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族,生活在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的一个古老的民族。《汉书·地理志》臣瓒曰:“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越即粤(古代粤、越通用),夏朝称“于越”,商朝称“蛮越”或“南越”,周秦时期的“越”,除专指“越国”外,亦同样是对南方诸族的泛称,周、战国称“百越”,秦吞并百越地区。今天广西沿海地区的壮族、瑶族、京族等少数民族,是岭南古越族后裔。
百越包括于越(扬越)、东越(东瓯)、闽越、南越、瓯越(西瓯)、骆越(今越南北部)和滇越等。他们之所以共称为“越”,是因为具有共同的文化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使用双肩石斧、有段石锛和几何印纹陶器,从事稻作农业和渔猎,住“干栏式”房屋,尚铜鼓,精于剑,熟水性,善舟船,有凿齿和断发纹身习俗等等。
以南越族为主的华南古越,在衣、食、住、行等人类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均对中华民族文化有重要的贡献。在衣着方面,华南古越族及其后裔今海南岛黎族等南方少数民族,是用木棉、芭蕉、竹子等植物纤维织布的发明者;在饮食方面,古越族“饭稻羹鱼”,是栽种稻谷(早稻、水稻)的先行者;在居住方面,古越族是“干栏式”住房的创造者;在交通方面,古越族是舟船的初创者。
南方古越族住类似巢居式的“干栏式”房子,即竹木结构的二层楼房,下层饲养牛、猪等家畜,上层住人。这样可以防止南方气候的潮湿和避开各种凶恶的野兽虫蛇。正如《博物志》云:“南越巢居,北溯穴居,避寒暑也。”距今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有大面积长条形的木结构“干栏式” 建筑遗址,这大概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干栏”房。钦州独料新石器时代(距今4000—8000年)文化遗址,除有石器、陶器和果核等遗物出土外,还发现柱洞、灰沟和灰坑遗迹,根据分析,这些柱洞很可能是房屋建筑(干栏)遗迹。位于今北海市合浦县廉州镇东南郊的望牛岭、风门岭、宝塔山和东北郊堂排一带的汉代墓葬群是目前中国著名的大型汉墓群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这里陆续发掘出汉墓400余座,出土有青铜器、玉器、金银器、陶瓷器、古钱币以及舶来品香料、玻璃器皿、碧琉璃、水晶等,及有外国风格的黄金饰物文物上万件。特别是陶瓷器中所出现的各种类型的陶屋,体现了西汉和东汉时期广西沿海地区干栏式建筑已流行的情况。如风门岭第二十三号墓属西汉早期墓,出土有陶仓2件,属干栏式建筑,四足粗矮,上承宽台面,门开在中间;出土陶屋1件,虽然出土物残缺,但仍可看出干栏式建筑痕迹。第二十六号墓,出土仓1件,仓底有4个圆孔,原应为装木柱所用,为干栏式建筑。第二十四号墓,出土陶仓2件,也为干栏式建筑,而第二十八号墓出土陶屋1件,为上下两层之干栏式建筑,上为人居,下为畜圈(图2-1)。(www.xing528.com)
图2-1 第二十八号墓出土陶屋——合浦风门岭汉墓(2003—2005年发掘报告)
直至近代,广西沿海地区的壮族、瑶族、京族等少数民族部分居民,仍然居住传统的“干栏式”住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