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区澄江镇素来就有“板凳龙之乡”的美誉,该镇北泉村就是板凳龙的发源地。早在20世纪初,当地就诞生了抬着光板凳模仿舞龙灯的耍法。板凳龙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完全是来源于民间的艺术形式,一招一式都来自农民们自己的创作和编排。中华民族对龙的崇拜起源已久,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创造,是一种信仰和图腾符号,在它的身上沉淀了人民的智慧,它象征着吉祥和幸福。龙舞文化是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喜庆佳节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动。北泉板凳龙也属龙舞中的一种,它造型独特、表演形式多姿多彩,模仿龙的形态,如传说中的游龙一般,在云间上下翻滚穿梭,充满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营造出腾云驾雾般的欢乐和喜悦的氛围。
板凳龙就是用乡亲们吃饭时用的长凳,木板凳上铺上红绸,龙头是一朵用红绸扎成的大红泡花,外观具有简单的写意风格,制作简单、外形质朴,方便人们随时在田间院坝进行表演。舞龙时三个人一组,两个人站在前面,一人执一个板凳腿,后面一个人执两个板凳腿。板凳龙舞起来,形态灵活自如,宛如游龙,具体技巧有“游、摆、钻、滚、翻”,生动形象地演绎了龙的神韵。常用的乐器有鼓、锣、钹。除了舞龙人和乐队以外,还有一位舞龙队伍之中称为“灵魂”的核心人物,是在演出中负责带领群龙、协调舞龙的逗宝人。逗宝人身兼指挥、编舞的职责,为舞龙队伍增添灵活与诙谐的氛围。
北泉板凳龙经过几代人的挖掘整理和加工,在创作中有了很大发展,具有了更高的观赏性,套路也变得更加丰富;规模增加到三条、五条以至十多条板凳的大型组合;动作上丰富完善了舞蹈语汇,增加了大小板凳花、踏龙背、上天梯、龙缠身、群龙抢宝等数十个花头套路;将逗宝人的基本动作如亮宝、托宝、滚宝、抛宝、磨盘转引龙、逗宝等动作,根据现场的情况与舞龙队伍密切配合,形成三十几个“人龙相嬉”的套路。在很多舞龙队伍参加的场合,群龙共舞,分则一根板凳一小龙,合则数根板凳一大龙,场面热烈壮观,将北泉板凳龙的娱乐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北泉板凳龙是北泉人民标志性的文化产物,是当地人民几辈人生产劳动和生活智慧的结晶,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现已被确定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
北泉板凳龙据说发源于20世纪20年代,源于清朝末年“虾子龙”中的“细娃耍板凳”,即孩童用板凳模拟“龙”的各种形态。一条四脚板凳,三小儿操之,口念锣鼓经,凌空腾跃,上下翻舞,形成最初的舞蹈语汇——龙翻身。它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原始形态的板凳龙毫无装饰,一条四脚长板凳,三人操之,两人玩龙头,一人玩龙尾,伴着鼓点,以套翻身、两边侧两个简单动作,在田间院坝腾跃翻舞。
后来,位于缙云山下的西南俄语专科学校的学生们下乡劳动时,搜集到了这种艺术素材,将其以歌舞的形式搬上舞台。从这个时候开始,北泉村的农民们也组织了板凳龙队伍,在村镇进行表演。(www.xing528.com)
1959年,北碚区文化馆的群文辅导干部周传勋到村里搜集整理当地流传的采茶舞,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见识了当地孩童们随意舞起的如蛟龙一般的板凳,便将其整理后搬上舞台。北碚的板凳龙于是开始成为比较完整的民间龙舞。
1999年,板凳龙被评为巴渝十大民间艺术。北碚区文化馆多次组织排演精品节目,参加国内外各种大型展演交流活动。北碚区澄江镇凭借“北泉板凳龙”两次成功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13年8月,北泉板凳龙远赴西班牙,在第22届国际民间舞蹈艺术节上大放光彩。近年来,文化馆投入专项资金加大保护、传承和传播力度,完善保护档案,申报市级项目和传承人,开辟专题展示厅,建北泉板凳龙民间艺术广场,建成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基地,推动传承进校园,制定五年保护计划,持续推进市、区两级传承人考核工作,依托数字文化馆建设,拟建北泉板凳龙数字化网络展示厅、资源共享库和体验区,借助现代传媒方式,让源于乡土的北泉板凳龙更好地传承、传播。板凳龙在长时间的传演中,形成了村落文化需求的习俗性、家庭成员文化的自娱性、简便易学的可参与性、任意表现的随意性、广泛参与的大众性和女人也可参与的逆反性等特征,多次参加区、市赛演获奖,不仅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而且还上了中央电视台向全国展播。由于活动阵地逐渐缩小,传承链出现断裂,缺乏系统的、有组织的传艺和培训,北泉板凳龙也面临传承危机。抢救、保护北泉板凳龙,对传承、发展龙舞艺术,丰富中华龙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