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桑迪胡克事件真相被攻击!

桑迪胡克事件真相被攻击!

时间:2023-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转眼之间,桑迪胡克就成为一场持久激辩的代名词,对立双方围绕枪械管制法的问题重燃战火。枪击惨案无疑会引起民情激愤,但没有人会想到,有一方将会在受害者父母的伤口上撒盐。对受害者家人的攻击来得密集而且迅速。在枪击发生时,他打开家门,帮助六名学童和一位司机躲开了弹雨。可是,那些所谓追求桑迪胡克小学事件真相的人立即展开攻击,宣称这些照片都是为了操控公众情绪而伪造的,其中很多人甚至不依不饶地怀疑从来

桑迪胡克事件真相被攻击!

对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纽敦镇的居民而言,2012年12月14日是一个黑暗而令人悲痛的日子。就在当天上午,20岁的亚当·兰扎(Adam Lanza)迈进了当地桑迪胡克小学的大门。当时并没有人知道,兰扎已经用一支杆栓式步枪射杀了自己的母亲,更没有人知道他在弑母后还拿走了母亲的“大毒蛇”步枪。他用这把偷来的枪,在学校里四处扫射,一共射杀了20名6岁到7岁的学童和6名学校老师,最后,他又把枪对着自己的脑袋扣动了扳机。就在这短短不到5分钟的时间里,宁静的桑迪胡克小学突遭浩劫,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惨重的校园枪击案之一的发生地。

这场骇人听闻的屠杀发生得毫无征兆。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也没有精心的谋划,只是一名内心藏着深深不安的年轻人的疯狂之举,这举动摧毁了许多幸福的家庭,让全国上下为之震惊。而受害人尸骨未寒,精致的利己主义机构“美国步枪协会”(National Rifle Association, NRA)就启动了“损害控制”模式——面对众多证据,他们辩解说虽然人们可以轻松获得枪支,但这与其后发生的惨剧并无关联。[1]转眼之间,桑迪胡克就成为一场持久激辩的代名词,对立双方围绕枪械管制法的问题重燃战火。当然,事态如此发展也算是意料之中。长久以来,美国国内有关枪支问题一直有着针锋相对的两种立场,每一场新的枪击惨剧都会让争议再次成为公众的焦点。枪击惨案无疑会引起民情激愤,但没有人会想到,有一方将会在受害者父母的伤口上撒盐。

各大媒体刚刚在黄金时段播出了枪击案的新闻,阴谋论就开始运作,各种奇谈怪论开始出现。像往常一样,在专注于阴谋论的网络论坛上,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人们众口一词,拒绝接受官方的说法,反而捏造了另一个版本的故事:桑迪胡克枪杀案是一起伪造的事件,目的是为枪械管制立法来收买人心。在这些人的心里,这场悲剧完全就是个障眼法,是一场为了愚弄公众而精心设计的闹剧而已。对大多数人而言,这种说法真是匪夷所思,荒唐的逻辑与结论真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可确实有不少人真的开始相信,桑迪胡克只不过是个“伪旗行动”(false-flag operation)。

我们都知道目击证人的陈述常常相互矛盾,在争分夺秒的新闻周期中也难免出现一些无关痛痒的细节出入。那些自称知道桑迪胡克真相的人们伺机而动,抓住报道中每一处细小或难免的失误大做文章,就为了证明新闻报道是在掩盖真相。无论多么微不足道的矛盾出入,都会被他们大肆渲染,成为言论的武器。这简直是教科书式的“确认偏误”,这种分析看似目光犀利观察入微,实则严重歪曲事实,固执己见,且整套说辞漏洞百出。枪击案发生仅仅两天后,有人就在“油管”上面上传了第一条否认枪杀案真实性的视频,数千条同类视频紧随其后,纷纷涌现。

在这之后,所有有类似想法的人,开始梳理新闻报道,希望能够证明整个事件就是一场骗局,其目的是为了剥夺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赋予他们的“拥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我们在很多人身上都能看到这种荒唐的逻辑,奥利·泰茨(Orly Taitz)就是其中之一。他说:“亚当·兰扎是不是被人下了药,遭人操控才变成了杀人机器,从而被政府作为在经济崩溃之前收缴人民自卫工具的借口呢?”事实上,新闻报道与名人的支持产生的恶劣影响要远远超出其应有的范围。广播界名人、阴谋论家亚历克斯·琼斯(Alex Jones)所扮演的正是这么一个不太光彩的角色,他利用自己的名声,把这不堪一击的错误逻辑传播给了两百多万忠实听众。枪击案发生不过5分钟后,琼斯的热门网站就提出一个问题,怀疑这场血案是不是“一个邪恶预谋的一部分”。[2]

这种伪装成诘问形式的指责一发不可收拾,很多类似的版本随后很快在互联网上出现并传播开来。比妖言惑众更糟糕的是,这种扭曲的逻辑伤人至深,如果接受了这种所谓的真相,就等于说受害人家庭才是整个骗局的罪魁祸首。根据这种颠倒黑白的说法,悲痛欲绝的家长丝毫不值得同情,他们不过是一群演员,帮助邪恶的政府故布疑阵挑起事端罢了。原本只是可怜的家长,却被所谓的“真相运动”定义成了毫无人性、背信弃义的“危机演员”,简直就是现代版的该隐[3]

对受害者家人的攻击来得密集而且迅速。有时是伪装成一些提问,本质上是极不恰当和极冷酷的,比如询问家长们孩子死去时的各种具体细节。而更为常见的,是赤裸裸的断言与蛮横无理的胁迫。吉恩·罗森(Gene Rosen)就成了这种攻击的受害者。在枪击发生时,他打开家门,帮助六名学童和一位司机躲开了弹雨。即便如此无私英勇,罗森却未能幸免于各种网络骚扰,甚至有人一口咬定他是政府阴谋的共犯。此外,刚刚在枪击案中失去了女儿埃米莉的罗比·帕克(Robbie Parker)在接受CNN的采访后,被一个网名“恐怖行动”的人无端指责,他一根筋地认为罗比的悲伤是装出来的。

这些指责并不只在网络上流传。甚至有人专门前往纽敦镇,当面指责骚扰那些居民。就在枪击惨案发生几天后,一个假称是兰扎亲戚的人来到该镇,拍摄各种视频上传到网络上,自称是要证明整个小镇都是一场骗局。还有人给受害人家庭寄去言辞歹毒的信件。一位名叫维多利亚·索托(Victoria Soto)的老师在袭击中为了保护学生而英勇牺牲。惨案没过几天,就有人拿着她的照片当街拦住她的姐姐,要求她承认根本就没有什么枪击案,而且也从来没有维多利亚这样一个人。2014年5月,为两位受害者格蕾丝·麦克唐纳(Grace McDonnell)和蔡斯·科瓦尔斯基(Chase Kowalski)在运动场修建的纪念碑,也被人偷走了。不仅如此,小偷还给格蕾丝的父母打电话,宣称孩子的死只是个骗局。此人后来被逮捕,被盗的纪念碑也终于归回原位。

在各种荒谬的遭遇之中,莱尼·波茨纳(Lenny Pozner)的遭遇算是最离谱的。波茨纳原本有个儿子叫诺亚,他曾为这个漂亮可爱的孩子拍下了很多好看的照片。当儿子遇害后,他的照片时刻提醒人们,在冰冷的数字背后还有着无可估量的人情代价,而这些照片也成了控枪辩论中震撼人心的画面之一。可是,那些所谓追求桑迪胡克小学事件真相的人立即展开攻击,宣称这些照片都是为了操控公众情绪而伪造的,其中很多人甚至不依不饶地怀疑从来就没有过诺亚这个孩子。这种否认的观点令人难以置信,波茨纳也倍感困惑,于是他公开了诺亚的死亡证明,希望可以帮助所有纽敦镇的受害家庭消除这些质疑和骚扰。令人心寒的是,波茨纳的英勇之举丝毫没有换回哪怕一丁点同情与理性。那些所谓追求真相的人不依不饶地宣称死亡证明也是伪造的,甚至对他进行了卑劣至极的人身攻击。铺天盖地的电子邮件、信件和电话随即将受害学童的家长们淹没,疯狂地指责他们说谎,宣称孩子的死都是虚构伪造的骗局。而这些人最终没有受到任何惩罚,这令受害人的家庭更加心碎。在“油管”上有一条标题是“去你的,莱尼·波茨纳”,标签赫然是“诺亚·波茨纳”“骗子”“恋童癖”这些字眼。与纽敦镇其他很多受害人一样,波茨纳的信箱中充满了各种不堪入目的诽谤与恶意攻击。连诺亚这个从未伤害过任何人却惨死于非命的孩子,也未能免于遭受嘲弄和侮辱,实在令人心寒。

面对铺天盖地的诋毁与责难,当地居民们展现出了非同寻常的坚强品质。波茨纳和其他家长不愿让受害的孩子们继续遭受这些污蔑,这其中甚至不乏一些种族歧视或性暗示的卑劣手段。波茨纳和其他家长一起创立了一个名为HONR的组织,目的是为了“让人们意识到这种制造谎言的行为不只是冷酷无情,而且是犯罪。有些人会对重大灾难事件的受害者及其家属进行污蔑、骚扰和感情欺凌,如有必要,应对他们提起民事或刑事诉讼。我们将采取一切法律手段,要求那些欺凌者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正如有些人拒绝相信“9·11”事件,这些所谓追求真相的人虽然口口声声地要寻求真相,实则不辨真伪,颠倒黑白,他们真正的目的不过是宣扬散布他们自以为是的世界观罢了。正因如此,HONR组织根本不愿意让他们与“真相”一词沾上任何关系,而是选择了一个更贴切的字眼——“谎言制造者”。

桑迪胡克小学受害者的家庭遭受了双重的伤害,这是极其不公正的;在不相信那些阴谋论的人们看来,这更是令人难以置信。不过这一事例也令人警醒,让我们意识到“回音室”效应可以造成怎样可怕的后果。人们在隔绝的环境中很容易相信一些奇谈怪论,但要让一群人固执己见,甚至还理直气壮地去骚扰别人,那还需要一定的“临界质量”。在桑迪胡克事件中谎言制造者的推动下,原本微不足道的流言蜚语又经过了网络阴谋论的熔炼。在这些自我封闭的气泡中,再荒诞不经的观点也不会遭到挑战,反而还被不断怂恿扩大。缺少了重要的质疑与批评,整个群体只能听到鹦鹉学舌般所重复的他们自己的观点——这是由众口一词导致的自我维持反应。若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必须明白信息的来源有多么复杂。互联网让全世界的信息汇聚在我们的指尖,也正因如此,各种来路不正的信息也得以飞速传播开来。而人们往往缺乏区分信息来源是否可靠的关键技能。

这并非只是个无关紧要的小问题。人们生性喜欢在思想上靠近属于自己的回音室,这意味着这些问题会不断加剧。桑迪胡克惨案后发生的事情,让我们认清了错误信息源可能带来的危险。尽管新闻媒体对这场枪击案做了充分详尽的报道,但阴谋论者毫不理会这些信息来源,反而不屑地将其称之为“主流媒体”。像奥利·泰茨和克莱德·刘易斯(Clyde Lewis)这些著名的阴谋论者甚至还抛出了更阴险卑鄙的说法。亚历克斯·琼斯在这方面也尤为惹眼,他积极散布谣言,声称枪击案不过是个骗局。就在我写本章时,HONR组织成功地以诽谤罪将琼斯告上了法庭。琼斯从此也变成了过街老鼠,他在各大社交网络上的平台也都被封了。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人不愿意相信常规的信息来源,尽管那些没有来由的想法荒诞不经,但他们却始终执迷不悟,信念难以动摇。正因如此,这些持有类似观念的人们才会理直气壮地去骚扰和折磨无辜的可怜人,甚至还以此为荣。

现在的问题在于,这些错误的信息源正迅速成为各种自身绝缘的回音室,把原本合情合理的现实信息都隔绝在外。在这样的氛围中,再荒诞的想法也会成为众口一词的信条,再无耻的行径也会成为受人称颂的壮举。所谓追求桑迪胡克事件的真相绝不是孤立的事件。五花八门的阴谋论中,无论是反疫苗运动还是登月阴谋论,信徒们其实都身处于大同小异的气泡之中。即使在政治话语中也不乏阴谋论,因为人们自我选择的偏见不可避免会造成认知上的扭曲。这些随声附和的信息源固然能够安慰人心,但就长远而言危害极大,且在精神健康方面的危害尤为明显。(www.xing528.com)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当今网络上方兴未艾的所谓“目标个体”(Targeted Individuals, TI)的群体。这些人坚信有群神秘人员正在监视自己的一举一动。他们甚至声称能听见头脑中有传递邪恶恐怖消息的声音。他们认为这些痛苦体验的根源是一种有关“能量武器”的神秘政府阴谋,而他们都是这场阴谋的受害者,是思想控制实验中可歌可泣的小白鼠。这个TI群体在过去几年发展迅猛,拥趸甚至还创建了一个名字意为“思想正义”的网站,这是一个注册的慈善机构,目的是阻止政府使用那些他们所设想的武器,无论是在“油管”还是更广泛的网络空间上,都出现了众多与此相关账号,声称“团伙跟踪”的现象正在四处蔓延。

事实上,这些人的这种感受还有一个更平凡也更可悲的解释:幻觉与妄想型精神分裂症。目前虽然没有关于这一现象的深入研究,但科学家洛林·谢里丹(Lorraine Sheridan)和大卫·詹姆斯(David James)发现,每一次有人宣称遭遇“团伙跟踪”时,他们都会发现这个人患有严重的妄想症。遗憾的是,想要说服这些人求医问药难上加难,因为“目标个体”群体坚信,咨询精神健康医生是不应该的。更为可悲的是,他们甚至像邪教组织一样连家人都不放过。如果家人说这个人可能有精神问题,那他会认为家人也遭到了蒙蔽,因此也不可相信。目前网络上出现了大量传播类似观念的网站,其危害性不容小觑。谢里丹曾忧心忡忡地说:“根本没有与之针锋相对的网站,也没有人可以让那些‘目标个体’相信这一切只不过是他们自己的幻觉。他们就这样禁锢在一个封闭的思想‘回音室’里了。”

原本患有精神疾病的人聚集在各种网络论坛上,而自我绝缘的气泡进一步加剧了幻想症的病情。这些病患最终无法获得正确的心理干预,有时甚至酿成惨剧。2014年11月20日,新墨西哥州的律师迈伦·梅(Myron May)走进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图书馆,朝着人群胡乱开枪,杀死3人,后来在与警方的交火中丧生。就在实施枪击前,他还在“油管”发布了一段关于自杀的文字,其中描述了自己作为“目标个体”的痛苦体验,并声称制造这场无差别枪击案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公众对“目标个体”群体的意识。无独有偶,就在此案发生之前不到一年,阿龙·亚历克西斯(Aaron Alexis)在华盛顿海军造船厂(Washington Navy Yard)开枪,造成12人死亡、3人受伤的惨剧。就在大开杀戒前,亚历克西斯也宣称自己是“目标个体”,一直受到“极低频电磁波”的伤害。值得说明的是,大部分精神病患者并不具有暴力倾向。但是在众口一词、拒绝求医的思想影响下,这些病患都无法得到应有的治疗。

上述种种问题的核心都在于信息来源,实际上也就是我们自身固守的偏见。互联网在理论上本应有助于我们接触到多种多样的不同思想,但人性深处的“确认偏误”却让我们更愿意去选择与自己观念一致的说法,听不进那些刺耳的对立意见。总有些擅长察言观色、望风而动的人会利用这种偏听偏信的倾向,投其所好地说些逢迎之词,从中谋取私利。

不妨以某些党派网站造成的风险为例,我们可以选择两个大相径庭的网站。其一是“自由社会”(Liberal Society)网站,其“标题党”特色明显,比如:“哇哦,桑德斯(Sanders)刚刚在直播中暴虐特朗普。特朗普气得冒烟。”这样的措辞显然是为了吸引左翼选民。其二则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保守派101”(Conservative 101)网站,该网站也会用各种荒唐的噱头吸引右翼选民,使用耸动的标题,比如“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刚刚在台上精神崩溃大放厥词”。从表面来看,这两个网站内容截然相反,立场势如水火,可很多人都不会想到,它们竟是佛罗里达州同一家公司的手笔。2017年新闻聚合类网站BuzzFeed曾在调查中发现,这两个网站上的一些新闻报道近乎雷同,除了刻意煽动受众情绪的标题与关键措辞外,其他内容几乎如出一辙。这背后的原因很值得玩味:极端党派的文章总能在网上引起强烈反响,文章越能煽动强烈的情绪,就越容易被人转发。疯狂转发又能提高广告投放量,进而给公司创造利润。其实这类网站上的大多数文章都是从常规新闻渠道照搬而来,只不过根据相应受众做了一些修改,以刺激人们更多去转发。

悲哀的是,这类情况已经变得稀松平常了。《纽约时报》2016年的调查发现,“政治新闻和宣传材料都是根据脸书专门制作的,定位独特,设计精妙,是为动态新闻的受众度身定制的”。尽管这些新闻可能并不完全符合真实情况,却还是成为公众参政议政最重要的信息来源。当然,出现这种情况也是意料之中,我们早已看到,人们本来就喜欢寻找与自己三观一致的“回音室”,只要说些他们爱听的话,迎合他们内心固守的偏见,就能挣到大钱。正因如此,这些网站上才充斥着危言耸听的标题和言辞偏激的夸大表述。他们就是想要撩拨公众的怒火,这样才能吸引眼球。这些网站就是表现卓越的愤怒制造机,目的就是从中牟利。

在我们所接触到的各种信息背后,常常隐藏着各种利益集团和不为人知的内情,有的是政治势力的驱动,有的则是对利益的追逐。无论这些信息是多么赏心悦目,又或是多么骇人听闻,我们都应该谨慎求证,而不是急于转发。值得庆幸的是,有一些资源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求证。像某类历史比较悠久的网站会把一些惯犯标记出来,我们访问这个网站,就可以有效规避一些证据不足的转发消息。目前进行事实核查的网站也越来越多,主题涵盖了替代疗法和各类政治谣言。

我们都应避免成为错误信息的传播者,也应该避免自己被虚假信息所愚弄。在这个问题上,英国皇家学会的格言“不盲信他人”(nullius in verba)对我们每个人都有裨益。我们应时刻谨记,每个人都有责任检视各种言论的真伪,然后再决定是接受还是拒绝,而不是简单地根据自己的感受与喜好而偏听偏信,因为,新闻报道对我们的影响事实上远远超出了我们所意识到的程度。

[1]“美国步枪协会”的说法是绝对错误的。现有证据有力地表明,只要人们能够获得枪械,那他们出于恶意使用枪械的风险也会显著增加,由此让公众更不安全。在全世界大多数地方,枪支买卖都是受到限制的,公众也广泛认可这一点,但在美国却仍然是具有争议的问题。

[2]这种“提问而已”的策略非常常见,其真实的目的是用提问的形式抛出无端的指控或荒诞的猜疑。现在甚至已经成了一个缩略词JAQ(Just Asking Questions)。

[3]该隐是《圣经》故事里面的人物,是人类祖先亚当和夏娃所生的第一个儿子,他杀了弟弟亚伯。在西方文化里,该隐是杀亲者的象征,也是恶人的祖先。——译者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