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井研县研城中学 夏 钰
多姿的世界,若失去了花的点缀,便黯然失色,满目苍苍。
心灵的原野,若没有花的充实,则干涸皱裂,日渐枯竭。
无论面对怎样的人生,我始终坚信,在心里种花,人生才不会荒芜。
——题记
我是谁
我是谁?
在花季年华里,我成为了一名教师。那年的九月,心如夏花般灿烂的我开启了自己的教学生涯,真诚而炽烈地爱着自己的学生,爱着这份荣光的职业,与其同徜徉共成长,时光荏苒,恍惚间便走过了近20个春夏秋冬。
课堂上,我们曾品评李白的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慨叹苏轼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一洗万古凡马空的豪放洒脱;闲聊李煜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的清丽断肠……于是,你们和我一样多愁善感但热情豪放。课下,我们会争得面红耳赤,但也留下了无数欢声笑语,甚至是离别时悲戚的泪水。
我是谁?我是给予了真诚,收获了幸福的教师。(www.xing528.com)
也不知从何时起,我也被卷入了职业倦怠的洪流,在匆忙流逝的岁月芳华中踌躇不前。省上赛课、市上研修、县上会议……在各级各类的培训、讲座、研修中,任世事风起云涌,我自波澜不惊。直到晓雾将歇、曙光初现的冬日清晨,领导、专家高屋建瓴的醍醐灌顶之言,猛地撞击着我的心灵,催生我蜕变成长,重新唤起我新生的魂!
为什么是我
游永恒教授将高水平地达到教师专业标准、带动团队发展、解决疑难问题列为衡量名师的三大标准。他生动广博地列举了美国国家年度教师的教学案例,令我感受倍深。原是警察的安东尼·马伦,任教于康涅狄格州的格林尼治高中阿奇分校,专门教授那些最具挑战性,被判定为有行为和情感障碍、被其他学校拒之门外的孩子们,最终成为了“制服”问题学生的专家,让徘徊在社会边缘的“不良少年”重回正轨,也因此获评2009年美国“国家年度教师”。杰夫·沙博诺是华盛顿州亚奇玛县齐拉高中的一位科学教师,他对教育的热情远远超出了教室的疆界。他的课堂妙趣横生,使得学生对科学爱得不行。他不仅让学生收获了知识,还能收获自信,理解知识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应用。更重要的是,他激发出了学生努力学习的欲望和能力。肖恩·麦考是一个很有魅力的人,天生就擅长与学生和同事打成一片,并且常以一名教师领导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这些美国的领袖型的教师都有其共同的特点:他们善于激励各种天赋、各种家庭背景的学生,让他们努力学习,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他们能够应对各种疑难的教育问题:厌学、失去信心、心理异常、不良品行等,他们是自己教育智慧的挑战者,他们都是教师中的“导师”,能够带领成长中的教师,通过专业发展感受教师职业的欢乐;他们终身学习,善于自我反思并有广阔的国际视野。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当孩子正在坠落,最需要接住他的就是教师,防止更坏的事情发生,就是教育者最大的功劳。”的确,教师是学生的指路明灯,是他们感到安全、稳定和产生灵感的来源。教育不仅是“教”,更是“育”。我总在循环往复的教学过程中,为契合应试教育而迷失自我,却不能在自我专业素养的提升中给学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精心备课、激情上课、反复测试、认真分析,而后再备课再上课再检测再分析,与学生产生过情感的共鸣,碰撞过智慧的火花,也享受着学生成长进步带来的无比欣喜。但此刻,我不得不反思,我叩响过他们内心世界的大门吗?我涉猎过他们丰富精彩的生活吗?我审视过他们新奇独到的见解与精辟睿智的认知吗?成的愉悦,败的哀伤,失落的沮丧,我感同身受过吗?
为什么是我?我不断追问自己。我有高尚的师德师风?我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我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我有基础知识和教学功底?我有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我有强劲的专业发展内驱力?我想,大概是因为我坚守着这一片沃土,具有热爱教育的情怀,能够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反思,热情向上,在心里种花,不让人生荒芜的一颗本真的心吧。
我要到哪里去
培训已然结束,但专家们或诙谐幽默或从容淡定或深沉儒雅的讲授,字字珠玑,串串妙语,令我意犹未尽,已悄然在我心上种下一片花海。我要到哪里去?如何成为名师?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如何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如何让自己回首往事了然不悔……我想,三天的集中培训已为我指明方向。即便成长之路崎岖而漫长,我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或许我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但我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或许我无法让自己的世界璀璨多姿,但我会在心里种花,不让自己的人生一片荒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