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水,又名襄渠、南渠。
襄水,最早见于《汉书·地理志》南郡“襄阳”条下颜师古注引东汉人应邵语:“在襄水之阳。”
尹集·襄水源头
“襄阳”名称由“襄水之阳”而来,说明了先有襄水,后有襄阳。襄阳城为秦汉以前楚国的北津,称北津戍,为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北方的一个大型军事渡口性质的城堡,两汉时为襄阳县治,故襄水当得名于秦汉之际或早于秦汉。
《方舆记》:“谏水亦名襄水,荆楚之间,水驾山而上者,皆呼为襄。襄,上也。犹《书》所谓怀山襄陵也。”这里“驾”意为超出、(驾)在……上面;“上”意为漫上、冲上;“襄”为动词,意为逆流。“水驾山而上”意为水沿山麓从低处向较高处漫流逆行。“陵”为名词,意为大阜、平丘、低台地;“怀山襄陵”指浩大的洪水逆行漫滩、沿山麓荡涤逆行、决越低阜。
《襄阳县志》曾描述襄水为“城西南诸山水所汇,每岁夏秋泛涨,民地万余亩辄为泽国,渠渐淤塞,遂致冲及城濠。”
由上可知,古襄阳城南、西南一线,古时候经常涨水,涨水时水沿山麓从低处向较高处漫流逆行。“水驾山而上者称之为襄”,故襄阳古城南、西南的水为“襄水”。襄水名称由此而来。
襄水源于柳子山。
《水经注·沔水》记载:“沔水又东合檀溪水。水出县西柳子山下,东为鸭湖,在马鞍山东北,武陵王爱其峰秀,改曰望楚山。溪水自湖两分,北渠即溪水所导也,北径汉阴台西,临流望远,按眺农圃,情邈灌蔬,意寄汉阴,故因名台矣。又北径檀溪,谓之檀溪水,水侧有沙门释道安寺,即溪之名以表寺目也,溪之阳有徐元直、崔州平故宅,悉人居。……(檀)溪水傍城北注,昔刘备为景升所谋,乘的卢马西走,坠于斯溪,西去城里余,北流注于沔。一水东南出,应邵曰:‘城在襄水之阳,故曰襄阳,是水当即襄水也。城北枕沔水,即襄阳县之故城也,王莽之相阳,楚之北津戍也。今大城西垒是也。’”
宋代李复撰《橘水集·卷六·书郑州孟亭壁》记载:“襄江(水),在襄阳县南二里三十步,出柳子山下,分两派,北流为檀溪,南流为襄水。”
《大明一统志》记载:“襄水,在府城西北,源出柳子山,北流为檀溪,南流为襄水,又名谏水。”
《湖广通志·卷10·山川志·襄阳府·襄阳县·襄水》记载:“襄水,县西北五里,源出柳子山,北流为檀溪,南流为襄水,又名谏水。”
清同治《襄阳县志·山川》云:“襄水,则凡西南诸山所出之水,由长渠入汉者皆是也。”
由此可得知,旧时襄水源自城西柳子山,东流至琵琶山前汇集西南诸山来水形成鸭湖,鸭湖北与万山东、汉水南的檀溪湖相邻。从地貌结合上述记载可知,鸭湖东南西三面临山,北面、东北面原当有高地、残丘与北面的檀溪湖相隔,檀溪湖北面又有丘阜、台地与汉江分开,湖水在鸭湖东和东北有两个泄水口溢出成两条河流。一条是襄水,流经襄阳城南诸山北麓东行,然后绕行岘首山东转至山南数里流入汉水。另一条北向流出,时始称北渠,北流经汉阴台西侧后与檀溪湖东侧联通,遂称檀溪水,在六朝时的襄阳郡城西侧一里余流入汉江,流程约1千米。湖旁的平丘、台地上当年分布着村落、耕地和墓葬,见于记载的有汉末在溪北居住的崔州平和徐元直,溪东的西晋大族张殷,张殷将其宅第改为檀溪寺,东晋释道安曾寄居于此并予以重建,溪南有水镜庄和碧云洞。(www.xing528.com)
柳子山是襄水之源,但襄水之源头更远。沿襄水逆流溯源可至扁山西麓。扁山西麓有数孔泉眼,形成泉水坑(位于今尹集乡凤凰村太山庙),俗称活水窝子,终年涌水不断。其泉水沿宋家包北侧,经转子山、关路口北流,汇摩旗山东麓杨家岗流出的泉水,继续北流,经麒麟店汇孙家冲所流溪水,进入营盘,汇虎头山冲所流溪水,东流经琵琶山、真武山、羊祜山、郑家山,绕岘首山向南流,于观音阁旁注入汉水。襄水(南渠)现长约18千米、宽8米。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襄水“驾山而上”,肆意流淌,久而久之形成了一条较稳定的线路,后来人们对它疏浚、固堤、整治。南北朝时张邵已于两岸筑堤,防治水患;后来历朝沿袭疏浚,加固堤防,修筑桥梁,方便民众通行。
清光绪《襄阳府志》·襄渠图
南宋淳熙八年(1181),襄阳府知府郭杲建言“请修治木里沟,又修护城堤以捍江流,继筑救生堤为二闸,一通于江,一达于濠,当水涸时导之入濠,水涨时放之于江”。引文中的“木里沟”在今宜城境,“救生堤”系襄水堤防,“江”系汉江。
《襄阳守城录》记载:“(开禧三年即1207年二月二十七日)虏人百端攻城,皆为剿退,计无所施,遂于万山之西劚开大堤,阔百余步,欲自此开深十余丈为小江,引大江水入檀溪河,已将谢公岩东入山大堤填塞,桥洪借堤为岸,开成河道,要将至鱼梁坪迤逦入江,隔襄阳在江北,用意甚不浅。”
清同治《襄阳县志·堤防》记载:“檀溪长堤(今襄水堤西岸),在西门外檀溪湖中,明万历丁未(1607),乡绅冯舜臣请于知府冯若愚率众捐筑。堤长七百丈,自响水洞、关帝庙西偏(今羊祜山西北侧)起,经九宫山(今真武山)、紫盖山(今琵琶山)、狮子桥,抵三里桥,凡三百丈,为舜臣率众所筑。桥以西至万山麓,凡四百丈,乃南漳上舍叶自新等助修。堤基阔三丈,高一丈五尺,堤旁沟深广各五尺七,阅月竣工。堤旁建冯公祠。自是,水有所归,湖田成膏腴,路为坦途矣。”
清顺治十五年五月,雨甚,平地水深丈余,西堤自万山脚至三里桥倾圮二百余丈,署同知王鐄、董聚捐修,越月工成。编修杨绍先撰记、立碑仙关门外。
清乾隆十八年,襄阳府知府那禅浚堤旁长沟,立碑茶庵。
清道光年间,襄阳府知府周凯、襄阳县知县熊宝书先后修浚。
清同治初,襄阳府知府方大湜仿郭杲旧制重浚,并勒岁修章程于石,渠身更加宽深。
襄水(南渠)古时的“驾山而上”、桀骜不驯、肆意而为,已一去不复返了;再后来的旱季灌溉、涝则排水、平时通航的功能也失去了,如今,基本上成了城市排水的通道。
近年来,襄阳市政府加大了对襄水的整治。为了方便市民出行,在双湖路、檀溪湖路、育才路、琵琶山路、虎头山路、青龙庙路等处建造了桥梁,沿线的人行步道、护栏、木桥、草坪整修一新,新植的香樟、银杏、垂柳依水而生,建造了襄源湿地、檀溪碧影、马跃檀溪、古韵流襄、岘山怀古、汉襄临泛等九大城市景点,形成了“一渠串九珠”的城市景观。襄水(南渠)具有了防洪通道、景观廊道、生态河道“三道合一”的综合功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