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特别重视从传授者的视角出发,比如老师如何有效地传授知识,如何得体地引导眼前的孩子。这通常会忽略学习者的视角。在此,我首先想强调,老师要重视孩子的“失败”。当老师热心地教授孩子时,对于孩子的失败,他们会感到焦急,不予接纳,也自然会迅速朝着正确的方向去引导孩子,或是将正确的答案填喂给眼前的孩子。
日语中有一种很有趣的表达[1]:或许眼前的回答确实是正确的,但是就是让人接受不了。这种表达说明,理解某件事情需要超越知识的层面。只有在大脑与身体都能接受的情况下,个体才算是真正理解了某件事情。判断孩子是否“身心完全理解”某件事情,只要看他的表情,我们便一目了然。对于老师的回答,孩子即使口头上说正确,但是从他的表情我们可以判断出,其实他并没有完全认同老师的回答。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时,老师可以对孩子说:“你哪里不懂,你在考虑什么?”边询问,边耐心地等待与倾听。只有老师沉着冷静,耐心等待,孩子才会把内心的想法告诉眼前的老师。
我曾经是一所完全中学的数学老师。当时,即便运用逻辑思维解释数学习题,我也会遇到“完全不理解”的孩子。在与这些孩子的交流中,我得到了很大启发,也认真思考过如何让眼前的孩子真正理解的教学法。
在与孩子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通常会看到他们的失败或者错误的行为。站在他们的立场去思考错误的行为,有时也会给我们自身带来帮助。曾经有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在老师面前经常偷盗,简直就是希望老师能直接抓到他。如果我们从大人的视角出发去判断,那么我们会觉得他就是一个“愚蠢的孩子”。但是,孩子的班主任用“孩子的视角”去看待那种行为。他心想:“原来这个孩子是想多见见我啊。他可能有很多话想跟我说。”基于这种想法,老师悄悄地把孩子叫到了办公室,和蔼可亲地问道:“你是想和老师说什么吗?”于是,孩子向老师说了家里不为人知的秘密。(www.xing528.com)
在另一个例子中,一个刚上小学的孩子时常表现出紧张不安的情绪。母亲觉得上学路上不安全,于是时常接送孩子。母亲的表情通常是极其严肃的。在遇到某些小事时,她会对孩子说这说那,似乎特别不放心。班主任心想,小男孩在这样一位母亲的教育下怎么长得大啊?于是班主任每次见到孩子的母亲,表情就会很不自然。母亲察觉到自己与老师的关系很别扭,她的神情变得更加紧张。然而,老师在与母亲的交流中无意间得知,他们家的大儿子在幼年时遇到交通事故去世了。因为失去了长子,所以母亲对小儿子才倍加呵护。从此以后,老师便能够接受这位母亲在接送孩子途中显露出的紧张神情。
面对孩子母亲,班主任并没有直接说:“您家大儿子去世了啊!”他依然与家长保持着普通对话,目的是想让母亲放松紧张的情绪。就这样,母亲也渐渐开了口。学期即将结束,母亲谈到失去大儿子的悲伤,以及无论如何也想好好照顾好小儿子的心情。她表达了内心的想法,心情很放松,对自身也有了更加客观的认识,紧张的神情也渐渐消失了。与此同时,孩子身上的紧张不安情绪也慢慢不见了。就像这样,班主任起初并没有直接判断对方是“难伺候的家长”。当他知道母亲的遭遇后,改变了自身的态度。这种转变极具意义。
这是一个老师站在母亲的立场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的典型案例。我们可以从以上两个案例中得到一个共同的结论,即老师的作用并不只是单纯教授知识。老师可以自由地转换视角,探究某种现象包含的多重意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通常,我们对于某个现象只会产生唯一的评判。在贴上“好”与“坏”的标签之前,我们应当改变视角,发现现象中存在的不同含义。这也是一个临床教育学的重要观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