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2.1 明至清初森林植被的分布
渭河上游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人类社会早期,这里的先民们就已经开始了对森林资源的利用开发。但由于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自然增长率不高,对森林植被的破坏力较小,所以有大量的原始林存在。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口数量的增长,人们对森林开发的力度不断加强,森林植被逐渐遭到破坏。区历史上森林资源是非常丰富的,“民以板为屋”就是很好的证明,一直到清代都有居住板屋的遗风。经过历代对这一地区林木的开发,迨及北宋,“渭水流域的森林以由成片分布缩小为点状分布”。从明至清初本区的方志中,还能找到关于森林植被的大量记载,说明明至清初,自然植被尚好,天然林覆盖也较多。沿渭源、通渭以南一线,生长着针叶林和乔木,如:松、柏、椿、楸、槐、柳、榆、椴、白杨、青杠等树,还盛产药、草。本区地处甘肃东南部,气候较其他地方湿润,多山地,水草肥美,因此特别适合放牧。明政府也在秦州、巩昌一带设立牧场放牧。整个的渭水上游地区都是适合畜牧的,这从各种史书记载及各地的方志中就能体现出来,陇西县“勤稼穑,多畜牧”;渭源县:“乐稼穑,來樵牧,山高苦寒”;天水县:“地本膏腴,民事耕植,山林藩屏,民俗勤俭”;秦安县:“勤稼穑,广畜牧,民劳尔检俗”;宁远县:“人勤稼穑,多畜牧,习尚质俭,不事浮华”。
《明一统志》载,秦州地区的嶓冢山,上有异草名花;麦积山,秦地林泉之泉,宋李师中诗曰:“路入青松翠霭间,斜阳倒影下溪湾。此中猿鹤休相笑,传东归来白有山。”说明明代麦积山的天然林仍然较好。仙家岭,东南二十里,长出药丸,色黑,相传可以治病。静宁“勤稼穑,多畜牧”。
明《秦安志》载,郭阳崖,“苍秀壁立”;黑龙山,其山草木油油然,盘于阳;陇陂沟,其陂鳞鳞然如滩;神仙岭,在县西北四十里,自阳兀关至关门关,沿岭低处约六十里,其上草木苍蔚,岗峦辽阔,居民甚少,然其地宜畜牧;水夹峡,其峡多草木;青龙山,东北二十里其山当之翠绿;吴川,其川停山盆,接通渭,其水出神牧山,苑马寺地;海子川,北四十里,其川环暃山,望仙岭有水焉,油油然如海环十余亩。其草芃芃然,然其流汤汤然,不萎不涸,故其地种禾畜牧都饶于他川。
明《通渭县志》,发云山,县西二里,山环水绕,景色优美,春夏风和,士人游览其上,渭阳奇观也。马骡山,县东南二十里,水草亦畜牧。石嘴山,县西二十里,其山多石花,有麋鹿。六路山,多歧路,有药,有奇花。艾蒿山,东北二十里,多产艾蒿。四罗坪,县南九十里,其坪宜种植。金带硖,县东十八里,处瓜果,味佳于其他邑产。涨仙洞,在县东南,有草如丝,根如铜丝,取而干之,投热水,其色如归,民传为神仙草,今无。
明代得方志和正史对森林植被的记载较少,但以上材料依然能所反映出渭水上游地区秦州、秦安两地的森林植被在明代还是很好,秦州的麦积山一直是天水“林泉之冠”,到民国的时候,天水的木材还运往秦安、通渭等地。农业用地的开垦是从河谷川原平地到山区渐进的发展,随人口的增长而不断向欠开发地区步步深入。从《秦安县志》所记载的林区和牧区来看,像黑龙山、神仙岭山都有大量的树木,还何以在山上放牧,说明此时的土地垦殖对山区的影响还不是太大,但在植被较好的山谷地带已经开始开发。如对海子川的开发,其,适“种禾畜牧都饶于他川”,如秦安的竹林峪,《秦安县志》在“其峪旧有竹林”。竹林峪,顾名思义,就是因为生产竹而得名。但明代并无对其地竹林的记载,仅有其名。说明此地的竹林已经是徒有其名了。“峪”指的是山谷,竹林峪竹林的消失极有可能就是因为农耕区的扩大,对山谷地带的开发所致。
表6-1 明至清初渭河上游地区森林植被分布
续表6-1
资料来源:《直隶秦州新志》卷2《山川》,《嘉庆大清一统志》(16)之《甘肃统部·巩昌府·山川》,《静宁州志》卷一《山川》,《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558《巩昌府会考》、卷567《临洮府会考》、卷551《平凉府会考》;乾隆《庄浪县志》卷4《山川》。
明代通渭县的发云山、马骡山、石嘴山、六路山、艾蒿山都有林木的记载,并且有的山上还可以放牧,如马骡山。和现在通渭的生态环境相比要优越得多,但明代已有通渭县亦有一些地方的树木花草消失,如县东南涨仙洞,有神仙草,但明时已无。渭河上游地区其他各地森林植被虽无确切的记载,但《明一统志》中都有关于渭河上游各地“宜畜牧”的记载,明代渭水上游地区的森林植被还是良好的。
明朝末年,渭河上游地区遭农民起义战火的破坏,人口减少,而这一时期恰恰是森林植被的恢复时期,从清初的方志中依然可以窥见这一带森林植被的概况。明至清初渭水上游地区森林植被分布见表6-1。
陇西县:布云山,峰峦森密;崛头山,苍松怪石;莲峰山,叠嶂含云,深溪蓄翠;翠屏山,五峰耸翠,城中望之如画;华林山,多华林而名;药铺山,多药草而名;翠峰山,其树荫浓,山峰翠滴而名;太麻山,多种麻嶲;黑鹰窝山:四山环翠,有黑鹰出焉;胡麻岭,县西四十里,世传为张骞出西域或胡麻种以归,至今有野胡麻。
通渭县:马骡山,县东南二十里,水草宜牧养;六路山,有药,有奇花;艾蒿山,多产艾灸;四罗坪,其坪宜种植;金带峡:出瓜果,味佳于其他;张仙洞,有草似竹;晓林山,多草木;草华川,草盛宜畜牧;泰仙山,县东五十里,而在县西北三十里的六路山,“多歧路,有药,有奇花”。县东北五十里的艾草山,“多产艾灸,病可愈”。这里相传为孙思邈采药处,有足泉遗址。县东南的张仙洞,也产草药,“有草似竹,根叶如铜丝,”被誉为神仙草,但万历年间的时候,这种草已无。一些地方盛产水果,如县东八十里的金代硖,“出瓜果,味佳于其他”。通渭县八景的春林中山林,华川、芳草、桃岭都是当地的名山。中山林,在县西北十五里,其山“多草木,春初先发,多鸡兔,民利其利”。
秦州:柏林山,东七十里,其山多松柏;仙人山,东南九十里,其上松柏,隧密;石门山,东南百余里,其山壁立千仞,苍翠欲滴;仙岭,东南一百里,岭上有仙坪,多猿猴,鹦鹉;金门山,东南三百二十里,其山俊秀如画,自小龙山岭南望,其峰峦如五岳;晏慈山,南五里,多木;黑谷山,南七十余里,山岭险峻,乔木森列,连跨数县;刑马山,多长当归;花石狭,有松柏、人物、溪桥、水石、山林;尖山,古木参天,茂林成株,连峰耸翠,一望无涯;麦积山,城东南九十里,为天水县林泉之冠,士人呼之为麦积崖,崖周围纯系石质,顶生松柏。燕子山,县南八十里,多林木,亦产木耳;五砦山,州东南八十里,有吴镇,入山采木者之路,有木厂。笔锋山,州南七十里,其峰五,苍碧;铁堂峡,有石笋青翠;牡丹原,州南六十里,多产牡丹。
秦安县:黑土岗,县南三十里,七磨而出嘉禾神仙山;神仙岭,县西北四十里,山上多草,宜放牧。黑陇山,其山油油然,盘于阳竹林峪;竹林峪,其峪,旧有竹如林;海子川:其草丰美。
清水县:大石山,东南二十五里,多林木;八狼谷:东北五十里,其峪有大石,上有浪迹,牧羊至此,羊辄避之。
宁远县:老君山,鬼眼耸翠,云冠峰顶;紫燕山,开异花。
静宁:凤凰山,州南,沿平川有:“老松偃蹇,晚霞朝覆,景色如绘”。孙家山,州南一百五十里,号称“陆海”。鱼嘴山,林木葱攀,樵径出而名。主山,州南一百五十里,原旧志:“山势环抱,溪水潆洄,松杉柏森,翠竹名花,蔚尉苍苍,青葱掩映”。九龙山,州西北五十里,祠宇层叠,古树荫浓。马圈山,州北八里,宋二吴将军牧马处。马兰盆,州东南十五里,因产马兰花而名。成家洞,据水洛城十里,树木荫翳,为虎豹出没之处。武山,州南七十里,多奇花异卉,四五月间绚烂夺目。朱家山,县一百五十里,诸山号称“陆海”。宋家山,州西南八十里,多牡丹,百种千叶、无色不备,奇艳绝伦。
庄浪:樱桃园,县西三十里,花时其地如雪。杏花岗,东三里,树木森列;游龙山:山上有寺,树木最茂。(www.xing528.com)
渭源县:无竹山,松树茂盛。木耳山,在县西南三十里,山势广漠,周围五六十里,適为畜牧之场,改名为牧儿山,以畜牧的名,今存之。
以上资料反映出,清初渭水上游地区的秦州、静宁、通渭、陇西等地在交通不太便利的山区,植被依然良好,如秦州的柏林山、麦积山、小陇山等;静宁县的凤凰山、宋家山、朱家山、主山等;秦安县的神仙岭、黑陇山等;通渭县的马骡山、泰仙山、笔架山等。一些川区依然可以放牧,如通渭的华川、海子川等。据笔者实地调查访问得知,1957年在秦安五营乡邵店村有两株辽东栎,是康熙五十年生长的;与甘谷交接的青林沟,有83亩辽东栎,经树木年轮解析是1794年生长的树木。本区许多地方分布都有小片山林场。山杨、桦木都是原始针阔叶混交林或落叶阔叶林遭破坏后,再生的次生植物群落。上述材料表明在本区明代至清代前期,还有大面积的森林存在,而且个别地方还有原始林存在。
6.3.2.2 清代中后期森林植被
尽管从明末清初的地方志中我们依然能看到一些地方还有森林存在,但在渭河两岸的川道中已经没有森林存在了,所能看到的成片森林是分布在山区的,山区因为交通不便,再加上人口较少,所以对老林的破坏是较轻的,被破坏的森林植被也能慢慢地自我恢复。自从清代实行摊丁入亩的政策后,本区人口逐渐增多,到期清代中期,本区的人口已经翻了一倍。随着人口的增多,人们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毁林开荒,山区的森林破坏到乾隆年间已经非常严重。乾隆《伏羌县志》:“最是难堪惆怅处,深山无处可挥锄”;“山为求薪形渐瘦”。清代官员曾感叹“行过山程几万重,野田荒土尽人耕”。清代道光、咸丰年间,本区的森林更是遭到大面积的破坏,当时“向之富有森林者,望之如牛山霍霍也”。清末,天水已无大木,如用材要到岷县去找。当时重修天水伏羲庙时,“凡用途木材以丈计者逾千”,“斩木岷麓,浮渭东来”。
清末,天水已无大木,如用材要到岷县去找。当时重修天水伏羲庙时,“凡用途木材以丈计者逾千”,“斩木岷麓,浮渭东来”。到民国后,本区的天然林已成为点状分布的次生林,天水地区的石鼓山已“无树木”。但县西南的尖山余支花石梁,画屏山、八盘山、碎石山等“俱系古木参天,茂树成林,连峰耸翠,一望无际。”麦积山还是“天水林泉之冠,顶生松柏”。天水县域“东西南境,多系高山,茂林修竹,一望无际”。其林木、竹器、柴碳,足供本境及北方秦安、通渭诸县之用。州城西北的天景山、玉泉观“翠槐古柏”。原本作为国家官牧之地的通渭到民国时所需的木材也不得不靠外县运入,而天水也因山低处老林被开垦为农田,在秋收的时候,农人不得不在田间设茅屋,“夜不眠”来防野猪。甘谷和武山南的大象山、朱雀山、碧云山、李家山,民国初一些森林犹存。渭源,天然林均被伐作薪柴,以至群山濯濯。该县南乡温家川、五竹山原有官产森林一区,面积占数百亩,此时已遭破坏。五竹寺一带有森林面积6平方里,“苍松逶地,绿杉冲天,送风潇灑”,“柏林参天,林地蜿蜒”。但首阳山,除人工造林六七亩外,天然林因砍伐过多,已大不如前,但有一些老林尚存,如老君山“远观之苍松翠柏,林木满山”。1937年,顾颉刚先生游五竹山时,山上“松树近万株,在风雪中看更绕锁蓊之趣”。漳水流域“沟壑纵横,树木茂密,土地肥育”。据史念海先生研究,甘肃岷县至天水之间220km,仅岷县马坞镇有一段未开采的原始森林,天水到宝鸡170km长的道路两侧“老林已劈”。到民国时仅有岷山山脉及西倾山一带绵亘千里古木参天。渭水上游地区较大的小陇山林区,森林面积广大,西近麻峪河,南绕黑松树榆树场,往洛场江口而入两当;东与宝鸡连接,在民国29年之前,大部分系混淆天然林,后为木商采伐,历时三载,今已成为满山荒凉,但是在交通偏僻的地方还有原始林存在。
民国6年(1917年),天水人哈瑞在重庆与乡人胡中林、王鼎三合议筹办工工场事宜,商定利用小陇山林区木材资源优势,开厂生产火柴。于民国8年底正式成立天水水炳兴火柴股份有限公司。民国时期渭河上游地区的主要林区见表6-2。
表6-2 民国时期渭河上游地区的主要林区
6.3.2.3 明清时期的主要树种及草类
据《古今图书集成·巩昌府物产考》记载,本区主要的木属有:松、柏、垂杨、桦、柳树、榆树、白杨、红柳、青杨、青桐、楸、椿、假树、椒、桑、槐、苦竹、木竹等。草类主要有:浦、马兰、茜、艾、蒿、蓼、籃、莎、三角草、苜蓿、秋胡子、三棱水葱等。果树主要有:桃(有大小二种)、樱桃(有红白二种)、梨(有冬果、春果、砂梨、酸梨、金瓶梨等)、杏、李、枣、楸子、苹果、桑葚、林檎、葡萄。药属主要有:甘草、羌活、牡丹皮、干松、半夏、黄芪、薄荷、连翘、石膏、凤眼草、益母草、黄连、细辛、木贼、寒水石、木瓜、当归、地椒、硼砂、南星、红花、升麻、车前子、茅香、麻黄、荆棘、柴胡、地骨皮、茵陈、土茜、白术、仓木、狼毒、防风、川穹、百合、管仲、黄精、大黄、山药、连志、天仙子、云母石、自然铜、蓖麻子等。
6.3.2.4 现存古树的调查
实地调查访问,现今在渭河上游地区依然存在着各种古树,树龄最大的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最小的也有几百年。其树种有云杉、柏树、槐树、榆树、漆树和玉兰,槐树和榆树是最常见的树了。而本区有好多地方的命名都是以树、草为名,如武山的郭槐乡、通渭的艾草山、陇西的梨树村等,足见当日森林植被之繁荣,望名思义它们就是因树木多而得名的。这些古树的数量虽然不多,且分布颇为零散,然而他们存在的本身就是当年本区森林广布的最好见证。渭河上游地区现今存活的古树统计表见表6-3。
表6-3 渭河上游地区现今存活的古树
续表6-3
资料来源《甘肃森林》及当地的访问
上表反映出,今天渭河上游地区的古树的分布广泛,在漳县、天水、武山、甘谷、秦安等地都有古树。如天水黄集寨古柏、武山金刚寺(村名)古槐、天水柳家沟细裂槭,在甘谷和武山交接处的白榆古树,有的甚至还在现今人口较多的市区,如天水玉泉观、伏羲庙等地,这说明明清时期渭河上游地区的树木是比较多的,否则很难留存至今。从今天渭河上游地区森林植被分布的情况来看,渭源县、漳县、天水、张家川、清水县等地的森林植被覆盖率要高于其他地方,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地方本身就有原始林,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开发不便而存留下来,如漳县的贵清山。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这些地区自身的气候环境较为湿润,森林植被遭破坏后,能慢慢地恢复,因此这些县、市的森林植被要比其渭水上游其他地区多一些。从这些古树中我们能看到当年渭河上游地区森林植被分布的掠影,现今渭水上游地区森林植被的分布也反映出古今相通之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