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设计
所谓陈述性知识,主要是指回答事物“是什么”的知识。一般说来,陈述性知识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事物的名称或符号。最典型的就是外语单词,体现的是一种相对孤立的信息。
二是简单的事实或命题。比如,“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正方形有四条边”就是简单的事实或命题。
三是相对复杂的组合知识。这类教学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并为理解、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设计
所谓程序性知识,主要是指回答应当“怎么办”的知识。一般说来,程序性知识属于动态性知识,而非“是什么”之类的静态性知识。相对而言,动态性知识的目标的实现难度要高于静态性知识的目标的实现难度。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设计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一种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说陈述性知识只需要简明的讲解就能让学生掌握,那么程序性知识的掌握则需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训练。在具体训练时,要注意应用正反事例,这样学生的理解将更为深刻;要注意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这样学生的运用将更为自如。(www.xing528.com)
(三)策略性知识的教学设计
所谓策略性知识,主要是指回答什么策略“最理想”的知识,极具思维的含金量。一般说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教材方面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对教材进行相应的分析,找出其不足。再好的教材都有其瑕疵,发现了瑕疵反而是一件好事。教师可以针对教材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策略性的训练目标。
二是教师方面的问题。很多教师本身的思维层级就不高,也往往忽视对自身思维层级的提升。为了更顺利地引导学生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应当训练自己的思维,尽量多掌握一些策略性知识。
三是学生方面的问题。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关注“是什么”的陈述性知识和“怎么办”的程序性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关注“最理想”的策略性知识。要巧设情境,帮助学生不断提高思维的层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