑不是周子所作的,常与朱晦庵辩论不休。朱彝尊《经义考》说道:“夫太极一图,远本道书,图南陈氏,演之为图,为四位五行。其中由下而上,初一曰:玄牝之门;次二曰:炼精化气,炼气化神;次三曰:五行定位,五气朝元;次四曰:阴阳配合,取坎填离;最上曰:炼神还虚,复归无极。故曰无极图,乃方士修炼之术。当时曾刊华山石壁,相传图南受之吕岩,岩受之钟离权,权得其说于魏伯阳,伯阳闻其旨于河上公,在道家未尝诩为千圣不传之秘。周子取而转易之为图,亦四位五行。其中由上而下,最上曰:无极而太极;次二曰:阴阳配合,阳动阴静;次三曰:五行定位,五行各一其性;次四曰: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最下曰:化生万物。更名之曰《太极图》,仍不没无极之旨。”从这样看来,太极图出于道家,而原于《易》教,所以周子就因此以明《易》。从古以来,最能说明宇宙和万物所以发生的道理,没有比《太极图说》再好的了,更没有比《太极图说》再简约的了,在他也不过推极阴阳消长的理由罢了。然而现在的学者,往往喜欢辨别他的所由来,如识古董的最相信议论真假,这真是无关轻重,就是说《太极图》为周子所创造,亦未尝不可以的。
无极而太极
这就是《易系辞》所说的“易有太极”,中庸所说的“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并非是太极之外,复别有一种无极。周子特别加“无极”二字,乃恐怕学者为“太极”二字所拘泥,就当他另有一物。因为太极是万有的根本,并非于万有以外,超然独自存在,是不可不知的。
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太极有动静,就是天命的流行,《易系辞》所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是。分阴分阳,一定不移,就是《易系辞》所说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为形而上的,阴阳为形而下的,就其本体而论,形下固为形上所包涵,就其各个而论,形上亦为形下所不离。
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
太极有动静而分两仪,阴阳有变合而具五行。五行的质在地,五行的气在天。就质讲五行发生的次序,即水、火、木、金、土。水木属阳,火金属阴。就气讲五行循行的次序,即木、火、土、金、水。木火属阳,金水属阴。这就是“五气顺布,四时行焉”,《易系辞》所说的“两仪生四象”,四象就是四时。
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www.xing528.com)
今从本末两端说:木、火、土、金、水,和太极的关系,五行具则造化的发育完备。故从本末上推论,那个浑然一体,都是无极的妙处,而无极的妙处,亦都在一物的中间。虽五行的质不同,四时的气不同,然总不能离开阴阳。阴阳的位不同,动静的时不同,然总不离开太极。至太极是怎么样的?则又无声无臭,不能形容。所以《通书》第十六章说道:“五行,阴阳也;阴阳,太极也;四时运行,万物始终。”又于第二十二章说道:“二气五行,化生万物,五殊二实也,二本则一,是万一也;一实万分,万一各正,小大有定。”朱熹解释道:“二气五行,天之赋与万物,所以生之者也。自其末溯及其本,则五行之异者,本二气之实。二气之实,又本一理之极。合万物言之,为一太极而已。自其本而行于末,则一理之实,万物分之以为体。故万物之中,各有一太极,小大之物,无不各有一定之分。”
五行之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
人物的生成,都有太极的道理在内,不过阴阳五行的气质交运,在人类所得的为最秀,故人类的心为最灵,所以古语说得好:“人为万物之灵。”人类的形生于阴,神发于阳。五性就是仁、义、礼、智、信,感物而动,发皆中节,就是善。发不中节就是恶。那二气五行,既化生万物。所以人类的五性之殊,又散为万事。
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主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
圣人禀阴阳五行的秀气以生,原和他人是差不多的,不过圣人又得到秀中的秀,所以其行也中,其处也正,其发也仁,其裁也义。虽其一动一静,必本太极,然静为性的本真,假使非寂然无欲、不动而静,怎么样能酬酢事物的万变?故圣人主静而立人极,而天地日月四时鬼神,皆不能有所违背。《通书》第六章说道:“圣人之道,仁义中正而已。守之则贵,行之则利。”所以君子修养之而吉利,小人叛逆之而凶恶,是不可不知道的。
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天地人为三才,天道立阴阳,地道立刚柔,人道立仁义,就是《易系辞》所说:“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他也,三才之道也。”三才有体有用,其实就是一太极,阳刚仁为物之始,阴柔义为物之终。能原其死,知所以生的道理,就是反其终,知所以死的道理,圣人作易的大意,不过如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