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德寺:襄城古地名著录

广德寺:襄城古地名著录

时间:2023-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成化年间,僧了隆撰记,广德寺由隆中迁至今址,并由云居寺更名为广德寺。相传,广德寺自隆中迁出建于平川后,非议颇多。僧众遂于广德寺中轴线上,一前一后建设皇禅师石雕塔和多宝佛塔。明末,李自成屯兵襄阳,广德寺被毁,唯多宝佛塔残存。1997年,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恢复广德寺为佛教活动场所并正式开放。此外,广德寺不仅有围墙,而且还有濠沟。

广德寺:襄城古地名著录

广德寺在襄阳古城西10千米、古隆中东北3千米处。

广德寺是鄂西北著名古刹,是湖北省佛教历史上著名的十方丛林,影响波及鄂、豫、川、陕、赣、苏、浙等省。广德寺南北长250米,东西长180米,护寺濠沟周长1000余米。鼎盛时主要建筑有皇禅师石塔、东山门、南山门、天王殿、伽蓝殿、韦驮殿、钟楼鼓楼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楼、多宝佛塔、厢房、配房和跨院等,共有房屋120余间,有“骑马关山门,敲钟开斋饭”之说。

广德寺·山门

唐贞观年间,广德寺始建于隆中,名云居禅寺,唐太宗李世民亲赐“云居禅寺”匾额。盛唐时期,寺院宏伟壮观,香火旺盛。唐末曾一度荒凉。时襄阳籍诗人皮日休《过云居寺玄福上人旧居》诗称:“重到云居独悄然,隔窗窥影尚疑禅。不逢野老来听法,犹见邻僧为引泉。龛上已生新石耳,壁间空带旧茶烟。南宗弟子时时到,泣把山花奠几筵。”情景甚为凄凉,这是对云居禅寺衰败情况的真实写照。

明景泰年间,住持净兴(又名大云)率众整修。明天顺《襄阳郡志》卷二《寺庙宫观》记载:“龙洞山云居禅院,在县西三十里。”成化年间,僧了隆撰记,广德寺由隆中迁至今址,并由云居寺更名为广德寺。这是何故呢?据寺内成化十八年(1482)《圣旨碑》记载,成化年间,襄简王朱见淑的爱妃杜氏病故,朱见淑看中了云居寺的风水,将她葬在寺旁。云居寺住持道园法师对此大为不满,要率众离去,襄阳诸佛寺院也纷纷上书谴责,朱见淑无奈只好奏请皇帝出面调解。明宪宗朱见深遂下一道圣旨,让朱见淑就近择一风水宝地,自备工料,另建一座寺院,同时敕赐“广德寺”,意在饬诫“广聚福德”。弘治七年(1494),住持道园修建多宝佛塔并立《广德寺多宝佛塔记》碑。

相传,广德寺自隆中迁出建于平川后,非议颇多。议论的中心是寺院虽是坐北朝南,背后却是汉江流水,没有靠山;前面面对山冲,犯了“冲”字忌讳。根据风水先生建议,寺前建塔,堵塞一切邪恶“冲”进南山门;寺后建塔以作寺院靠山;另辟东山门迎接紫气东来。僧众遂于广德寺中轴线上,一前一后建设皇禅师石雕塔和多宝佛塔。

皇禅师石雕塔以预石构件组合而成,环环相扣,石石相连,在1975年“农业学大寨”平整土地中拆毁,石构件存于广德寺,今拟重组复现。

广德寺·多宝佛塔

嘉靖、隆庆、万历三朝老臣、官至礼部尚书的徐学谟,任职湖广副使分巡襄阳期间,曾到广德寺游览,并写下《秋日同刘侍御游广德寺》一诗。录之如下:

龙殿丹青鹫岭悬,开山犹自宪皇年。

祇园应鹏占珠树,昙钵因秋现法莲。

净界依云外锡,雄心难入酒中禅。

坐闻白足如来偈,亦是三生点石缘。

稍后,谭元春作有《出隆中宿广德寺》诗:

柏暗茅添又一时,轻泉细雨月芽池。

空山处处生烟火,犹似黄头午正炊。

明末,李自成屯兵襄阳,广德寺被毁,唯多宝佛塔残存。

清初,海龙法师修复大雄宝殿、藏经楼、竭寿亭。

康熙年间,通释法师倾心尽力,大力整修,新建东西耳房及两廊客堂,但半道中殂,撒手西归。

乾隆年间,觉圣续修,增盖耳楼、客堂、方丈禅室。

据乾隆四十五年(1780)《巩固佛田》碑记载,广德寺住持释觉圣法师为庙产占地一案,不惜与谷城县境内的承恩寺对簿公堂,据理力争,终是清晰确立自弘治七年(1494)以来广德寺的庙产田地,并刻碑铭记。

嘉庆年间,源江重建山门,修复大雄宝殿、藏经楼,并于嘉庆十四年(1809)立《功德碑》。

咸丰年间,住持广玉、监院昌玺整修。

光绪年间,法师广僧又对寺院进行一次全面修复。

1938年至1940年,国民党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孙震)驻隆中一带,时国民党军政部物资存放站设在广德寺内,主要保管汽油等军用物资。

1940年秋,在此开设襄阳县第一中学

1949年后,襄阳地区农业学校设此。(www.xing528.com)

1969年,改设武汉大学襄阳分校。

1975年1月,襄阳地区农科所(后更名襄阳市农科院)迁此,2000年迁出。

1991年,襄樊市人民政府拨专款维修广德寺藏经楼、天王殿和东西寮房,修复大雄宝殿。

1997年,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恢复广德寺为佛教活动场所并正式开放。

1997年7月,中国佛教协会理事、九华山临济正宗46代传人释圣君法师进驻广德寺担任住持。他一边开展正常的佛教法事活动,一边对寺院殿堂和内外环境进行修整。先后塑造弥勒佛、韦陀菩萨、西方三圣、东方三圣、南海观音、地藏菩萨、灵官菩萨和道安大师等圣像,并从缅甸迎请三尊玉佛;铸造大钟,购置法鼓及全套法器,组建20余人的僧团;策划修建道安讲堂和皇封塔林,对寺院全部殿堂进行维修粉刷,构筑本院内外地面、道路,对环境进行绿化和美化。

如今,广德寺古寺生辉,恰如释圣君法师《广德禅寺赞》所描绘:

隆中胜境天下幽,诸葛英名古今重。

三顾茅庐隆中对,鞠躬尽瘁到德隆。

广德禅寺古梵刹,皇封寺院御旨铭。

多宝佛塔塔中王,妙法莲花最上乘。

更有千年古银杏,雄奇茂盛盘神龙。

两朝帝王封御号,护法将军有威名。

胜境名刹逢胜缘,古城新兴建新京。

春风又绿汉水岸,龙腾虎跃开锦程。

【链接】

寺城同构,建濠护寺

广德寺是鄂西北重要的佛寺,作为皇家敕建,有别于一般寺院,具有典型的“城”的特征。其寺院规模较大,占地3.2公顷;寺院整体格局特色鲜明,分东、中、西三部分,中间中轴线布置佛教重要建筑物: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地藏殿、佛塔;全国各地的寺庙都只有一条主建筑中轴线,其余建筑则依地就势而建,而广德寺除有中间中轴线外,两侧建筑也分别建在与主轴线平行的两条轴线上(目前尚未恢复)。此外,广德寺不仅有围墙,而且还有濠沟。这种寺庙建筑中的城池风格为全国仅见。护寺濠沟对寺院防御、防洪起到重要作用。

神州一绝,塔中之宝

多宝佛塔是广德寺主体建筑之一,明弘治七年(1494)修建于广德寺大雄宝殿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重修广德寺多宝佛塔志》碑记载:“多宝者,寺之主山,五峰突兀,迥出云表。八方四门,中有盘道,上下内外,共有四十八佛,诚伟观也。”因整座佛塔上下内外共嵌石雕佛像45个,南门上方有3个“佛”字,而称48佛,故名“多宝佛塔”;因主塔上建有5座小塔,又名五星塔、五峰塔。该塔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1979年、1989年曾大修。

多宝佛塔是金刚宝座塔,系砖石结构,塔高17米。主塔体高7米,为八方形四券门,上造浅檐,下奠矮基,角贴圆柱,石雕龙首;每方设一佛龛,龛内供一石雕蚨坐莲台佛像,四面皆有通道入内,俗称“八方四门”。正门南向,上额石板雕刻“多宝佛塔”欧体楷字。檐下横列“佛”字三个。塔内砌入角亭式塔心柱,亦有壁龛坐佛。北面通甬一侧,有一斜形石梯可登座顶。主塔体上有五座佛塔,中心矗立一座印藏结合式佛舍利塔(俗称喇叭塔),高约10米,上为铜铸莲花宝顶,中为覆钵形塔,下为八方须弥座;主塔四方各立一汉式琉璃宝塔,上为六角攒尖顶;叠密檐三层,塔身四面各有石龛坐佛;石梯口罩亭为单檐攒尖顶正方亭。

多宝佛塔造型独特,风格别致,中印合璧,是佛教文化逐步汉化的活化石,被誉为“神州一绝,塔中之宝”。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受封两朝,树德常新

多宝佛塔旁,有一株老根蟠地枝干参天的古银杏树,粗可四人合围。

明嘉靖年间,树朽叶枯,但三年后又死而复生。嘉靖皇帝朱厚熜得知这一消息后,认为这是明朝江山兴旺发达的标志,当即取汉武帝封柏之意,封此树为“大将军”。

明末,广德寺毁于战火。海龙法师有意重建,决心修复寺院,“增今古之光华”,以真心“告诸佛”“质诸师”“对诸僧”。银杏原不结实理所固然,嫁接一雌树枝则能结果,被人神化为树之有灵。海龙法师一心修复寺院,不几年便建成。他认为寺之复兴,实是“大将军树”暗地相助。后来,康熙皇帝感树之德,赐为“护法尊”(即保护法界之尊神)。乾隆皇帝追慕其祖,再次加封为“感应大将军树”,特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立《广德堂上海下龙鳞者大禅师感应大将军树碑记》、乾隆三十五年(1770)立《树德常新》碑以纪之。

一树三封,殊为难得。据说因为受封的原因,这棵银杏树的树冠有一部分叶子,不管春夏,都是黄色的,象征黄袍加身,这也是广德寺的一处妙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