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襄阳古城:震华门修缮中,设计独特

襄阳古城:震华门修缮中,设计独特

时间:2023-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震华门,又称长门,是襄阳古城六座城门之一,也是襄阳古城现存的三座古城门之一。震华门位于襄阳城东北角,北逼汉水,西邻汉江一桥,南接长门遗址公园,东临闸口。震华门震华门,因该城门系邓愈修建且其由此出兵北上中原得名。2018年11月开始,襄阳市文物部门对震华门进行修缮,今正在修缮中。如此深邃宽阔的城门洞、瓮城,在全国府城之中罕见,是名副其实的“威震华夏”的“长门”。震华门设计独特。

襄阳古城:震华门修缮中,设计独特

震华门,又称长门,是襄阳古城六座城门之一,也是襄阳古城现存的三座古城门之一。震华门位于襄阳城东北角,北逼汉水,西邻汉江一桥,南接长门遗址公园,东临闸口。

震华门

震华门,因该城门系邓愈修建且其由此出兵北上中原得名。其俗称“长门”,因其主城门洞深长得名。

明初,卫国公邓愈镇守襄阳,在整修旧城的同时,将东北隅城垣扩展至汉江边,增辟震华门。明弘治中,副史毛宪重建城楼。明万历四年(1576),襄阳府知府万振孙为长门题称:震华门。明崇祯末,都御史王永祚重建城楼。清顺治五年(1648),都御史赵兆麟为长门题额:“威震华夏”。清道光六年(1826),襄阳府知府周凯重修城楼。民国三十四年(1945)左右,因年久失修,城楼坍塌。1970年,辟为人民解放军护桥部队营房区。1993年,城楼修复如昔。后来,其被一房地产公司租用。现今,襄阳市文物部门已收回。2006年,襄阳市城乡规划部门编制长门遗址保护规划。2018年11月开始,襄阳市文物部门对震华门进行修缮,今正在修缮中。

震华门整体面貌保存较好,不仅瓮城完整,而且城楼高耸。其城楼巍然耸立于主城门上,西向,二层,四柱三间,斗拱飞檐,红棱黑瓦,丝毫不逊临汉门城楼。其瓮城现存台高7米,深25.5米,宽34.5米。存东西二门,且两门不在同一轴线上。东向者为瓮城门,城门洞长12米;西向者为主城门,城门洞长达34.4米,有“48步不见天”的美誉。如此深邃宽阔的城门洞、瓮城,在全国府城之中罕见,是名副其实的“威震华夏”的“长门”。(www.xing528.com)

震华门设计独特。北侧墙体直临汉江,墙堤一体,既便守城,又利防洪。主城门洞深长,战时便于屯兵和藏身,以更好地打击敌人。两门洞均建有水、旱两道闸门,既可解决防御、交通问题,也可临时封闭以阻遏洪水

震华门原与襄阳城连为一体。1969年修建汉江一桥、1970年修建护桥人民解放军部队营房,连接震华门的城墙基本拆除殆尽。今原部队营房水塔拐角尚残存一段,呈垮塌状斜立地面,一旁还有十多块城墙青砖散落。据测量,城砖一般长0.4米、宽0.2米、厚0.1米,每块砖重7~20千克,最长的城墙砖长度达到0.49米。此段城墙夯土里,包裹大量小块城砖。专家据此推断,此段城墙为明初所建,修筑时有宋元城墙痕迹。文物爱好者曾在长门附近的民房墙基旧址拾得一方明代铭文砖。此砖长0.42米、宽0.18米、厚0.11米。砖体侧面楷体竖写3行41字铭文:“襄阳府谷城县提调官县丞宋忠修,司吏许英、的当人何仁佐、作匠易应才、人户杜三保,洪武十六年□月□日。”砖体棱角、文字少有损毁,叩击之,声音清脆铿锵,可见质量之精。这块铭文砖,不仅注明襄阳府谷城县,还将当地官吏、作匠、人户等人姓名铭刻在砖体上;不仅见证了明初朱元璋“高筑墙”的立国方针在军事重镇襄阳得到落实,而且还可窥见当年的社会形态与制度,简洁的铭文其实就是一种公开的责任书。

如今,长门遗址公园正在建设之中。遗址公园占地9.2万平方米,拟在此修建古战船,恢复长门码头这座古襄阳重要的战时码头;修筑中心环岛,使水系连通护城河;同时以长门城楼和古城墙为依托,建设青少年军事训练基地和遗址纪念广场等设施,展示古代军事文化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