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三四十年来,随着全球人口爆炸性地增长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的压力与日俱增。正如《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所指出的那样,我们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人类几乎有着无限的建设能力和创造力。由于生产技术水平的极大提高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空前的规模。
人类对生物圈资源的开发利用更为广泛和深刻,生物圈资源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食物和生活生产必需品,对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产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世界自然保护大纲》还同时指出,目前人类几乎有着无限的破坏力和毁灭力。由于对自然资源需求量的急剧增长,使得人们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往往采取一些只顾眼前利益的做法,这些做法所产生的负向作用以及所造成的损失现在已经十分明显。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给人类带来一系列的危害和灾难,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农田减少、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系统惨遭破坏并明显退化、物种骤减、一些物种灭绝。在这些严峻残酷的事实面前,人类开始觉察到自己过去引为骄傲的许多方面正在削弱地球维持生命的能力,正在破坏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荣的基础。因此,合理开发利用和积极保护自然资源,作为一个国际上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已经提到了当前各国的议事日程上来。
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由此可看出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严重性以及保护并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紧迫性,同时也标志着人类对环境和资源问题的觉醒。在这样的国际社会背景条件下,自然资源科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对资源科学发展起了重大促进作用的是生态系统的一些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手段上的完善和改进。生态系统的整体观、综合水平理论以及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动态与演替等方面的理论,对自然资源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随着物理、化学、数学以及各种现代技术和方法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自然资源研究,自然资源的研究方法不断更新并日臻完善。(www.xing528.com)
20世纪50年代,关于自然资源研究的国际性合作已经开始。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资源与环境等问题的尖锐化,有关资源和环境方面的国际性合作其范围和深度更加拓宽和加深,国际性合作的范围、参加的人数以及研究的深度均非以往所能比拟。特别需要指出的是,20世纪60年代开展的国际生物学计划(IBP)和70年代开展的人与生物圈计划(MAB)以及80年代《世界自然保护大纲》的公布与实施,对自然资源科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国际生物学计划实质上是对地球上各种主要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量做了一次全面的大清查。人与生物圈计划是在1968年教科文组织第16届大会上提出的,并于1971年正式成为合理开发利用和积极保护自然资源而开展的一项研究计划。参加这项计划的有100多个国家以及10000多名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研究项目数以千计。该计划将研究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短时间内创造出许多应用性成果。20世纪80年代《世界自然保护大纲》的问世是当代自然资源研究中的一件大事,它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一大纲把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紧密结合起来,对保护资源的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必要条件以及国家和国际优先采取的行动等10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专门论述。大纲公布之后,世界各国结合本国的具体情况制定出自己的自然资源保护大纲,这对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