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泉寺位于襄城区卧龙镇云岫村5组,东北距襄阳城18千米,北距卧龙镇14千米,是襄阳市境内历史上一座曾经辉煌的佛寺名刹,后迭经变故,终致损毁,今仅存遗址。
清同治《襄阳县志·寺观》记载:“灵泉寺,在隆中西十里。”
灵泉寺位于襄阳古城西部,地处原襄阳县与南漳县交界地带。
明代,灵泉寺与皇家多有关联。
靖难之役后,建文帝朱允炆随襄阳人兵部侍郎廖平和襄阳人钦天监正王之臣等来到襄阳隐居。是时,襄阳迭经元末明初战争摧残,地广人稀、山深林密,属荒僻之地。据明史仲彬《致身录》、同治《襄阳县志》记载,永乐元年(1403)春至永乐二年(1404)五月,建文帝三次来襄阳廖平家。廖平家在廖家湾,而廖家湾东南数百米便是灵泉寺,传说建文帝就隐居灵泉寺。1403年,朱棣登上皇帝宝座,表面上向全国宣布朱允炆已自焚而亡,暗中却四处派人查找建文帝。朱棣在襄阳府地域内大动土木,兴建真武宫观和武当道观,以正其统。对此,明末以治史严谨而著称的史学家谈迁在其所著《国榷》中记载,建文朝兵部侍郎襄阳人廖平在金川门之变后,保护着建文太子朱文奎偷偷地出了南京城,一路狂奔,逃到了廖平的老家湖北襄阳躲藏起来。建文帝朱允炆逃亡的第一站,很可能是到襄阳跟儿子会合。
正统年间,襄王朱瞻墡由长沙移国襄阳。“土木之变”,襄王朱瞻墡两次上书力挺明英宗朱祁镇而皇恩隆遇,亲渥优加,为诸藩所未有。其间,正统二年(1437)以湖广襄阳府所属襄阳县无税田地三百九十六顷、山二所,给赐襄王;天顺元年(1457),赐襄王瞻墡襄阳山地五千顷。也许就在这一时期,灵泉寺一带成为襄藩王府封地,或辟为王室花园,或选作王室茔地。灵泉寺亦被襄藩王室所眷顾,或为王室墓葬的守护设施。据王先福、王洪兴先生著《明代襄藩王室墓葬的发现与研究(下)》中考证,离灵泉寺不远的乐善寺即为襄怀王墓葬的守护设施,而灵泉寺南不远即为云岫山宁乡庄献王夫妇墓葬。
清乾隆年间,灵泉寺成为襄阳府书院学田地。清乾隆《襄阳府志》卷之八“襄阳府书院”条目记载:襄阳府书院由襄阳府知府高茂选于雍正四年(1726)以襄阳府同知旧署改建,其后,下荆南道守道赵弘恩,襄阳府知府李景谆、陈锷等继续为该书院“广置膏火田地,岁聘宿儒巡课,(使)生童益知向学”。其中陈锷任上,于乾隆十九年(1754)拨入田地,系“襄阳县灵泉寺地壹百贰拾贰亩伍分,每年纳租课(粮)肆拾玖石玖斗。”
民国时期襄阳县《泥嘴三乡行政区域图》(1943—1949)有灵泉寺相关标示。该图图名“泥嘴”(2003年11月改名“卧龙镇”),“泥嘴三乡”即泥嘴乡、文西乡、尹兴乡。图中明确标示有“灵泉寺”,时在泥嘴乡境内,位于泥嘴集镇的西南方向。
1966年,石油部门曾于灵泉寺附近选址拟建炼油厂,所幸建至荆门去了。
1982年《泥嘴公社志》收录地图与文字条目中有灵泉寺标示与记载。分别为:《泥嘴区1953年乡政区域分布图》标示有“灵泉寺”;“多种经营基地”条目中记有“灵泉寺”,并称云岫大队茶场“1974年底,茶场转到灵泉寺,建茶园80亩”;“名胜古迹”条目中专列一条记述“灵泉寺”,称“位于泥嘴镇西南十四公里处的赵冲种畜场境内,此寺南侧有泉眼,细水长流,旁有一弯曲古树,旧时天旱人们多于此祈神求雨,故名灵泉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寺房全部拆除,泉洞尚存。”
灵泉寺·灵泉洞菩提树
1983年《襄阳县地名志》收录地图与文字条目中有灵泉寺标示与记载。所收《泥嘴公社地图》标示有“灵泉寺”;所载文字条目称,泥嘴公社境内建有“襄阳县赵冲种畜场赵冲大队”,赵冲大队辖“灵泉寺”自然村,“村以邻近灵泉寺得名”。
旧时,灵泉寺规模不小,曾有一殿、二房、三层院,香火很旺,可惜胜景已杳,不复存在,遗址处尚有灵泉洞、菩提树等遗迹。现今,因灵泉寺毗邻隆中风景名胜区,已纳入隆中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策划定位为古隆中的后花园和广德寺的生态养老、养生别院。卧龙镇灵泉寺的重建为时不远矣!
【链接】
佛教在襄阳的传播及襄阳佛寺辑录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一说为东汉初年,佛教传入中国,经过魏晋南北朝发展,到隋唐已达鼎盛。两千多年来,对我国社会生活各方面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期间,国内佛教形成两大教派:般若学派、神学派。其中般若学派主要盛行于南方地区,神学派主要盛行于北方地区。东晋时,般若学派发展成“六家七宗”,其中“本无宗”为六家之首,并分出“本无异宗”一支,主要代表人物为释道安、释慧远。
因为西晋“永嘉之乱”,其后我国北方战乱不已,晋室被迫东迁,东晋建立,全国形成南北对峙局面。襄阳一带,当时不仅是东晋及其之后南北朝时期南方皇朝抗击北方诸胡的前沿阵地,而且是佛教“本无宗”广泛影响的重要地区。其中后者与释道安行踪密切相关。释道安,西晋常山扶柳(今河北省冀县)人,俗姓卫,少孤,十二岁出家,师事西域来华名僧佛图澄,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位高僧, “中国佛教界第一建设者”。东晋兴宁三年(365),为避战乱,释道安带领四百弟子南来襄阳弘扬佛法。初居襄阳城南约十里的白马寺,寺邻习家池,与襄阳习氏后裔、一代名士习凿齿过从甚密。后因“寺宇过狭”,遂在襄阳城西南九宫山(又名真武山)北创建檀溪寺,以寺近檀溪而名。此时,襄阳一度成为全国佛教中心。东晋太元三年(378),前秦苻丕领兵进攻襄阳,次年,襄阳城陷,虏释道安、习凿齿北去,襄阳佛寺因之一度衰落。释道安在襄阳时间约15年。他在此开宗立派,阐释教义,宣讲信众,传教弟子,使佛学大行,佛教大盛,佛寺大兴。据方志记载,襄阳城周边与整个襄阳县境,先后创建、留存的佛寺大体为:
隆庆寺,在襄阳城东门内大街,旧名“圆通庵”,唐开元初年改建为寺;
兴隆寺,在襄阳城东南隅;
衍恩寺,在襄阳城南三里,后人以其是“金鼠寺”,清雍正年间襄阳知府尹会一因其为唐宰相张柬之故园遗存,即在寺内建“张公祠”祀之;
谷隐寺,在襄阳城南谷隐山,东晋宁康年间建(明天顺《襄阳郡志》称“晋宁康间僧道安建”);
延庆寺,在襄阳城南望楚山,古为“兴国寺”,隋开皇年间建;
凤林寺,在襄阳城南,原称“大兴国寺”,南北朝南朝梁武帝或雍州(治所襄阳)刺史韦睿建;(www.xing528.com)
黄龙寺,在襄阳城南四十里百丈山(今曹家山);
兴国寺,在襄阳城南五十里,元至正年间建;
法龙寺,在襄阳城南八十里;
檀溪寺,在襄阳城西南九宫山(今真武山)北;
卧佛寺,在襄阳城西南五里;
甘泉寺,在襄阳城西南六里,东晋时僧(释)慧远建;
岘石寺,在襄阳城西南八里,唐中期后曾名“洞山寺”;
铁佛寺,在襄阳城西门外,唐贞观年间僧怀赏建,缘起东晋时释道安与习凿齿在此“以镇海眼”所铸铁佛像,明崇祯末年毁,清顺治年间重建;
龙兴寺,在襄阳城西,先称“启法寺”,寺内立有隋书法名家丁道护在开皇年间所书寺碑;
保堤寺,在襄阳城西万山,先称“荆湘寺”,后称“幽兰寺”,明隆庆年间更名“须弥寺”,明万历初万山以东老龙堤建成后遂改今名;
广德寺,原名“云居寺”,在襄阳城西隆中山,唐贞观年间建,明成化十九年(1483)移至旧址东北四里处重建,朝廷赐改今名;
乐善寺,在襄阳城西六十里,明成化年间建;
鹿门寺,在襄阳城东南三十里,东汉建武年间习郁建神祠于苏岭山,二石鹿分立神道入口,故俗称“鹿门寺”,山亦随之名“鹿门山”,西晋时改名“万寿宫”,又名“万寿寺”,唐时复称旧名;
庞居寺,在襄阳城东南三十里,唐代庞蕴夫妇居此修炼,后人建寺因以为名;
常乐寺,所处无考,南北朝北朝北周保定四年(564)襄州刺史王秉建,唐时称“偏学寺”,北宋时称“开元寺”;
仁王寺,又称仁皇寺,在樊城朝觐门内,南宋景定初年建,明成化年间重建;
回龙寺,在樊城下中正街;
华严寺,原在襄阳县境北九十里,明中期改建在樊城内蔡家坑;
长兴寺,在襄阳县境北四十里;
默林寺,在襄阳县境北七十里;
万安寺,在襄阳县境北七十里;
白莲寺,在襄阳县境北八十里,明鸿胪寺丞尚挺节重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