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小学德育改革与创新成果

中小学德育改革与创新成果

时间:2023-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中小学德育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实效性差,缺少魅力。(二)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学校德育工作(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德育的新进展主要反映在四个方面:1.思想观念上的进步:核心“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中小学德育改革与创新成果

四川省井研县教师进修学校 张旭东

德育是中小学教育的灵魂,它致力于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质的培养,体现着中小学教育的基本目的与归宿,贯穿德、智、体、美等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统摄着整个中小学教育。因为在整个教育工作中,追求善的理念、造就美德才是教育工作最根本的目的。朱镕基总理曾指出:智育与德育相比,我们更重视德育。

德育本身是一项十分复杂,难度非常大的工作,因为它是专门影响学生心灵世界的事业,又受着众多社会因素的交互影响,学生自身的成长过程也有复杂性和长期性。特别是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生活发生着急速的多层面、多侧面的变迁,旧有的文化道德观念和德育范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新要求,德育受到了文化和价值多元化的猛烈冲击,学校德育的要求与现实生活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中小学德育面临许多新的严峻挑战。这就要求我们从新的视角研究和实施德育。

我国中小学德育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实效性差,缺少魅力。德育很难真的打动学生的心灵,不少学生对德育表示厌倦,其深层次原因是教师的德育观念陈旧,缺乏道德创新精神,对德育对象的新变化缺乏敏感,对新形势下的德育如何操作缺少方法上的调整和适应,德育中的情感投入不足。

一、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发展演进

(一)我国素有重视德育的传统

中华民族素有重视德育的文化传统

1.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①自强不息,刚健有力的精神。

②以人为本的精神。

天人合一的精神。

④孝亲敬长、厚德载物的精神。

2.中国传统伦理取向与德育。

①“以德主教”与“教人成人”的价值取向。

②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规范。

a.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础——仁爱思想。

b.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孝梯为本。

c.传统伦理道德的理想境界——群体和谐思想。

d.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重义轻利原则。

3.传统伦理道德在传统教育中的实践。

①含知、情、意、行,重能力培养的德育任务观。

②家庭、社会、学校三者结合的德育途径。

③早教早管、由近及远、奖惩结合的新进展。

(二)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学校德育工作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德育的新进展

主要反映在四个方面:

1.思想观念上的进步:核心“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成果是:把“文革”中扭曲了的德育恢复过来,在指导思想上打破德育政治化、工具化的局限,强调德育有发展人、提升人的素质的功能,重新确立了德育的地位。

2.德育学术思想的进步:建立起“大德育”理念,而“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

成果:建立了“大德育课程体系”,由“认识性德育课程、活动性德育课程、体制意义上的德育课程、气氛意义的德育课程、隐性的认识性德育课程和隐性的活动性德育课程组成”。

指出:德育不仅有政治功能,而且还有“经济功能”、“文化功能”、“享用性功能”、“自然性功能”、“对人的发展的主导功能”、“对学校教育的导向功能”、“促进社会进步的功能”、“生活功能”、“生态功能”等。

在德育模式研究方面,提出了“情感性德育”、“发展性德育”、“活动性德育”、“心育”、“生态德育”等新模式。

3.德育理念自身建设的进步:教育方针的修订,“四有”新人、素质教育等。

4.德育实际工作的进步:全国恢复和重建中小学能的体制和机构,中小学设立德育处、政教处,在国家教委(教育部)主持下:分别于1985年、1987年、1993年、1995年、1998年,连续制定和颁布了几个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导纲要,如《中学德育大纲》《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

在新的中小学德育指导纲要中不仅继续强调爱国主义精神、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而且重视道德与个性的关系,明确地提出道德教育生活化,道德情感教育,还提出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朋友、爱自己等,把德育要求具体化、生活化。

(四)当前我国德育发展的有利形势

1.1986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从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明确指出加强社会主义德育的必要性,认为“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获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2.1989年后,党和国家明确强调“把德育摆在首位”,进一步凸显德育工作的地位。

3.20世纪末、21世纪初,江泽民总书记发表了《关于德育问题的语话》,提出了“三个代表”和“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号召全社会重视德育。

4.2001年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更是为我国中小学德育改革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大好机遇。

二、我国中小学德育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德育定位问题(www.xing528.com)

1.意义:如果德育定位不准或偏移,将会影响到德育实施等一系列问题。

2.内容:两个方面的定位:即认识上的定位和实际工作中的定位。

3.误区:认为德育是一种单独的教育,它可以脱离其他各育、脱离学生的整体生活。它将导致两个抽离(现象):一是把德育从学校完整的教育中割裂、抽离出来,使之成为学校中单独的一个实体,试图靠单独的德育课程、单独的德育教师、单独的德育机构(如政教处、德育处等)来实施德育。

“把德育摆在一切教育工作的首位”的提法,从表面看是重视和强调德育,其实这是把德育与其他诸育相割裂,这是一种德育地位和价值的偏移和变相失缺。

二是把德育从生活中抽离出来,成为独立于世界的孤立实体。学校德育与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实际之内存在较大差距,使学校德育脱离活生生的人际交往,表现出空疏的特征,对学生在社会生活中遇到具体道德情境时的道德判断和选择帮助不大,学生很难形成实际的道德体验,因而很难对现行德育产生兴趣。

由于应试和升学教育的影响,现实情况是很多学校的德育工作是“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4.定位:德育是整个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与灵魂,德育必须依托智育、体育、美育等其他各育,以诸育为载体,在诸育中渗透德育。德育在本质上是人格的、生命的、完整的生活质量的教育,必须与生活交织、渗透在一起学习、生活、工作中处处有德育,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二)德育的价值取向问题

1.德育的目标取向

过去德育的价值取向过多地强调传递既定的道德规范知识,而忽视对学习基础德性、品格的培养。一般要求学生被动地听从、盲目地服从,而不是鼓励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去感受和体验新生活,这就降低了德育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德育目标应有的激励、引导作用。使学生容易形成口头的道德言说与自己的生活行为分离的双重人格。

2.德育的功能取向

过去的德育不是去积极大胆地激励引导学生,而是设法约束、防范学生。带有明显的单向灌输性,其动力系统是外在的,学生不会产生内在需求。

对学生过多的控制、惩罚、会导致学生的恐惧与逆反心理,形成表里不一的言行方式,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

现代德育要由外部约束、控制。走向从学生多样化的实际出发,激励、引导学生的需求,发展其道德主体性,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道德情感,教学生自主、自律,教会判断、选择,勇于承担责任。如此才能把德育真正变成一种内在的道德约束、道德自律,才能把学生的内在约束与发展自己真正统一起来。

(三)德育实践操作过程中的问题

1.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差,缺乏魅力,实效不高。

2.原因:一是教育者的局限,采用简单、粗暴的限制和包教包办的做法和手段。二是不同程序地存在着形式主义的倾向。三是不愿做深入细致的过细的思想工作,怕麻烦。

3.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途径

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要充分考虑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的社会生活实际,看到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多元化、道德和价值多元化的现状,采用有效办法,引导澄清学生头脑中存在的文化、道德和价值混乱;二是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实际,包括认知和情感等的发展实际,学生的生活境遇和人生实际。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来达到育人的目的。

三、我国中小学德育改革与创新

(一)世界中小学德育改革大趋势

1.各国都更加重视品格教育和美德教育。

注意对学生美德、基础性道德的养成,强调情感、个性和人格的培养。

2.强调道德主体的培养。

注意教育学生学会判断、选择、创新,使学生在德性成长中逐渐成为道德的主体。

3.强调情感和认知的协调。

注意在做中体验,在体验中整合,达到知情的统一,学做合一。

4.强调德育的生活指导功能。

强调对生活基础的关心,引导学生学会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关系,逐步体验更高的道德境界。

(二)中小学德育要更新理念,树立德育新理念

1.生活的德育

生活世界是德育魅力产生的源头。德育要从纯粹的理性世界和理想世界中走出来。回归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世界,构建生活的德育。让学生体验生活和生命的乐趣,实施“生活德育”,已成为时代的重要主题。

2.生态的德育

生态德育,是一种生态德育活动,一种新德育观。已成21世纪道德发展的新境界。

其主张为: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正确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意识地控制人对自然的盲目破坏行为。

要求:师生一道创建绿色校园,绿色社会,绿色家园,体验生态美;创造机会,师生一齐亲近大自然,体验大自然,认识和保护动植物,提升生态觉悟;去发现美、创造美、享受美。

3.关怀的德育

西方学者研究发现,人类的基本需要是与其他人友好相处、爱或者被爱。美国学者诺丁斯认为:“关爱是所有成功教育的奠基石”。

4.感恩的德育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是中华传统美德,当发扬光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