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社会情境中媒介可信度比较

中国社会情境中媒介可信度比较

时间:2023-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西方一系列的媒介调查机构就展开了对比不同媒介的可信度的研究。这种问法避免了罗珀问法中忽略报道一致情形的弊端,能够让受众相对独立地去判断各种媒体的可信度,也能够获知不同媒体之间的差距。因此,本研究的第二个研究问题将立足于中国的宏观媒介情境,试图对比传统媒体、Web 1.0网站和社交媒体三大类媒介之间的可信度高低,这种比较囊括了当下的整体媒介格局。

中国社会情境中媒介可信度比较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西方一系列的媒介调查机构(包括罗珀、盖洛普、全国舆论研究中心、密歇根大学调研中心、美国报刊编辑协会等)就展开了对比不同媒介的可信度的研究。这些研究的重心在于揭示:对于大多数受众获取信息和新闻而言,哪一种媒介最可信,这种努力一直持续到今天。但由于提问方式和测量内容的不一,导致得出的结论时有冲突。最经典的提问方式有两种:

一是相对可信度(relative credibility)问法,即罗珀式问法:“如果您发现,电视、广播、杂志、报纸对同一则新闻的报道不一致,您会倾向于相信哪一种媒介——电视、广播、杂志还是报纸?”(Roper Organization,1967)这种提问方法被此后的几十个研究者和机构所采用(Gaziano et al.,1986;罗文辉等,1993)。由于这种问法忽略了不同媒介的技术特性以及报道一致时的情形,得出的结论往往对电视较有利。并且,该问法也无法考察某种媒介的可信度到底有多高,无法得知不同媒介之间的可信度差距有多少。

二是绝对可信度(absolute credibility)问法,即卡尔伊特等人(Careter et al.,1965)式问法:“如果100分是满分,您觉得电视、广播和报纸的可信度各自可以得多少分?”这种问法避免了罗珀问法中忽略报道一致情形的弊端,能够让受众相对独立地去判断各种媒体的可信度,也能够获知不同媒体之间的差距。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受众开始通过网络获取信息,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大量文献将网络纳入了可信度研究的范畴。一些研究发现,相对于传统媒体,人们视网络为最可信的信源(Flanagin et al.,2000;Johnson et al.,1998;Schweiger,2000)。而另一些研究则显示,网络的零门槛和零把关造成难以获得可信的信息,甚至得到错误的信息,网络的可信度低于传统媒体(Andie,1997;Zhu,1997;廖圣清等,2007)。这些相互冲突的结论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究新旧媒体之间的可信度差异,以及人们为何会这样评价。(www.xing528.com)

社交媒体的兴起,为媒介可信度研究又增添了新的内容。一些学者认为,随着媒介形态的丰富化和多元化,同样的信息出现在不同的媒介环境(如博客和传统媒体网站)中会导致不同的评价,媒介技术形态与信息来源的不同会导致媒介可信度评估的差异(Lee et al.,2010;Thorson et al.,2010)。少数研究开始以跨媒介比较的研究视角,对比社交媒体与传统媒体可信度的高低。弗拉纳金等人(Flanagin et al.,2011)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发现,尽管维基百科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但人们对它的信任度并不太高,尤其是在与在线大英百科全书的对比实验中,不论成人还是儿童,都认为同样的内容出现在大英百科全书网站上更为可信,维基百科的可信度则最低。门钦-特雷维诺等人(Menchen-Trevino et al.,2011)的研究也发现维基百科的可信度较低。这些研究固然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但由于研究样本的非随机化,使得研究结论缺少可推广性。研究视角也过于微观,只探讨了某种具体的社交媒体形式,而没有纳入宏观的媒介环境进行考量。并且这些西方情境下的结论对中国的适用性如何,也尚待检验。因此,本研究的第二个研究问题将立足于中国的宏观媒介情境,试图对比传统媒体、Web 1.0网站和社交媒体三大类媒介之间的可信度高低,这种比较囊括了当下的整体媒介格局。

研究问题2:在多元化的媒介格局中,哪种类型的媒介(包括传统媒体、web 1.0网站、社交媒体)在当下中国被认为最可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