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过程、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进行全面的审视和深入的分析,以此得出相应的结论,并用这种结论去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的过程。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风貌日新月异的情况下,教师的教学反思就显得更加宝贵。
教学反思的范围十分宽泛,教学反思的手段也多种多样。教学反思可以对常规教学进行常规评判,可以对特殊教学进行特殊评判。一堂课上得比较满意,可以进行教学反思,以便总结成功的经验;一堂课上得比较沮丧,可以进行教学反思,以便吸取失败的教训。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的制订有问题,可以进行教学反思;教育手段的使用、教育方法的选择有问题,可以进行教学反思。大凡课堂导入、课堂提问、课堂收束、作业布置、单元小结、试卷讲评,都可以进行教学反思。尤其是针对学生的情况,教学反思可以促使教师不断进步、逐步完善。
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修正自己的教学措施、巩固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而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和系统的教学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通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有关教师成长的一个著名公式:成长=经验+反思。经验的积累往往与教学年限有关,但反思则未必。如果一个教师缺乏反思的意识、反思的习惯,那么他充其量只拥有一定的教学经验。按照波斯纳的公式,这样的教师是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专业成长的。这也就能解释一个现象:为什么很多教师执教多年,经验堪称丰富,态度堪称认真,却迟迟得不到专业上的成长,而有的年轻教师却一年一个变化,迅速跻身优秀教师的行列。究其原因,可能会有很多,但是否善于反思绝对是其中极为关键的因素。善于反思的教师就会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就会在备课中不断锤炼教案,就会在上课时保持上公开课时的严谨与认真,就会天天总结经验教训,就会采取各种措施来提高自己,包括研读理论专著、请教名师同行、尝试教学科研等。这是那些故步自封、原地踏步的教师所难以比拟的。(www.xing528.com)
通俗地说,教学反思就是一个学习、学习、再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实践、实践、再实践的过程,就是一个研究、研究、再研究的过程。从回顾教学过程与教学环节到分析教学的成功之处与失败之处,从查找原因、查找症结到寻找对策、寻找创意,都证明教学反思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是教师提高教学反思技能的必由之路。古语道:“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相应的,教学反思之后,教师才能真正明白自己究竟存在哪些差距,究竟应当如何缩短这些差距。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否进行教学反思、是否善于进行教学反思是教师从平凡走向卓越的分水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