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是地球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例如猛禽减少,造成鼠害横行,森林草原遭受破坏,加速土地沙漠化;鸟类数量急剧下降,会引发森林病虫害大量发生,造成森林资源损失。同时,野生动物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从人类的诞生到农牧业的出现,从农业社会发展到工业社会,人类的衣食住行都与野生动物密切相关。野生动物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保存着丰富的遗传基因多样性,为今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人口增加,人类的生活空间持续扩张,很多动物的栖息地被侵占,众多野生动物数量和种群持续减少,很多珍贵野生动物濒临灭绝甚至彻底消失,保护野生动物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因此,基于历史资料和2016年4月渭河流域甘肃段野外考察结果,我们对渭河流域甘肃段的动物现状进行了详细、系统的研究。
渭源县是渭河的发源地,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市西南部,东依陇西,南连漳县、卓尼,西北与临洮相接,西南与康乐毗邻,北靠安定区。全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与西秦岭山脉西端的交汇地带,整个地形山川纵横,梁峁相连,山峦重叠,高低起伏,地势西高东低,海拔1914m依次向3941m递增。根据1976年全县珍稀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县内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10种以上,其中珍贵野生动物二级的有雪鸡31只,蓝马鸡407只。有麘子(林麝、马麝因其都属麝科,且均产麝香,当地群众称獐子,所以种名不详)311只,青羊38只,苏门羚35只,鹿297只。这些珍贵动物主要分布在南部土石山区的黄香沟、双石门、暖水、沙楼、山庄湾、马鹿山、毛家坡、天井峡、半阴坡等林区的725km2的范围内。
渭河流域天水段(含武山县、甘谷县和麦积区),特别是麦积区,是重要的野生动物分布区,根据调查及有关资料,该地区现有野生动物307种,占甘肃脊椎动物总种数的41.88%其中两栖类9种、爬行类21种、鸟类208种、兽类69种:两栖类9种,隶属5属5科2目,占甘肃两栖类总种数(24)的37.5%;鸟类208种,隶属111属38科15目,占甘肃省鸟类总种数(506种)的43.06%,其中雀形目鸟类最多,共有135种,隶属61属19科,分别占天水地区鸟类科数的50%、属数的54.95%、种数的64.90%;兽类69种,隶属48属23科8目,占甘肃兽类总种数(146种)的47.26%。
在渭河流域天水段的鸟类中,雀形目鸟类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隼形目次之,有14种;雁形目和行鸟形各有9种,鸡形目8种,鹤形目6种,鹳形目、号鸟形目、鹃形目和鸽形目各有5种,形目和佛法僧目各有2种,虎鸟目、雨燕目和夜鹰目各有1种。最大的7个科是翁鸟科54种,雀科17种、鸦科10种、山雀科10种、鸭科9种、鹰科9种、雉科8种,共117种,占天水地区鸟类种数的56.25%,是构成天水地区鸟类的优势类群。天水段共有208种鸟类,其中在本区繁殖的鸟类有184种,主要或完全分布在古北界的种类有70种,占38.04%;主要或完全分布在东洋界的种类有48种,占26.07%;其余66种为两界兼有种,占35.89%,反映了该地区鸟类区系组成的过渡性质。
分布于天水段的野生动物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名录的共有44种。属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有6种,其中鸟类4种、兽类2种;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有38种,其中两栖类1种、鸟类25种、兽类12种。有9种和26种分别被列入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1》和《附录Ⅱ》,10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皮书及红色名录,24种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色名录。(www.xing528.com)
天水段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占天水野生动物总种数的14.33%,占甘肃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种数的40%,占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种数的13.13%。虽然本区没有自己的特有种类,但其中不少是仅分布在秦岭地区的种类和我国特产种类,如羚牛、蓝马鸡、红腹锦鸡、大鲵等,在甘肃乃至西北地区珍稀野生动物保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另外,渭河流域甘肃段也是全省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以甘谷县为例,全县天然草原面积有19846.67hm2,其中南后山天然草地属亚高山草地类组,冷温潮湿草地类,主要植被有早熟禾、管草、黑麦草、山野豌豆、天兰、野苜蓿、水蒿、艾蒿、蒲公英、白茅香、车前草、酸模等,覆盖度60%~80%,可食草70%~80%,为三级草场,每公顷产鲜草7245kg;北后山区属温带森林草地类组,微温湿润草地类,主要植被有赖草、狗尾草、天兰、山野豌豆、艾蒿、铁杆蒿、野黄菊、丹参、防风、枸杞、狼毒等,覆盖度22%,每公顷产鲜草2850kg。全年人工种草留床面积达到12933.33hm2,多为草高粱、草谷子、紫花苜蓿、草木樨,其中优质紫花苜蓿种植面积达到1693.33hm2,每公顷产鲜草22500~75000kg。甘谷县粮田面积58820hm2,可作饲料的农作物秸秆和秕壳有冬小麦、马铃薯、高粱、玉米、黄豆、糜谷、荞麦、燕麦、油菜等。甘谷县年可推广青贮、氨化饲料3万余吨、草粉1万吨;累计建成青贮氨化池容积46000立方米。至2012年底,全县牛存栏4.9万头,其中奶牛683头;羊存栏5.64万只;兔存栏1.56万只;牛肉产量2165吨,羊肉430.6t,牛奶产量1152t,绵羊毛86t。有规模养牛场(小区)8个,奶牛规模养殖场(小区)5个,规模养羊场(小区)8个,规模养兔场(小区)4个;有规模养牛户447户、规模养羊户574户;草食畜牧业产值达0.99亿元,占畜牧业总产值的17.2%。
总体上,就渭河流域甘肃段(主要包括渭源、陇西、武山、甘谷和麦积)而言,野生动物组要分布在高山森林区,例如渭河源区、麦积区秦岭西段山区等广大森林区;畜牧业主要分布在沿渭河的河谷地带,以牛、羊的养殖为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