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宸门,俗称“大北门”,东接震华门,南达“荆州古治”券门,西邻临汉门,北滨汉江。
明万历四年(1576),襄阳府知府万振孙为大北门题名“拱宸”;清顺治五年(1648),都御史赵兆麟为大北门题称“拱卫宸垣”。
拱宸门
襄阳自古就有“小北门大,大北门小”之说。大北门虽然稍稍偏离城内中心,但其地位却另有尊崇之处。大北门之所以称其为大,恰是因为此处城墙拱卫区域,在古时历为官府衙署所在地。为了彰显治政者地位至上,大北门不仅得以称大,而且得享“拱宸”殊荣。
东汉时,荆州刺史治所在武陵郡汉寿(今属湖南常德),襄阳城只是荆州南郡的属县县城。东汉初平二年(191),刘表为荆州刺史,徙治所自汉寿于襄阳,襄阳城从县级机构所在地,首次一跃而成为统辖今湖北、湖南两省和河南、贵州及两广一部的荆州的首府,成为荆州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这一变化,对襄阳地区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地,明代起是道署所在地。清乾隆《襄阳府志》记载:“分守安襄郧道署:在大北门大街东仁和坊,是明抚治都御史行署。”清康熙十七年(1678),设下荆南道,为下荆南道道署。道署规模颇大,有大堂、二堂、内宅三进,外有仪门,仪门外又有头门,门前有石头狻猊、旗鼓亭等。道治驻襄阳,是襄阳作为区域中心的一个明证,不同时期襄阳所辖范围有所变化,最大时管辖今安陆、郧阳、襄阳、荆州之地。正因当时如此,所以大北门才具有“拱宸”即维护皇家统治的资格。“拱卫宸垣”四字进一步解释了“拱宸”的含义,“拱卫”即环绕、护卫,“宸垣”指帝京。保卫帝京,当然只有汴梁皇城的拱宸门名副其实,后世各城以拱宸命名北门,意义有所扩展,表明对于国家的政治中心以及最高统治者,既有恭谨顺从,又有忠心护卫之意。
拱宸门城楼代有修葺,民国年间被飓风摧毁,今基址尚存。(www.xing528.com)
拱宸门瓮城历经沧桑,至今保存完好。其依江就势,筑于城外,略呈方形,城高6米、内宽22.8米、深10.75米,开东西二门。两门门洞紧临汉江,是城内取水的重要通道之一,故亦称“水门”。
拱宸门瓮城有防洪功能。其北墙临江而筑,不开门洞,墙如大堤。其门洞设有两道防水闸门,出现水患时,可关闸封闭。拱宸门瓮城千余年来抗击着洪水的冲击,曾抵御过1935年特大洪水。
拱宸门瓮城还有御敌功能。一是屏卫城门。瓮城的修筑犹如在主城外再加一道防御系统,敌军攻城的时间和难度大大增加,守军有充足的时间集结军队、排兵布阵并加强防卫。敌军攻入瓮城内,由于其内部空间狭小和城门形制的限制,可以有效地减少敌军的士兵和器械数量,使其战斗力在短期内遭到削弱,而集结排列好的守军,还可给敌军迎头痛击。二是攻守灵活。瓮城的修筑也改变了守军死守城池的被动防御战略,可以在瓮城中排兵布阵,主动攻击进入瓮城的敌军,且可战可退,十分灵活。三是四面夹击。瓮城四周都是高墙,墙上布置弓弩手,居高临下,四面组成交叉射击网,给敌人以致命打击,形成“瓮中捉鳖,关门打狗”之势。
登临大、小北门的感觉,相似却不相同。游襄阳城,除了登上小北门,欣赏中轴线之美外,若还有闲暇,一定要到大北门。唯有如此,才能体会到襄阳城的坚固,体会到襄阳城的雄浑,体会到襄阳城战略地位的重要,体会到“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的实质内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