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是一个历经苦难的民族,他们勤劳勇敢、耿直豪放,同时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芦笙舞是苗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所创造和收获的智慧结晶,其种类丰富,形式多样,表现内容富有生活气息,有壮观的集体舞,技艺精湛的双人舞、独舞,有热烈的节日舞蹈,也有为丰富生活、自娱自乐所跳的日常舞蹈。舞蹈动作的风格多样,这与舞蹈所跳的场合和芦笙的曲调变化有关,舞姿有刚健有力、亢奋跳跃、热情奔放,也有轻盈委婉、优美动人,或妙趣横生、扣人心弦,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性格。
1.基本元素
芦笙舞集中表现在腿部动作的变化上,身体随着腿部动作的韵律而摆动。重庆苗族芦笙舞具有民族特色的基本动作有:摆笙、前后勾脚、蹬脚、摆胯、插脚步、双蹬腿、跨腿跳转、跳蹲步、欢喜步、蹬脚转身、勾脚转、关开膝、脚跟点地、双人舞时的前后碰脚等。苗族芦笙舞的基本元素体现了芦笙舞的基本风格。
身体:通过身体两侧肋骨有韵律地左右摆动身体,结合步伐,身体前俯后仰。
步伐:起跳落地、沉稳踏实有质感的踏地、有特色的开关胯动作、轻松愉悦的蹬脚、诙谐幽默的蹲地伸腿,芦笙舞的这些腿部动作变化,和膝盖的屈伸与上下闪动,表现出苗族人民悠闲自得的心态。
旋转:蹬脚转身、跨腿跳转,直接旋转一圈、半圈或分别转向3、5、7、1点方向,中间停顿,但基本是以顺时针方向旋转,节奏可有不同的变化。
编排:在不同的场合和仪式上所跳的芦笙舞,动作元素是基本相同的,但会根据不同场合和仪式的需要,对元素动作做出编排,形成不同的舞蹈组合。同时,内容的选择、乐曲的选择、表演者的表演情绪也会产生不同。
基本队形:有竖排、横排和圆形,动作构图多为对称,如双人舞时,两舞者相对而立,动作基本是互为反面动作,形成对称的双人舞构图;单人舞蹈时,舞者会先做正面动作,再做一遍反面动作,如此形成的动作给人以相对稳定的画面感。队形多数时候为圆形,根据参加芦笙舞表演的人数围绕成或大或小的圆圈,人多的时候也会形成多层的圆圈,人群前进、后退、交叉围圈起舞,洋溢着一种迂回前进、舒缓流动的动态美。同时圆圈也是凝聚力的象征,表现出苗族人民团结向前的精神。(www.xing528.com)
动作要领:芦笙舞之所以流传至今还保留着较为完整独特的风格体系,得益于民间艺人对传统舞蹈的保护与传承。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民间艺人认为,跳好芦笙舞要掌握好“三要领”,即“曲要明”“节要合”“音要准”,和“七要素”即“步要轻、踢要直、跨要开、转要圆、立要稳、蹲要缓、起要快”,这就是苗族芦笙舞表演艺术应具备的七要素。[2]
“三要领”的含义是:“曲要明”是指吹奏明快、吐音清晰;“节要合”是指节奏与舞蹈相扣,节奏快慢、强弱分明;“音要准”是指曲要随舞的情绪而奏,掌握好吹奏上的抑扬顿挫和轻重缓急。
“七要素”的含义是:“步要轻”是指贯穿在整个舞蹈之中的步伐与动作,做到轻巧、灵活、有“麻秆铺地,脚踩不破”之功;“踢要直”是指踢脚时刚健潇洒,换脚轻快平稳;“胯要开”指开胯时要做到位;“转要圆”指转圈时要平稳有力,落地要稳,身体轻快;“立要稳”指起身时要直而有力,脚快而体稳,尤如树桩直立,强调肩、背、脚的协调配合:“蹲要缓”和“起要快”是指在连接其他动作的时候,慢蹲快起,身体平稳,脚带体动才轻快,“走、踢、跨、转”才随心,强调芦笙舞要干净利落,忌讳拖泥带水。
2.芦笙舞与芦笙曲的关系
由于苗族在历史上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他们也就无法用文字来记载自己的历史,这就使得他们尽可能地在生活中寻找其他途径来记载历史。苗族文化和历史通过芦笙这个文化系统来传承,同时伴随着舞蹈和诗歌。其中芦笙乐句的结构与舞蹈动作联系密切,在苗族地区,人们教习芦笙的第一步就是学唱“芦笙歌”,在芦笙上习吹单音和学“走步”;第二步,学习在单音上加和音和节奏音;第三步,习吹各种演奏技法。他们认为芦笙音乐“会说话”,只要听到吹出“字”,就知道脚步该怎么踩,舞该怎么跳,这是芦笙音乐中的一种特殊现象,芦笙音乐具有的语义性特征。一首芦笙曲也是一支舞,要求芦笙的音律与语言的声调相切合,与舞蹈相统一。
苗族学者杨鹃国对此有精辟的论述:“就芦笙舞来说,其舞蹈一般都有固定的传统曲谱,而曲谱则沿袭词谱而成。每首词谱有专指的语义内容。”苗族的芦笙“会说话”,即苗族芦笙音乐的语义性特征是民间乐器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它反映了苗族芦笙舞蹈、芦笙音乐、芦笙词三者之间的关系。[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