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庙位于襄阳古城南20余千米处,旧称欧家草店,有欧氏祠堂,后来清朝政府依祠堂建具有防御、驿站、仓库性质的房舍等,百姓经常在此处举办祭祀、庙会等活动,故称欧家庙,简称欧庙。
欧庙鸟瞰图
1989年《襄阳县志》卷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城镇建设·县辖镇》记载:“欧庙镇:该镇位于县南部,东临汉水,距襄阳城25千米。这里,早先叫欧家草店。相传,明代永乐年间,欧姓在此设店建庙,因而得名。清嘉庆年间,乡绅梁友谷为对抗白莲教起义军而于此筑堡。民国期间,这里一直是团防局、区(乡)公所所在地。居民多为商贩。单日为集,市场贸易较为活跃。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遭到严重破坏。1949年建国后,为区(公社)机关驻地。1984年,被定为县辖镇。”
旧时,欧庙有“竹笆、陈稍渡”之称。
据史料记载,1570年以前,汉江是从现在的余家湖发电厂(黄连树、缸河沿)向南而泄,顺着水洼、枣林、欧庙西南,经过潼口流入宜城境内。1570年至1760年这个时期里,汉江逐渐改道东移,从欧庙西改道欧庙东。
因汉江流经欧庙东西两侧,两侧之间形成了江洲滩涂。江洲滩涂上竹篱遍地,笆茅丛生。据说金元时期欧庙人常在竹林和笆茅丛避难,逃过敌方搜索。元末明初,大量移民至此,政府遂编坊设里,称此处“竹笆里”。明清志书概不乏述,直至清末。
欧庙集镇北部的康家湾叫下竹笆。1949年前,民间的文明乞讨者送的“端阳符”(端午节一种吉庆画符)和“灶书”(过小年送灶王爷的一种画符)上,印的地名还是“下竹笆”。
因为滨临汉江,这里自然而然有了渡口,称陈稍渡。
陈稍渡,顾名思义,一可理解为渡口位于陈姓居住地的末端;二可理解为渡口因陈姓艄公(“稍”通“艄”)而得名。踏访实地,欧庙附近旧有大陈家营、小陈家营,其中小陈家营地势较高且离汉江故道较近。
明天顺《襄阳郡志》卷二《津渡》记载:“陈稍渡,在县南四十里。知县李人仪增官船四只济渡。”
明万历《襄阳府志》卷九《津梁》记载:“陈稍渡,在县南四十里。”
清乾隆《襄阳府志》记载:“陈稍渡,在县南四十里。”
清同治《襄阳县志》、清光绪《襄阳府志》却记载为“程稍渡”,许是“程”“陈”二字音近而讹所致。
随着交通条件的日益改善,人们的交往也随之频繁,贸易、餐饮、住宿等就出现了。一个欧阳姓(欧阳姓氏和欧姓氏同出一源,明代要求复姓简化,欧阳姓氏遂亦称欧姓氏)人就在现在的欧庙的位置开了个店,因店的房屋是草顶,故称欧家草店。一时间欧家草店就成了这个地方的名称。
欧家草店的人越聚越多,后来在这个地方建起了一座庙宇,称欧家庙。据说欧家庙是欧家草店的主人所建,故称欧家庙。
据欧庙民国丙戌年(1946)编修《欧氏族谱》记载,唐朝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欧阳询之21世孙德(祖)迁蜀江,德(祖)12世孙时宜受封襄藩王府左长史,为襄阳欧阳氏开端。
欧庙的庙址在今欧庙镇粮管所的位置。20世纪30年代初的欧家庙,占地15000平方余米,东毗欧庙南街,西邻欧家祠堂,南接福音堂,北靠欧庙街王家巷子。庙宇坐南朝北,共六进。前三进是平房,后三进是殿堂,东西建有侧楼,庙的对面还有一戏楼和一排平房。整体建筑是明清建筑风格,砖木结构,青砖碧瓦;飞檐拱门,雕梁画栋,明窗彩户;殿堂辉煌,松柏环抱,相当雄伟壮观。善男信女谒庙上香,络绎不绝。
1935年7月7日,汉江涨大水,欧庙被淹,红楼、西楼、大殿幸存,很多灾民在此度难。1940年,日本侵略者攻占欧庙,欧庙被付之一炬。从此,庙舍荡然无存。
欧庙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陆路“南北通衢”的交通干线——荆襄古道,自襄阳城,经城南凤林关,再经欧庙西南6华里处的潼口驿站,南往荆州方向;水路“汉江”出襄阳城,经欧庙东6华里,南向宜城。欧庙邻近南北陆路、水路大动脉,且在其中间。清同治《襄阳县志》记载,欧庙“旧有土阜,周围干河”。阜,意谓土山。说明清代时的欧庙周围土山环围,且四周有濠。
欧庙土地肥沃,是鱼米之乡。粮食、棉花、油料,水产品等应有尽有。
历史上,襄阳是兵家必争之地,欧庙遂成为襄阳南边的军事堡垒、要塞和屏障。欧庙若失,殃及襄阳,唇亡齿寒。(www.xing528.com)
清康熙年间,吴三桂反清占领长江以南大片土地,康熙皇帝平藩伐吴离不了后方的粮食等物资供给,欧庙就成了“军供站”。
清朝政府为此修建欧庙,且围绕欧庙修建了12华里的城池。20世纪50年代,城池尚存。城墙高4~6米,墙脚宽6~10米,墙顶宽3~5米;城濠宽4~6米,深3~5米。1958年“大跃进”时,城濠被填;1969年,城墙、城濠毁弃殆尽。
清嘉庆初年,襄阳是王聪儿白莲教起义的根据地。清政府用“坚壁清野”与“寨堡团练”之策,筑寨堡、并村落,令百姓移居其中,将民间粮秣给养充实其内;又训练丁壮,进行防守,从而切断了起义军同民众的联系,使之无法得到粮草与兵源的补充,力量日渐枯竭,最终起义失败。
欧庙当时就是清政府“坚壁清野”“寨堡团练”的基地。欧庙一个卸任的知县梁友谷回到欧庙,与其子一起监督修筑了一道环绕陈稍渡的土墙,并把附近的村民集中到里面。同时,武生蔡运升训练的乡勇成了这里的防卫核心,使白莲教起义者未能再进入这一区域。
清同治《襄阳县志》卷之六《人物志·耆旧》记载:“梁友谷,字若赤,号静斋,生而端重,初就传读书,性迟钝,能强记。乾隆乙卯举于乡,拣发江西,再摄崇义县事,有惠政,改补广西灵川宣化等县,会内地民与安南人争金银厂,聚众械关,捧檄往按,称平。允丁母艰归,哀毁致疾,遂养疴林下。嘉庆初,教匪扰襄,倾赀练勇,为防堵计。时避难者众,建席棚以居之,续闻于官发银米若干数,难民赖以安,虞部陈诗为作《放赈行》。嗣议修欧家庙土堡,周三十余里,载辎重入者,不下数十万户,布置严密,贼不敢犯,襄城恃为犄角。将军明亮率兵过境,见而叹曰:‘使所至,皆如梁君,贼焉得逞。’再荐于朝,以病固辞,自毁家纾难,后贫愈甚,终日课孙,曾读晏如也。卒年七十有七,崇祀乡贤。子印文,江西新昌县丞。”
梁友谷率众所筑土堡有东西南北四个门,每个门内都建有土木结构的炮楼,把“六河二口”(张家河、胡家河、郭家河、蔡家河、秦家河、陈家河、梁家口、刘家口)一起圈入城堡以内,人们称之为“土城圈”。炮楼在1958年被拆毁,城圈(墙)1975年平整土地时被推平。六河二口,外加曾房二垴(即曾家垴、房家垴),乃旧时聚族而居的真实写照,时有打油诗传诵:“曾姓财帛梁姓书,张胡强壮欧耕读。刘秦端公陈醉酒,惟有蔡郭最质朴。”
20世纪50年代前后,欧庙街店铺商厦,鳞次栉比。南北走向的主街,有200多个门面,百余户商家,街长二华里余;街道铺有条石、卵石。当时,“庆华民”“葛益生”“宝华炳”“广和荣”“曾宪元”“同盛”“复顺久”“孟复兴”等商号、药铺,生意十分红火。再加上“六河二口”以众星捧月之势围绕周围,使欧庙更加繁华。据记载,欧庙鼎盛时期,有油坊3家、花线粮行28家、杂行32家、酒馆52家、匹头号9家、百杂货33家、槽坊3家、豆腐、豆芽46家、屠宰14家、鱼贩8家、茶馆20家、理发9家、牲畜交易所9家,其他还有64家如鸦片馆、青货场子、荒货场子等。整个街市相当繁华。
欧庙古街由南至北呈龙的样子,俗称“龙形一字街”。梁家祠堂是龙头;祠前左右两口井是龙眼;古松、古槐、古楸树是龙须;二里长街是龙身;街东当铺巷、流水巷、一人巷、殷家巷,街西王园巷、万成巷、鼠補巷、油坊巷是龙爪;北头大碑和石坊是龙尾巴。
查诸方志,“欧庙”作为行政区划名称,当始于清代,称“欧家庙”,后来简化为“欧庙”,得名于清康熙年间;清乾隆时期成为大村镇;清同治时期为襄阳县正南乡名镇;民国时期为区、乡治所所在地;1949年后,欧庙集镇是欧庙镇(区、乡、公社、镇)政府所在地。
欧庙东部地势平坦,为汉江冲积平原,适宜种植麦冬等中药材及大蒜、花生、山药等高效经济作物,麦冬种植面积达2万亩左右,成为中国麦冬主产地和主要集散地之一,享有“中国麦冬之乡”的美誉;西部为低丘岗地,农牧渔业发达,盛产优质稻及多种名优新特水产品,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北部山区蕴藏着铁矿、硅矿和石灰石,尤其是硅矿品位高,蕴藏量大。如今的欧庙,已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小城镇,为鄂西北商贸重镇。
【链接】
欧庙镇所辖区域历史悠久,有三步两道桥遗址、邹家湾遗址等。
三步两道桥遗址
今欧庙镇赵山村七组一个小岗坡,是三步两道桥遗址所在地。此遗址是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既有屈家岭文化遗物,也有石家河文化遗物。
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襄樊考古文集(第一辑)》记载:“三步两道桥遗址,位于襄城区欧庙镇赵山村南约1千米处,地处汉水西岸低矮岗丘地上……其分布范围东西长约400米,南北长约250米,小部分被三同水库淹没。断面可见文化层厚约1.5米,地层可分三层。……从采集遗物看,其圈足器发达,三足器少,为屈家岭文化特征;且采集的双腹豆、反梯形卷边和侧扁三角形足、薄壁筒形杯、盂形器等均为屈家岭文化较为典型器物,而敛口折沿罐可一直延续至石家河文化晚期。此外,该遗址还采集有链条式附加七凭纹残陶片多块,这似乎可将其时代往前推,以前所采集的细锥状鼎足又有仰韶文化的风格。由地层堆集和采集标本分析,该遗址是一处堆积较厚、内涵丰富且延续时间较长并兼具多种文化风格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
为什么这叫“三步两道桥”?传说古时候这里有两个家族,在此用同一河沟水灌溉农田,相安无事。后来人口增加,农田增多,于是用水矛盾不断发生。后双方经协商,把“l”字形的河沟改成“Y”字形,在岔口处各建闸桥,水分别由不同闸孔流入各自的农田。因两闸桥相距仅三步,故称其为“三步两道桥”。
邹家湾遗址
今欧庙镇邹家湾村东一大片隆起的土岗子,是邹家湾春秋战国时期遗址。遗址南北长约1500米,东西宽约750米,文化层厚达0.5~1.5米。土岗高出地面约8~10米,远望像一个长长的土丘。
据考古资料分析推测,此处是一座古城遗址。附近的跑马岭遗址,传说是驻军和练兵的“教场”;城南建有“兴国寺”,城中有“珠市巷”,城东有“扎马营”及潼口古码头遗址,城南有延续10余千米的古墓葬区,城郊有安静坡(即贫民安葬区)。有学者认为,襄阳城由此迁往现址,待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