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教育学的最大特征是发现型。也就是说,临床教育学的研究者并不是起初就有清晰的预测,按照预测展开研究,最终得到有效的结果。虽说如此,研究者并不是在漫无目的地研究。我在此运用登山的例子解释。为了登山,人们事先必须做好登山准备。对于气候与山本身,我们也需要有一定了解。出发前,我们做了一定的预测。但是,实际出门登山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气候的变化、踏上山路后才知道山的实情等。登山中我们也会发现新的方法,遇上幸运的事情。所以,我们在整个登山过程中时常会有“发现”。
当遇到恶劣的天气时,我们可以停止前行,没必要步行在薄冰之上。我们知道登山中的各种“规则”。但是,一味地按照规则登山,并不能保证我们可以顺利地完成登山活动。不去发现新的情况,我们就不可能成功。在登山途中有了新发现,这对于我们下一次出门,必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我举一个例子。之前我在其他著作[2]中也论述过这个例子。某个刚入小学的孩子K君在学校一言不发,在家里却特爱说话。K君只要一走出家门,就什么也不说。对于这孩子,班主任毫不着急,每天耐心地守护着他。某一天,K君的同学带来了一只乌龟,放在教室里的鱼缸中,于是大家开始饲养起乌龟来。K君似乎非常喜欢这只乌龟,积极主动地喂食和照看。班主任发现,通常表情紧张的K君在饲养乌龟时,表情柔和自然。于是,班主任号召全班同学,齐心协力关爱这个小生命。
没想到,某一天早晨,班里的乌龟不见了。班主任带领同学们找遍了整个学校,还是没找到。K君突然大哭起来,大声叫道:“乌龟没有了!”随后同学们发出了惊叹声:“K君开口说话啦!”他们边拍手,边意外不已。自“乌龟事件”之后,K君在学校便能够自然地开口交流了。
在这个案例中,班主任采取的就是一种发现型的态度。作为老师,他与孩子们一起饲养乌龟。他不可能预测到饲养的结果。但是,老师非常重视“孩子们最喜欢的事”。他按照这个“常识”展开行动,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线索。“饲养动物能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的常识也得到了验证。最重要的是,班主任毫不着急、耐心、温柔地守护儿童。有了这样的师生关系,老师与孩子之间发生了很多趣事,老师从中也有了新的发现。
我们是否可以直截了当地说,只要养动物就能解决缄默症儿童的问题呢?确实,有的老师为了培养孩子的情操,让孩子养动物。在这种情况下,老师通常是操作性地实施各种所谓的“法则”。重要的师生关系却变得格外淡漠。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www.xing528.com)
我始终运用“法则”这个词。老师作为个体,在与眼前某个同样是个体的孩子沟通时,必须考虑如何发挥个体的特性。我们应该把“重视个体”放在首要位置。同时,我们应当清晰地认识到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在发现事物的过程中,从所谓的“法则”中,我们或许能够得到启发。但是,一味地依照法则,我们的方式就很难被称为“发现型”。
在刚才的个案中,“乌龟不见”完全是突发事件。然而,这却成了K君开口说话的契机。如果我们只是按照法则预测,对预测结果感到满足的话,那么就不可能在突发事件中获得新发现。
如果那个孩子的班主任是个死板的班主任,那么他就会说:“啊,乌龟不见了。下课后你自己去找找吧。”如果听到老师这样的指示,那么K君就会受到心灵伤害,错失开口说话的契机。重视“课堂教学”的老师的态度无疑也是正确的。
我们要对突发事件持有一种包容的心态。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真正的发现。对于新发现,我们必须瞬间做出决定,采取行动。在找不到乌龟时,老师立刻决定跟大家一起去寻找。这种果断的态度非常重要。老师需要时刻做好处理突发事件的准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