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襄城马王庙街:历史与现代交融

襄城马王庙街:历史与现代交融

时间:2023-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王庙街位于襄阳城内西部。始称无考,清末已称马王庙街。马王庙街马为六畜之首,过去是重要的交通、负重、驾车、军事作战工具。原马厩旧址,得以修建马王庙,成为当地居民祈福、避邪、禳灾场所。马王庙街道,旧时长280米,宽约4米,泥土路面。几经变迁,今马王庙街及其两侧重要地物有襄阳市中环水务公司马王庙水厂、襄阳五中所属实验中学。

襄城马王庙街:历史与现代交融

马王庙街位于襄阳城内西部。因街中段南侧旧时建有马王庙,故名。始称无考,清末已称马王庙街。

马王庙街

马为六畜之首,过去是重要的交通、负重、驾车、军事作战工具。出于敬畏,人们便创造出马神来。传说主宰马繁殖的神称“马祖”,主宰牧马的神称“先牧”,守护马厩的神称“马社”,对马降灾的凶神称“马步”。周朝,官方规定春夏秋冬四时分别祭祀“马祖”“先牧”“马社”“马步”。隋、唐、宋、元诸朝,均设有官方祭祀马神的制度。明、清两朝,始行集中供奉马王(神)。清代称马神为马王,规定农历二月二十三为祭祀日,是日,宰羊献祭马王。

马王庙是祭祀马王的庙宇。庙宇大殿正中塑立马王神像,凶猛威严,多是红面多须,三眼四臂,其中一目竖立额际,因此民间俗称“马王爷三只眼”。(www.xing528.com)

明朝,襄阳县衙早先设在今马王庙街北侧,即今国家水利部全国水文培训中心与杨吉禄旧宅花园一带。那时,朝廷与地方间的公务交通、公文传递等主要依靠驱使马匹完成。所以,襄阳县署豢养公务用马的马厩就建在县衙南边。后来,县衙他迁,马厩随之或拆或迁不得其详。原马厩旧址,得以修建马王庙,成为当地居民祈福、避邪、禳灾场所。直到民国前期,马王庙尚存;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寇飞机多次轰炸襄阳城,其中民国二十七年(1938)11月3日至4日连续轰炸,投下炸弹百余枚,马王庙被轰炸毁。该庙所遗留的两个殿宇梁柱石础,用灰砂岩石雕凿,础身刻有“卍”字连纹,体大、精致,足以显示昔日马王庙建筑规模宏阔,气象庄严,雄伟壮观。

马王庙街,呈东西走向,东起北街,西止卉木林巷北端,中段北侧、东段南侧分别与许指挥巷、聪慧巷相交。旧时,此街与北街相交两侧,建有居民住房;南侧大部分与西端北侧部分,为襄阳县学宫属地;北侧除建有少量房屋外,大多是空场之地;西端与西北侧一带,栽植花红(果树),是花红园。新中国成立后,南侧原襄阳县学宫,几经变动,于1956年改建为襄樊市第五中学(今“襄阳五中”),逐年建有教学楼或学生宿舍,2008年整体迁走,又改办襄阳五中实验中学;北侧初为襄樊市襄城办事处球场,后建有襄阳五中一两层教学楼,再后为襄阳五中教工宿舍区;西端与西北侧,1969年建成襄樊市第二水厂(今“襄阳市中环水务公司马王庙水厂”)。

马王庙街道,旧时长280米,宽约4米,泥土路面。新中国成立后,约在1958年改成“三合土”路面。20世纪70年代,铺成沥青路面。1982年,进行道路改造,始成今状:延长至297米,宽4.5米,混凝土路面。几经变迁,今马王庙街及其两侧重要地物有襄阳市中环水务公司马王庙水厂、襄阳五中所属实验中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