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岗位于襄阳古城南约20千米、欧庙镇西北5千米处,紧邻207国道,南连孙家寨,北靠下黄龙观,隶属襄城区余家湖街道。
王树岗村村委会
据传王树岗的得名,与王叔和的哥哥王叔刚相关。
王叔和(201—280),魏晋时山阳高平(山东微山)人,早年为避战乱,举家迁徙襄阳,投奔依附荆州牧刘表的族人王粲(刘表是王粲祖父王畅的学生)、王凯(刘表的女婿)兄弟,获关照。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刘表病逝,王氏兄弟归顺曹操后,王叔和在魏荆州郡治宛城(今河南南阳)学习张仲景的医道,博采众长,医术日精。两三年后,王叔和便行医于襄阳一带,时人称之为“神医”。魏正始年间,朝廷选王叔和进京为御医,后由魏入晋,迁为太医令,掌管朝廷医政。晚年辞官居襄阳。西晋太康元年(280)病故,葬襄阳岘山。今岘山王叔和墓(衣冠冢)留有石供器一套等物。此外,岘山蔡家坡尚存王叔和井,井侧曾立有纪念王叔和的石牌坊。王叔和在中医学发展史上有两大重要贡献,一是著述《脉经》,二是整理《伤寒论》。
从前,襄阳南边住着一户人家,一个老妈妈带兄弟俩,哥哥叫王叔刚、弟弟叫王叔和。王叔刚为人忠厚,在家种地侍奉老母亲;王叔和脑筋灵活,从小学习看脉治病,到十几岁已很有名气。病人只要吃了他的药很少有治不好的,当地百姓都称他“药王爷”。
有一年天旱,生病的人很多,王叔和没有办法了。他的母亲也生病了,他看了看母亲的脉,摇摇头对哥哥王叔刚说:“母亲恐怕不行了。”
哥哥王叔刚是个孝顺人,听说母亲的病治不好了,就背起老母亲出门去,一来是要点饭将就度命,二来也想遇上好郎中给母亲治病。
正当六月三伏天,刚走了十多里,母亲渴得张不开嘴,嘴角流白沫。前不着村,后不靠店,上哪儿弄水呢?
王叔刚正在着急,看见路边沟里有个骷髅脑壳像个葫芦瓢,里头有一点水。然而,里头却盘着一条长虫(蛇),他一靠近,长虫立刻跑掉了。这时候,他听到母亲喊口渴,王叔刚也顾不得其他,就这骷髅脑壳里的水端给母亲喝了下去。
说来稀奇,他母亲喝罢水,精神立刻好多了,病轻了一半。走了一会儿,母亲又叫着饿了。王叔刚到村子里去找吃的。
荒乱之年,哪里能找到吃的,王叔刚连走几家没要到饭,最后来到一家姓白的门上。白家有只鸡生了个四四方方的蛋。那时谁家出了这样的事儿,是要倒霉遭殃的。白家正在犯忌讳,见来了要饭的,就把四方蛋给了王叔刚。
王叔刚也顾不得什么忌讳,就把四方蛋给老妈吃了。嗨,这一吃老人家的病全好了,浑身有劲,拉起王叔刚就往回走。
娘儿俩回到家,王叔刚把这事给弟弟王叔和说了,还埋怨弟弟不孝,你说妈的病治不好,怎么没吃啥药就好了呢?
王叔和说:“你在路上给妈喝了‘龙盘骷髅水’,又吃了‘百家凤凰蛋’,这两味药都是世上难找的呀。起先我也看出了病,只是弄不到药才犯愁。”
话虽这么说,王叔和还是脸上无光,在家里也待不下去了,就把药包丢到村子里的井里,出门去了。(www.xing528.com)
王叔和走了以后,这里的人有个小病小灾就没人看了。一天,王叔刚受凉发烧,渴得无法忍受,他把从村子里的井里打上来的水喝了口。没想到这一喝病好了。
消息传出去,乡亲们有了病,都来这井里打水喝。因为这消息是王叔刚传出来的,人们就把这儿叫王叔刚。消息传远了,慢慢传成了王树岗。王树岗由此得名,沿用至今。
【链接】
活人瞧得死,死人瞧得活
襄阳一带,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神医王叔和,活人瞧得死,死人瞧得活。(襄阳民间称“看病”叫“瞧病”)
一天,王叔和在襄阳城闲逛。一家绸缎铺子里的小掌柜闲下无事,对伙计们说:“你们给我瞅到,王叔和打这儿过,喊我一声,叫他看看我有啥病。”他本来没病,想考考王叔和的医术。
这天刚吃罢晌饭,只听伙计们喊:“小掌柜的,小掌柜的!王叔和打这儿过去了。”小掌柜生怕撵不上王叔和,猛一纵,从五六尺高的柜台上跳了下来,慌里忙里赶上王叔和,一把抓住,叫给他号脉。
王叔和一看这后生的脸色不对,急忙抓住他手脖子一号,大吃一惊说:“赶快叫你屋里准备棺材,晚了要亮尸。”小掌柜哈哈大笑:“都说药王爷看病灵验,我看你是瞎说。我又能吃又能喝,又能跑又能跳,刚才吃了两碗肉汤泡干饭,你说我要死,不是胡扯?”
这时,围了一圈人。王叔和说:“我给他号定了,大脂经不来脉,估计肠子断了,他八成活不成。”说罢就走。王叔和刚走一会儿,小掌柜就满地打滚叫唤肚子疼,喊了几声就伸腿死了。
这是“活人瞧得死”的故事。
还有一次,王叔和到乡间行医。路过一个村庄时,正遇到村里人抬棺材送葬,他看见从棺材里滴出鲜血,便上前问道:“此人何病而死?”回答说:“是难产。”他思索片刻说:“麻烦诸位,放下棺材让我看看。”他的言行引起送葬人的非议和训斥。但有位死者家属说:“放下看看也无妨。”打开棺材后,王叔和经过仔细诊断,认为还可救治。遂给死者掐人中、扎针,没多久妇人有了气息,又过了一会儿,婴儿也呱呱落地了。家属亲友万分欢喜,送葬人赞叹不已。
这是“死人瞧得活”的故事。
王树岗遗址
王树岗遗址位于王树岗村东北约一千米处。1997年4月,为配合襄石复线王树岗车站改造工程,襄樊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灰坑两座,出土的陶器大部分与典型的二里头文化相同或相近,表明了本地在该时期受中原文化影响之深,甚至可能就是当时夏王朝的南土。也有一些器物如深腹盆、高领罐、浅凹平底器等在中原二里头文化中不见,可以从本地新石器时代文化中找到雏形,从而反映出两者之间的文化融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