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善寺位于襄阳古城西18千米、卧龙镇西9千米处,是卧龙镇青山村东北的一个居民点,距青山村村委会驻地700米,东接张家湾,西邻西冲,南连303省道,北靠朱家洼。
乐善寺一带风光
乐善寺之得名,是因此地旧有乐善寺。
乐善寺,是明代襄藩怀王朱祐材墓的护卫设施。襄怀王朱祐材墓,史载在城西丰乐山。据考证,在卧龙镇青山村乐善寺遗址西400余米,今之地名“王坟冲”。
朱祐材,襄简王朱见淑庶长子,生于明成化十年(1474),弘治四年(1491)袭爵,弘治十七年(1504)薨逝,年31岁,谥号怀,在位13年。
襄怀王墓坐北朝南,背靠山腰,东西南三面山谷环绕。有神道、平台、墓冢封土三部分,神道长500米,两侧嵌条石,中部平铺卵石,大部被毁。平台上有享殿基址,尚可见大量残瓦。最后为宝顶,底径约30米、高约5米余。其为“凸”形单室石墓,由甬道、墓室组成,长约8米、最宽约5米,高约3米余,下部条石叠砌,券顶,甬道、墓室间设有石门。该墓20世纪70年代被从顶部炸开,墓室条石及石碑均被拉走修水库之用。后宝顶封土坍塌,今体积已严重缩小。(www.xing528.com)
乐善寺,何以得名?
明万历《襄阳府志》卷之四十七《文苑五·记(上)》载有襄康王朱祐所作《敕赐乐善寺碑记》。
弘治甲子,襄怀王薨,藏玉于城西之丰乐山,去城七十里许。既葬之,明年妃井虑无以永久,为香火之奉,于是启今襄王暨妃,上请乞寺护持。皇上俞允,赐额名乐善,盖取诸汉东平王苍为善最乐之义也。
清乾隆年间曾修葺乐善寺;1949年后,改乐善寺为小学;再后辟为窑场。1951年,乐善寺一带曾短暂设过乐善乡(小乡),后小乡并大乡,并入石堰乡。石堰乡因明代襄王府在此修建石岸堰塘得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