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森等人(Thorson et al.,2010)基于社会判断理论,研究了新闻报道的可信度如何受其所在媒体背景环境的影响。通过实验法,研究发现同样一则新闻,出现在不同的媒介环境(如博客、朋友转发的电子邮件、传统媒体或Web 1.0网站)中,人们对它的信任程度不同。一个不文明的党派博客文章中嵌入的新闻相比之下显得更加可信。具体而言,博客的不文明凸显了文章的相对可信度。相邻博客文章中的不礼貌行为和党派分歧在新闻评级与博客可信度之间产生了更强的相关性。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新闻故事的可信度受到背景的影响,这些背景效应可以为新闻机构带来好处。
博拉等人(Borah et al.,2018)基于收益和损失框架理论,在社交媒体情境中研究了健康信息框架(收益和损失框架)、信源类型(专家和专家)、社交认可(点赞量高低)三者交互对社交媒体健康信息可信度的影响,并随机抽取受试进行实验。研究发现收益框架的信息被认为是最可信的。三者互动表明,社交认可和来源类型会影响消息框架和可信度感知之间的关系。拥有大量点赞的专家来源的收益框架消息被认为是最可信的消息。
弗拉纳金(Flanagin et al.,2011)在新媒体情境下检验了维基百科与更专业的网络百科全书(即Citizendium和在线大英百科全书)的可信度。对居住在家中的11~18岁青少年和18岁及以上的成年人两类群体进行问卷调查,并实施了准实验设计,以三种不同的在线百科全书来源[维基百科、大众百科(Citizendium)和在线版大英百科全书]的百科全书条目的形式向参与者展示内容,同时改变在三者中的位置,以了解在线百科全书信息的背景如何与实际内容相互作用来影响人们的可信度判断。研究发现,尽管维基百科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也有很多人将它作为一种信息来源和渠道,但人们对它的信任度并不太高,尤其是在与在线大英百科全书的对比实验中。人们对可信度的看法强烈地依赖于专家生成(或审查)内容的概念,年轻用户在不知道是用户生成的情况下会认为用户生成的内容更优越。
扬等人(Jahng et al.,2016)从媒介技术和社交媒体交互性的角度,基于记者信誉、社会信息处理理论(SIPT)和社会存在理论,研究了社交媒体中的社交线索和互动的高低对记者可信度的影响。他们采用了研究方法混合因子设计实验法:A 2(性别:男性与女性)×2(社交线索:高与低)×2(交互性:高与低)。研究发现,性别、社会线索对记者的可信度没有影响,受访者认为高互动的记者比社交媒体中互动较低的记者更可信、评价更积极。(www.xing528.com)
李等人(Li et al.,2018)在中国社交媒体情境中,以全国范围的随机抽样样本为研究对象(N=754),探究今天的中国网民对社交媒体的信任程度,这种信任度评价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并对比了社交媒体与Web 1.0媒体、传统媒体的可信度,分析了背后的原因。研究发现,在三类媒体中,传统媒体仍被认为最可信,社交媒体尽管使用得越来越普遍和频繁,但其可信度却在三者中最低。具体指标上,准确性是社交媒体得分最低的方面,客观性则得分最高。教育程度与年龄对社会化媒体可信度评估有负面影响;传统媒体及社交媒体的使用频率、用户的获取信息动机积极影响着社会化媒体的可信度;但社交媒体使用经历越长、参与行为越多的用户,反而对其可信度评价越低。这反映了网民的媒介素养日趋理性和成熟,也对社交媒体如何应对日益复杂的受众提出了挑战。
林等人(Lim et al.,2015)基于社会信息处理理论和系统线索理论,通过2(效价:积极的和消极的)×2(朋友数量:少数朋友和许多朋友)×2(评论数量:一些评论与许多评论)×2(平台熟悉度:用户和非用户)的因子设计实验法,检验了评论效价、评论者信息线索(好友数量、个人资料展现的评论数)、平台熟悉度对网络评论可信度和态度(有能力的、值得信赖的、有爱心/有诚意的)的影响。研究发现,熟悉度不同的人存在差异,因为他们会利用评论来进行评判。非用户会不受朋友数量、评论数量的影响,而熟悉度高的人却会受到影响。对于写评论多的人来说,朋友数量与感知能力成正比。此外,评价效价、平台熟悉度与可信度正相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