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西沿海古民居:主要居民情况

广西沿海古民居:主要居民情况

时间:2023-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北海市以汉族人口为主。广西沿海地区的壮族,主要分布于十万大山山脉的山麓,以耕种岭脚间的田为生。加上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更造成灾民流入南方各地,部分流居人口稀少的广西沿海地区。图1-6院落式住宅——灵山县佛子镇大芦村广西沿海地区的汉族中有两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分别是疍家人和客家人。

广西沿海古民居:主要居民情况

广西沿海是多民族杂居的地区,有汉、壮、瑶、仫佬、苗、黎、傣、毛南、侗、土家、水、京、回、彝、布依、藏、蒙古、满、白、高山、朝鲜、维吾尔、傈僳、拉祜、佤、纳西、景颇、布朗、阿昌、哈尼、锡伯、普米、怒、基诺、德昂、独龙36个民族。汉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北海市、钦州的中部和东南部、防城港市的南部,壮族人口主要分布在钦州的西北部、防城港市的北部,瑶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十万大山区域,京族人口主要分布在防城港市的江平镇等滨海地区。其他少数民族人口数量较少,零星散居于沿海各地。

北海市以汉族人口为主。2000年,北海市少数民族人口为2.6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1.8%。全市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市区并散居在全市各地,银海区是少数民族人口居住相对集中的地区,辖区内的国有三合口农场、星星农场和东山村共有壮、瑶、毛南等少数民族人口5200多人,约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26 %。东山村是北海市第一个少数民族村。

钦州市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总人口360多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36万人,汉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89.3%,壮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0.3%。汉族全市均有分布,壮族主要分布在钦北区,其中大寺镇最多,有8.3万壮族人,是全市壮族人口最多的乡镇。

防城港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2012年末全市总人口94.62万人中,少数民族有45.62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48.2 %,其中壮族人口37.5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39.7%,分布在防城区、上思县的大部分乡镇。瑶族人口4.8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5.1 %,主要分布在上思县的南屏瑶族乡、叫安乡、在妙乡和防城区的峒中、那良、那梭、扶隆、大菉、十万山瑶族乡等乡镇。京族人口2.76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2.9 %,主要分布在东兴市江平镇的山心、澫尾、巫头三岛。其他少数民族人口0.45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0.48 %。

1.壮族

图1-5 “干栏”屋——南间马宅

壮族是世世代代居住在广西沿海地区的土著居民。壮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的骆越人,南宋地理学家周去非说:“钦民有五种,一曰土人,自昔骆越种类也”(《岭外代答》)。在壮语中,“骆”与“麓”同音,是对山谷、岭脚地带的统称,故“骆田”就是山麓岭脚间的田,把垦食骆田的人称为骆越。现生活在广西沿海的壮族人部分是秦汉以后由于贬谪、流放、戍军、经商等原因从中原迁来的汉族人的后裔,称“村人”,如东汉马援平定二征:“村人本为中原民族,移居县境,日久变为士人”。马援为了巩固边疆,留裨将黄万定、榻纯旺等领林、简、梁、刘、凌、陆、韦七姓谪遣者(被流放的人)及所部士卒戍守边境(当地称“马留人”)。他们与骆越人杂居相处,经过长期的民族融合(或社交、或通婚),生活习惯、语言等逐渐同化,而演变为新的壮族。广西沿海地区的壮族,主要分布于十万大山山脉的山麓,以耕种岭脚间的田为生。清代,壮族房屋有两种,一是“大屋”,四壁为土墙或泥砖墙。有主房高1.52丈、1.44丈、1.28丈和1.04丈四种规格,深度通常为2.64丈或2.44丈,屋前廊深4.8尺[1]。常由三大间构成:中堂(宽为11.1丈)、左间(宽为11.1丈)和右间(宽为1丈)。中堂用隔板分前后两间,隔板两侧设门。中堂设历代祖先牌位,上面设神龛。左、右间用隔板分为前后二间,各开窗口。客厅另建,比主房矮窄;一般三开间的大空间,中有大横梁,设大窗。伙房另设。二是“峦单”(板楼),即“干栏”屋(图1-5)。宽度同大屋相同,高度则成倍于大屋;用木板铺楼,人住上面,牛猪鸡鸭住下面。在山区,多为“峦单”住宅。

2.汉族

汉族是从中原迁徙来的族群。从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王翦军南征百越起,经汉马援平越、唐安史之乱、宋狄青南征到清兵入关,致使北方人大批南迁,汉人徙钦源源不绝。“邑之有客人,当起于元明以后,而盛于清。” 元朝建立后,中原汉人为了逃避战乱,纷纷向南方迁徙,而南方湖南、江西、福建、广东等省的人口,猝然增多,谋生不易,从而被迫向当时还处于地广人稀的西南地区移来。明末清初,农民起义、清军入关及长达二十年的抗清斗争,使北方长期战乱,大量人口南迁。加上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更造成灾民流入南方各地,部分流居人口稀少的广西沿海地区。清中期后,由于广东福建一带地少人多,更多的汉族人从福建、广东等地迁来,包括“解汉语,业耕种”的“东人”和“居城郭,解汉音,业商贾”的“客民”。汉族民居通常为院落式住宅(图1-6),富裕人家多是砖木结构四合院,其中较富之家有头、二、三进或四进的四合院。二厅、三厅和上厅(即祖公厅)中间有天井,天井两旁是厢房,厅两旁是大房,大房旁有耳房。祖公厅安放祖先牌位,为祭祖场所,祖先牌位后是宫背间。每一厅及天井结构基本相同。贫苦之家多是泥砖屋,低矮狭窄。较为贫苦之家住竹笆屋,天面盖稻草。乡村住宅多是泥砖瓦房,较贫苦之农家即住挂水墙屋(用泥巴稻草相和,挂壁为墙),屋顶盖稻草。山区、乡村部分居民用三合土夯打成墙壁建屋,俗称“舂墙屋”,墙体厚而坚固。

图1-6 院落式住宅——灵山县佛子镇大芦村

广西沿海地区的汉族中有两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分别是疍家人和客家人。

(1)疍民(俗称疍家)

关于疍民的来源有很多种说法,比如:一说远古时天上掉扫帚,在地为汉、在水为疍;一说是被汉武帝灭国的闽越人后代;一说祖先是5世纪东晋时期反抗晋朝失败而逃亡海上的卢循军队残部;一说是追踪到9世纪王审知入闽时被夺去田地、驱入水中的福建原住民;一说是14世纪元朝灭亡后为避汉人报复而下水的蒙古人后裔;还有归源流至14世纪的元末明初兵败下水的陈友谅余部等等。

现今学术界较主流的观点认为疍民主要源于古代的百越,是居水的越人遗民,汉族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舟居穴处,亦能汉音”“采海为生”。宋朝周去非之《岭外代答》卷三外国下“蜑蛮”条有详细描述:“以舟为室,视水如陆,浮生江海者,蜑也。钦之蜑有三:一为鱼蜑,善举网垂纶;二为蚝蜑,善没海取蚝;三为木蜑,善伐山取材。凡蜑极贫,衣皆鹑结。得掬米,妻子共之。夫妇居短篷之下,生子乃猥多,一舟不下十子。儿自能孩,其母以软帛束之背上,荡浆自如。儿能匍匐,则以长绳系其腰,于绳末系短木焉,儿忽堕水,则缘绳汲出之。儿学行,往来篷脊,殊不惊也。能行,则已能浮没。蜑舟泊岸,群儿聚戏沙中,冬夏身无一缕,真类獭然。”过去疍家人以舟艇为家,生活在水上的疍家人选择一个河湾坦地,几十条小艇聚集一起,为停泊的地方。沙坦搭几间茅棚,为公众活动场所,茅棚为疍家人聊天议事或节气拜祭用。儿童跑到沙滩活动。疍家艇多为篷船,篷的大小与船的大小相应,船篷是由竹篾织造构成,弯成拱形,做成瓦状,漆以桐油,以防水遮阳。船篷一般都有三至五片,船舷两傍,相对立柱四至五对,以竹架起为梁,把船篷架起遮挡风雨或烈日。晚上疍家人把船篷放下到船舷,便成了休息的窝棚。后来由于围垦开发,疍家人在水边搭寮居住,他们住的地方叫作“疍家棚寮”,是傍岸临水架设的棚户,竹瓦板壁,陈设简单。疍家人的寮屋一般用原木、竹子、茅草、树皮等为材料建筑而成,墙壁多用树皮或竹编织成围笆围成,屋顶多以茅草、树皮,这种茅屋冬暖夏凉。清朝出于防汉制夷的政治考量,同时为了打击毁灭反清复明势力,实行了海禁及残酷的沿海迁界。《清史稿·食货志一》:“广东总督奏称,撤毁雷、廉交界海面之涠洲及迤东之斜阳地方寮房,递回原籍,免与洋盗串通滋事,并毁校椅湾等三十二处寮房共百六十二户,另行抚恤安插。”(www.xing528.com)

(2)客家

客家人是汉族族群分支,客家源流始于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历魏、晋、南北朝、唐、宋,由于北方战乱等原因,中原民众逐步往江南,再往闽、粤、赣迁徙,最迟在南宋已形成相对稳定的客家族群。中原客家经五次迁移后,于清朝同治和光绪年间再次从福建广东迁到广西沿海地区。广西沿海三市客家人口现有105.56万人,其中北海市海城区、银海区、铁山港区共3.1万余,合浦县31万余,钦南区、钦北区共20万,浦北县18万,灵山县15万,防城港市港口区、防城区、东兴市共17.26万,上思县1.1万。广西沿海的客家人以客家语为母语,操涯话、新民话,认同于客家历史、文化。客家围屋是其民居的代表(图1-7),据历史学家考察,这种民宅建筑与中原贵族大院屋型十分相似,这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客家先民原系中原汉人,因战乱、灾荒等原因辗转南迁赣、粤、闽交界山区落籍繁衍。客家先民南迁定居岭南后,不但传播了中原的先进耕作技术,而且建筑民宅保持了原有的传统风格。

图1-7 客家围屋——合浦公馆镇沙垠圆山墩土围楼

3.京族

京族是中国沿海唯一的海洋少数民族,以捕鱼为业,主要聚居于江平镇的巫头,澫尾、山心、潭吉、红坎等地及松柏乡的竹山三德村,小部分散居于东兴市区及钦州市市区,以半渔半农为业,总人口约有2.8万人。京族的祖先是15世纪以后,陆续从越南涂山等地迁来的,清光绪元年(1875年),漓尾岛京族订立的乡约中说“承先祖父洪顺三年贯在涂山,漂流到此……立居乡邑,壹社贰村,备有亭祠”。洪顺三年(1511年),正是中国明朝武宗正德六年,可见,迁到澫尾的一部分京族,至少有400年的历史了。京族的祖先从越南迁来后,最先居住在巫头岛和江平镇附近的寨头村,后来才逐渐向澫尾、山心、潭吉等地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京族曾被称为越族。1958年5月成立东兴各族自治县时,根据该民族的意愿,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京族。京族原有一种比较古老的、体现民族风俗的“干栏”民居(图1-8),其为了减轻海洋性季风气候区风力强劲的海风侵扰,在建筑体量上缩小了许多。房屋檐高2—2.2米,房屋四个角和中部立柱,柱脚用石块垫高。地板密铺竹条或木板,离地20厘米左右,其上铺草席。入屋须脱鞋,全家坐卧饮食均在席上。鸡鸭栖居地板下面小空间。三开间的宽总6米,进深3.8米。用竹木作房架,垫石柱脚,以苇草或竹笆作墙壁,有的还在竹笆墙上糊上泥巴,在屋顶上盖苇草或瓦,并用木头压固,以防风。地板架空,既可防潮湿,又可养鸡鸭。厅廊相连,床地同高,窗门合一,开闭自如,俨然陆上船舱。

图1-8 京族矮“干栏式”建筑

4.瑶族

瑶族主要来自广东肇庆、福建、广西大瑶山等地。瑶族以刀耕火种,捕鸟猎兽为活,随山迁徙,很少定居(1949年后已经定居,且务农和植林为主要生活来源)。大约于明未开始,瑶族由广西沿海以外的地区陆续先后移居十万大山等地。如邓姓瑶族自称迁至十万大山较早,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相传邓姓祖先原住福建省,后迁至广东肇庆府,再从肇庆府迁防城东山、大菉等地。现在十万大山华侨林场的邓姓瑶族归侨保存的族谱,便有这一迁徙路线的记载。盘姓瑶族的族谱则说其祖先于500年前从福建迁出,经广西博白等地迁至防城,进入十万大山约有200余年的历史。民国《钦县志》有瑶族在那雾岭一带生活的记载,但1949年后,那一支瑶族已不见踪迹,估计已迁往防城港一带的中越边境。

瑶族主要居住在山高林密、地势陡峭、交通闭塞的山区。所以,他们主要使用名为打洞棍(瑶语称“机老八”)的生产工具,棍长丈许,头部镶有约1.5寸(5厘米)的锥形铁帽,重三四斤(1.5—2千克)。还使用禾剪、弯刀、砍刀、斧头等生产工具,进行“刀耕火种”。刀耕火种的程序是:每年农历十一月即把次年要种的山地上的树木杂草砍下晒干,待到第二年三、四月间烧掉,不锄不犁,即可进行播种;播种时由男子在前面用打洞棍在坡地上打上2寸(约6.7厘米)深的小洞,妇女跟随播种,不盖土,不施肥,中间除草两次,到十月份即可收割。收割时用禾剪把禾穗一穗一穗地剪下。

瑶族以前则多住茅屋。瑶人室内以竹木器材搭成高栏(因而被称为高栏族),栏上不设床凳,台家男女老幼,晚上大被同眠,百无禁忌。瑶人习惯在门侧置一水盆,以便洗脚入室。栏上住人,栏下养牲畜。

【注释】

[1]1丈等于约3.33米。1尺等于约0.33米。1丈等于10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