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记》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也就是说文王被囚羑里“演”《周易》。这是太史公司马迁的看法。《周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卦象、卦辞和爻辞。通过前面的讨论我们知道卦象绝非文王所为,文王被囚羑里重新演绎八卦,只是对六十四卦的排序进行了调整而已。文王被囚羑里对六十四卦的排序进行调整的同时,给每个卦各写上了一句话,这就是所谓的卦辞。《易经》卦辞的作者真的是文王吗?
现在我们来看看孔子怎么说。孔子在《系辞下》说:“《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耶?当文王与纣之事耶?是故其辞危。”孔子“说”:“《周易》的兴起,在殷商的末代,周国兴盛德行的时期吧?在文王和商纣变故的时期吧?所以它的文辞忧惧。”因为这句经文“耶”后用的是问号,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把这句经文当作疑问句来理解。如果我们把这句经文的“耶”当判断的意思来理解,并且把问号换成句号(分号)或感叹号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孔子非常确定地告诉我们“《周易》的兴起,当在殷商的末代,周国兴盛德行的时期;在文王和商纣变故的时期。所以它的文辞忧惧”。
如此说来《易经》卦辞的作者非文王莫属。
不过有一个问题也随之而来了。孔子这句话说的是“辞”,“辞”对于《周易》来说指的是卦辞和爻辞。如此说来《易经》爻辞的作者也文王。怪不得有人说《易经》的爻辞也是文王所为。
《易经》的爻辞是不是文王所为呢?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不是。(www.xing528.com)
现在我们来看看《益》卦。《益》卦的六三爻辞“中行告公用圭”。这句爻辞通过我的注解它的意思是“地中正巧表明周公使测日影的仪器发挥其功能”。《益》卦的六四爻辞“用为依迁国”。这句爻辞通过我的注解它的意思是“因此作为依据迁移国都”。据记载,西周初年(公元前1037年)周公欲迁都洛阳,遇到了各种势力的强烈反对,于是决定测日影找“地中”,为迁都洛阳寻找天象依据。周公认为八尺圭表夏至日正午时分日影为一尺五寸便是“地中”。经测量“地中”在今河南省登封市告成镇找到了。《益》卦的六三爻、六四爻这两句爻辞说的就是周公迁都洛阳的事情。周公迁都洛阳那是在周国建立以后的事,而文王是在商纣灭亡的前十年就已经过世了。单凭这一点(何况不止这一点,不信的话大家可以去看看后面我关于六十四卦的解)我们就可以知道《易经》的爻辞绝非文王所为。
孔子在《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前面我说过的这里的“道”就是“《周易》的学说”的意思。这里的“继之者”就是文王。接续上《易经》的人就是文王。孔子说,太高明了,美好啊。
实在太高明了。如果《易经》没有文王的卦辞,现在我们看到的《易经》说不定还是纯象数的《易经》,也就是说中华文化的源头居然“没有文字”,要有多遗憾就会有多遗憾的啊!这里我们应该感谢文王,感谢他为中华文化做出的巨大贡献,也感谢他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传家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