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衔接法
所谓衔接法,是指教师温故知新、以旧引新,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的教学导入方法。运用衔接法时,要在备课中潜心研读教材,找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点。要首先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在此基础上再引入新知识的学习。与其他教学导入方法相比,衔接法对旧知识的回顾会占用一定时间。具体安排多少时间,要根据多数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新旧知识的衔接难度来确定。在回顾旧知识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学生感到疑惑。这时,教师要借助提问、暗示、复习等方式,帮助学生突破障碍。为此,教师应当在备课中做好多方面的准备。
2.悬念法
所谓悬念法,是指教师借助各种悬念,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使学生加快思维活动的教学导入方法。学生对于教师设置的悬念,往往会很感兴趣。但是,悬念的化解却并不是一帆风顺、轻而易举的。这也正是教师设置悬念的奥妙所在。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较强,悬念法恰恰能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打破砂锅问到底。在设计悬念法时,要善于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引导学生在“跳一跳摘到桃子”的过程中,不断促进思维发展。即使学生思而不解,教师也不必过于担心。这时候再进行暗示或点拨,教学效果是最理想的。当然,问题的难度不能过高。
3.情境法
所谓情境法,是指教师综合运用语言、实物、音乐、图画等各种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的思维的教学导入方法。情境法运用得当,能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促进思维、增长知识、提高技能。在运用情境法时,教师要善于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方便接下来的教学环节的顺畅展开。同时,教学情境的创设再用心,也会出现纰漏。教师要善于借助丰富多彩的语言,进行有针对性的诱导。换句话说,实际情境的不足可以借助学生的想象空间来弥补。这样做,也会避免部分学生对教学情境的误解。
4.演示法
所谓演示法,是指教师借助实物、图表、音像等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导入方法。这种教学导入方法以问题入手,牵引学生一步步走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之旅,最终过渡到对新知识的引入上。其特点是从想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这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被广大教师普遍使用。在实际运用时,应当注意三个问题:一是演示的内容必须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不能互相游离;二是要明确观察的目的和观察的方法;三是要善于在关键处点拨学生,消除学生的思维障碍。
5.实例法(www.xing528.com)
所谓实例法,是指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选取一些形象生动的实例,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本堂课的教学内容的教学导入方法。很多教材内容比较抽象,无形中增加了师生教学的难度。选取形象生动的实例作为教学的佐证,有助于将抽象的事物具象化,有助于将深奥的道理通俗化。这样做,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而且会降低师生的教学难度。实例法适用于各门学科,因而经常被各科教师采用。在实际运用时,一定要注意:实例的选取必须典型化、生动化、具体化;实例必须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对于实例的分析要合乎情理,切忌牵强附会。
6.典故法
所谓典故法,是指教师运用生动有趣的历史典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创造思维的教学导入方法。学生一般都很喜欢听故事,这大概与学生的形象思维比较发达有关,也与学生平时的学习压力过大和课堂教学比较枯燥有关。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选择一些轻松、有趣的历史典故,启发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在实际运用典故法时,一定要注意所选典故与本堂课所涉及的教学内容的联系要密切,不能出现“两张皮”。所选典故要短小精悍,教师对典故的解析必须尊重历史原貌,不能牵强附会。如果教师随意发挥,学生就会感觉教师不够严谨。
7.审题法
所谓审题法,是指教师借助板书,突出本堂课所涉及的主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的教学导入方法。这种教学导入方法比较直接,堪称开门见山。教师首先板书本堂课的教学主题,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最后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显而易见,这种教学导入方法非常直接,节奏也很明快,适合那些教学知识点比较清晰、教师言行比较干脆的教学环境。审题法适用于各门学科,指向性很明确,能引导学生迅速关注本堂课的教学主题。这种教学导入方法相对平淡,基本是围绕教材知识展开的。在实际应用中,教师还应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巧妙的引导。
8.直接法
所谓直接法,是指教师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直接告诉学生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直接法不会设置悬念,不会拐弯抹角,而是直指整堂课的教学思路,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盘托出。这样设计教学导入,有利有弊。利在直截了当,能节省不少时间。弊在平铺直叙,缺乏教学技巧,很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这种教学导入方法相对粗糙,趣味性不足。但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这种教学导入也不失为一种高效率的教学导入方法。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适当采用这种教学导入方法。如果过于频繁地使用,必然会导致学生思维的迟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