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拜仁王朝:1995—1996赛季的14天闹剧

拜仁王朝:1995—1996赛季的14天闹剧

时间:2023-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贝肯鲍尔的14天闹剧1994—1995赛季对拜仁而言是灾难性的一年,在主帅意大利人特拉帕托尼的率领下,球队的成绩犹如自由落体一般跌落到了联赛第六名。贝肯鲍尔初出道时桀骜不驯,完全是一个有组织无纪律的小混混。1996年4月27日,在拜仁主场0比1出人意料地输给了罗斯托克之后,拜仁于次日宣布解除雷哈格尔主教练的职务。

拜仁王朝:1995—1996赛季的14天闹剧

贝肯鲍尔的14天闹剧

1994—1995赛季对拜仁而言是灾难性的一年,在主帅意大利人特拉帕托尼的率领下,球队的成绩犹如自由落体一般跌落到了联赛第六名。德国杯赛中拜仁更是创造了一个奇迹,不过是一个不甚光彩的奇迹:身为德甲冠军,拥有卡恩、马特乌斯、绍尔和帕潘的拜仁,在德国杯首轮就被丙级队费斯滕贝格斯格洛伊特所淘汰,该球队所在的城市只有1574人,还在两年后就和菲尔特俱乐部合并。这场失利也是拜仁在德国杯赛上最大的耻辱之一,能与后来在联赛中输给圣保利相提并论。欧洲冠军杯联赛(1992—1993赛季冠军杯改名为欧洲冠军联赛,以下简称“欧冠”)中拜仁虽然打进了半决赛,但被最后夺冠的阿贾克斯所淘汰,而这所发生的一切,也为1995—1996赛季拜仁的大变革埋下了伏笔。

拜仁挖来了雷哈格尔,那个时代他绝对是德甲风头最劲的教练。执教拜仁之前,雷哈格尔已经在1988年和1993年率领不来梅两夺联赛冠军,并且率领杜塞尔多夫和不来梅三夺德国杯赛冠军,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1991—1992赛季,不来梅一路连克强敌,在欧洲优胜者杯(该赛事于1999年谢幕)决赛中2比0击败了摩纳哥捧杯。这样经验丰富的主帅,毫无疑问正是已经许久未在欧洲赛场上有所建树的拜仁梦寐以求的,况且签下雷哈格尔还能打击联赛的主要竞争对手不来梅,绝对是一举两得的妙招。

事实证明拜仁高层至少有一点判断对了,那就是离开雷哈格尔之后,不来梅成绩一落千丈,在短时间内完全失去了与拜仁角力的能力。在13年间9次跻身前五之后,失去雷哈格尔的不来梅最终只排名第九。

为了配合雷哈格尔的工作,拜仁付出了相当多的努力——不但从雷哈格尔的老东家不来梅那里挖来了赫尔佐格,还从热刺签下了克林斯曼,从凯泽斯劳滕买来斯福扎,以及在本书后来的故事中将成为主角的托马斯·斯特伦茨,总花费超过2200万马克,约合1100万欧元。这样一支斥巨资打造的拜仁,加上卡恩、巴贝尔、马特乌斯、海尔默、齐格、绍尔、内林格尔、哈曼、帕潘和科斯塔迪诺夫等悍将,不但在德甲战场上应是无敌的存在,在欧洲战场也是相当有战斗力的。联赛的前7轮似乎也与人们的预计相仿:拜仁连续击败了汉堡、卡尔斯鲁厄、乌丁根、慕尼黑1860、弗赖堡、凯泽斯劳滕和勒沃库森,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开局七连胜,一直到联赛第8轮与主要竞争对手多特蒙德交锋时才1比3吃到了败仗,而当时执教多特蒙德的正是传奇主帅希斯菲尔德

正是这场失利,使得雷哈格尔与拜仁高层以及球员之间的矛盾骤然升级,媒体也一而再再而三地批评他训练方法老旧,战术缺少新意。雷哈格尔绰号“奥托大帝”,这说明其在球队中需要绝对的统治地位,说一不二,在不来梅的成功正是基于此,而此后率领升班马凯泽斯劳滕创造奇迹,统领希腊夺得欧洲冠军创造神话的时候皆是如此。但这在拜仁显然是行不通的:多少年来,拜仁高层希望得到的教练就是在球场上是一名合格的教练,在球场下是一名演说家和政治家,是一位明星,这也是此后像克林斯曼、克洛普这样的教练获得拜仁青睐的重要原因。

从战术层面上,雷哈格尔要求球员严格执行自己的战术要求,不得违背自己的战术意志。他这种家长式的管理方式,显然不能为球员所接受。克林斯曼后来曾经讲过一些关于雷哈格尔的故事:当时球队正在冬天进行分组训练,克林斯曼穿着短袖的训练装到了训练场,结果雷哈格尔对此十分不满,要求克林斯曼换成长袖之后再来参加训练。还有一次,施特伦茨在吃牛排的时候不知为何要了一瓶不合时宜的软饮,结果被雷哈格尔一通数落:“我不喜欢带着11个大胖子在场上踢比赛,你是想做大胖子还是踢比赛?最好自己做个决定。”

这种“家长式”的管理方式,让拜仁的大牌球员非常不适应。贝肯鲍尔那时已经成了拜仁的主席,他说雷哈格尔的管理方式让他想起了克拉默(20世纪60年代曾担任德国队助理教练)。贝肯鲍尔初出道时桀骜不驯,完全是一个有组织无纪律的小混混。关于克拉默的管理方式,前面提到过:克拉默把贝肯鲍尔送到了联邦德国青年队的集训营,并给他找了个贴身大保姆——德国青年队的教练,贝肯鲍尔不但和教练同睡一个房间、一张床,两人甚至同盖一条被子。贝肯鲍尔的意思是,时间已经进入了20世纪90年代,雷哈格尔还在以60年代的方式去管理球队,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1996年4月27日,在拜仁主场0比1出人意料地输给了罗斯托克之后,拜仁于次日宣布解除雷哈格尔主教练的职务。而在解约雷哈格尔之前,拜仁刚刚在欧洲联盟杯的比赛中以两个回合4比3(主场2比2,客场2比1)的总比分淘汰了巴塞罗那晋级决赛。平心而论,联赛排名第二、欧洲联盟杯(以下简称“联盟杯”)杀进决赛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战绩了。当年欧洲联盟杯的争夺远比现在激烈得多。拜仁一路杀进决赛,淘汰了本菲卡、埃因霍温、巴塞罗那和莫斯科火车头等强队,这些球队在今日也是欧洲响当当的强队。俱乐部高层之所以让雷哈格尔下课,实在是不希望拜仁在联盟杯决赛中出什么意外——拜仁上次杀进欧战决赛已经是在1987年了,当时拜仁在维也纳进行的冠军杯决赛中1比2输给了波尔图。

贝肯鲍尔再次在危难之际接手了球队,他要确保球队夺得联盟杯冠军,尽管在几天之前他还称联盟杯是“失意者杯”。贝肯鲍尔的这次“夺权”在之后也引起了不小的非议,毕竟雷哈格尔已经辛辛苦苦地将球队带进了决赛,而胜利的果实却被贝肯鲍尔摘走了。在被拜仁赶出家门后仅仅83天,雷哈格尔接手了凯泽斯劳滕。

拜仁决赛的对手是来自法国红酒故乡的波尔多。拜仁先打主场,再打客场;而波尔多有一个拜仁球迷后来耳熟能详的名字——利扎拉祖,还有两名之后会大红大紫的球员——一名是杜加里,一名是齐达内。听到这三个响当当的名字,就能知道想夺得冠军绝非易事。就在主场对阵波尔多之前,贝肯鲍尔破天荒地打开了一瓶红酒,给所有球员倒了一杯,20多名球员分一瓶红酒,量是微不足道的,贝肯鲍尔只想向球员传达这样的思想:波尔多红酒好喝,战胜波尔多的滋味更好。

0比1兵败罗斯托克,成为雷格哈尔滑铁卢

拜仁在主场赢得非常轻松,第34分钟,海尔默接马特乌斯的角球头球破门;第60分钟,绍尔完成了一次经典的个人秀,他从波尔多右侧后卫两人的夹缝中杀出了一条血路低射破门,非常精彩的进球——这个进球绝非偶然,要感谢拜仁的录像数据分析师罗伊。在拜仁对阵波尔多之前,罗伊观看了137场波尔多比赛的录像,发现波尔多绝大多数的丢球,都是由于右后卫与中后卫之间的问题,他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贝肯鲍尔,后者在场上要求绍尔要多在这个区域活动。事实证明,罗伊的发现是决定比赛结果的关键

2比0的比分保持到了比赛结束,这为次回合的远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虽然波尔多队的齐达内复出,但还是没有抵挡住拜仁疯狂的进攻,拜仁3比1取胜,“金色轰炸机”克林斯曼打进了全场比赛的最后一个进球,这是一个有着历史意义的进球——克林斯曼那个赛季联盟杯的总进球数达到了15个,创造了联盟杯赛场新的纪录。

拜仁时隔多年之后再次成为欧洲冠军。率队捧杯的贝肯鲍尔却成了媒体口诛笔伐的焦点,因为将雷哈格尔赶走的举动显得有些过于冷血,也让当时所谓的“拜仁好莱坞”多了些八卦。在之后的年月里,贝肯鲍尔公开承认,那个赛季将雷哈格尔赶走是自己“最错误的决定之一。”

克林斯曼(左)与马特乌斯共庆夺得欧洲联盟杯。(www.xing528.com)

马特乌斯与克林斯曼的恩怨情仇

这是拜仁慕尼黑20年以来第一次在欧洲赛场上称雄,当然值得大书特书一番。但是对于很多拜仁球迷来说,更值得怀念的是,马特乌斯与克林斯曼这两人之间脆弱的关系也就此走到了尽头——因为克林斯曼的原因,马特乌斯甚至无缘参加1996年欧洲杯,是什么原因让这对共同获得过世界杯与联盟杯以及无数其他荣誉的战友的关系走到了尽头呢?

两人第一次并肩作战是1987年12月12日,当时联邦德国的对手是巴西。在大约半年之后对瑞士的比赛中,马特乌斯助攻克林斯曼,后者打进了在国家队的首粒进球,克林斯曼当时在场边跪滑,马特乌斯还到场边给了他一个热情的拥抱。这或许是两人蜜月期的开始。

1988年欧洲杯后,马特乌斯离开了拜仁,去了当时有“小世界杯”之称的意甲淘金,并帮助国际米兰夺得了意甲冠军。之后一个赛季,克林斯曼也加盟了国际米兰,与马特乌斯和布雷默一同组成了“德国三驾马车”。国际米兰的德国“三驾马车”与AC米兰的“荷兰三剑客”之间的对抗,也是意甲巅峰时代的标志。克林斯曼转会国际米兰期间,贝肯鲍尔的意见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贝肯鲍尔希望他一直器重的马特乌斯与锋线新锐克林斯曼能够形成默契。从战术的角度来说,贝肯鲍尔的这种设想无疑是非常成功的,这次转会也成了后来联邦德国队在意大利世界杯上大获成功的关键。

但两个人毕竟是风格迥异的两名球员,在球场上能共事并不意味着在场外也能保持默契,比较有趣的一个故事是,当年马特乌斯曾邀请克林斯曼做自己在国际米兰的室友,但被后者“无情”地拒绝了——试想马特乌斯经常面对媒体大放厥词,而克林斯曼则一直温文尔雅,所以实在不希望跟这样的哥们儿走在一起。之后人们就常听到马特乌斯不停地抱怨克林斯曼不合群:打牌不和大家一起玩儿,喝酒也不去,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至于克林斯曼,则与米兰城的“荷兰三剑客”打成一片,与古力特、巴斯滕都成了好哥们儿,这也出现了后来的1990年世界杯上,沃勒尔与里杰卡尔德互飞口水的时候,克林斯曼跑上去拉架的一幕。他当时拉的是AC米兰的球员,真没把自己当外人。

虽然在场外不是很合拍,但马特乌斯和克林斯曼却在球场上珠联璧合,将组织核心和主力前锋的默契表现得淋漓尽致,1990年世界杯夺冠,可以说是两人联手所达到的最高境界。不过两人的貌合神离在此后国家队的比赛中同样表现得淋漓尽致,最有说服力的一点是,当德国国家队合影一字排开之后,两人基本上是分居照片两端的;前后两排站位时,两人也尽量避免站在一起。

1991—1992赛季,“德国三驾马车”各奔东西,克林斯曼去了摩纳哥,马特乌斯重返拜仁。之后除了在国家队之外,两人并没有什么交集。按说性格不合的两人本没必要纠结在一起,但两人又是国家队的队友,不可避免地产生交集,1994年世界杯就成了两人交恶的里程碑——出征之前,口无遮拦的马特乌斯牛气十足地表示,从美国回来自己就是两次世界冠军队的队长了,但结果却是德国队在八强战中铩羽而归。更让主教练福格茨和克林斯曼大发雷霆的是,德国队球员们在更衣室里说的每一句话都会出现在第二天的《图片报》上,而能做出这种事情的,显然只有马特乌斯。

克林斯曼在本次世界杯上表现非常抢眼,人们当然无话可说,那么“背锅侠”除了主教练福格茨外,就是之前牛皮吹得满满的马特乌斯了。福格茨当时任命马特乌斯为场上队长,而克林斯曼担任副队长,克林斯曼并不是很服气,认为马特乌斯应该主动放弃队长袖标,但遭到了福格茨的否决,马特乌斯对此幸灾乐祸。不过1994年世界杯后,马特乌斯脚踝重伤,克林斯曼和萨默尔牵头,来自拜仁和多特蒙德的球员一致向福格茨提出要求,那就是马特乌斯不应继续留在国家队,这使得两人的关系降到了冰点。

虽然与马特乌斯一直不和,但出于对冠军杯的渴望,克林斯曼还是接受了贝肯鲍尔的邀请,提前结束了与热刺的合同加盟拜仁。但是马特乌斯对此很不爽。虽然克林斯曼还没回德国,两个人也已经公开表态要“放下成见好好为拜仁踢球”,但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却使得两人的关系不可能从根本上复合,那就是福格茨很长时间都不愿招伤病已经痊愈的马特乌斯回国家队。马特乌斯认为这一切都是克林斯曼在背后搞鬼。马特乌斯2012年出版的自传中是这样描述的:“国家队有个工作人员打电话给我,说‘当心啊,洛塔尔,克林斯曼和海尔默要造你的反。’”

对于马特乌斯的一面之词,克林斯曼从未有过官方回应。马特乌斯甚至一度邀请克林斯曼展开电视辩论,但克林斯曼完全置之不理。媒体后来披露,雷哈格尔辞职,除了他与马特乌斯等球员的矛盾外,无法摆平克林斯曼与马特乌斯的争执也是一大问题。后来马特乌斯还讽刺克林斯曼说:“一个如此喜欢美式生活节奏的人,竟然不愿意和我像竞争美国总统一样进行电视辩论,这真是让人难以理解的笑话。”

1996—1997赛季,马特乌斯和赫内斯打了10000马克的赌,赌克林斯曼赛季联赛进球数不会超过15个,结果克林斯曼听说后,以15个进球给了马特乌斯一记响亮的耳光,而其中最后一个进球,恰好是联赛第34轮打进的,对手恰恰是马特乌斯的老东家门兴格拉德巴赫。

1996年,马特乌斯因为脚踝受伤未能入选德国队欧洲杯阵容,克林斯曼理所当然地成了队长。1996年欧洲杯期间,马特乌斯多次指责克林斯曼企图再次鼓动撤销他的拜仁队长职务,并且联合拜仁的国家队队员从贝尔法斯特给俱乐部负责人发传真,一致要求收回马特乌斯的任命,否则一切后果由贝肯鲍尔负责。此事在马特乌斯于1997年夏天公布的“日记”中得到了证实。正是由于克林斯曼发起并有海尔默、巴贝尔和卡恩等人签名的这份传真件,使得马特乌斯失去了拜仁的队长袖标。

马特乌斯(左)与克林斯曼也曾如此亲密。

1998年,福格茨再次招马特乌斯进入国家队,但前提是他要管住自己的嘴。不过克林斯曼随即在1998年世界杯后做出了退役的决定。1999年5月24日,克林斯曼的退役仪式在斯图加特戴姆勒体育场进行,但马特乌斯并不在被邀请之列。此后两人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包括在克林斯曼执教德国队之后,也没少遭到马特乌斯的口诛笔伐,这些都与当年的这一系列故事有关。

正如之前所说,由于克林斯曼与马特乌斯根本不是一路人,所以很多故事的来源只能是马特乌斯。不过马特乌斯后来也在接受意大利记者采访时承认,自己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不该公开和福格茨以及克林斯曼吵架,“我们不是小孩子了,应该学会平心静气地说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