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井研教师培训实录:珍惜机会,努力学习,向名师方向迈进

井研教师培训实录:珍惜机会,努力学习,向名师方向迈进

时间:2023-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名师培养工程是井研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条件,“名师”称号既是荣誉更是责任。“名师培养对象”培训期为三年,每年都要考核,我们每名学员在这三年里要互帮互助,努力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学有所用,不断提升能力,带领学校教师团队朝着教师专业标准的更高要求不断前行。

井研教师培训实录:珍惜机会,努力学习,向名师方向迈进

四川省井研县马踏中学 王学军

2018年1月8日~1月10日,井研县首届35名“教育名师培养对象”参加了第一次集中培训。35名“教育名师培养对象”覆盖了高中到学前教育全学段,都是经过了申请推荐、遴选考试、业绩考核等环节的选拔,过程堪比国家公务员考试,相当严格,“含金量”较高,整个遴选过程体现了公平、公开、择优原则,能够入围“井研教育名师培养对象”对大家而言都是机会难得,当“且行且珍惜”。教育名师培养工程是井研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条件,“名师”称号既是荣誉更是责任。“名师培养对象”培训期为三年,每年都要考核,我们每名学员在这三年里要互帮互助,努力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学有所用,不断提升能力,带领学校教师团队朝着教师专业标准的更高要求不断前行。

一、聆听专家讲座,破解心中谜题

说实话,在培训前,对于什么是名师?如何成长为名师?成为名师要做什么?我对这三个问题没有深入的思考,认识是相当的肤浅。但听了李勇成校长、游永恒教授、邱毅副校长、徐泽能所长、汪伟校长、何平校长的讲座,对于破解心中的谜题有了很大帮助,也明确了下一步发展的方向。李勇成校长的《提升专业水平,做一名好教师》、游永恒教授的《名师成长之路》、许泽能所长的《从优秀走向卓越》,着重从教师生涯规划和应具备的专业素养论述了名师成长路径;邱毅副校长的《走向名师的实践路径》、汪伟校长的《魅力课堂》主要从名师成长的具体操作层面进行了论述;何平校长的《新时代下的教师成长》主要论述了新时代教育的内涵和新时代教育名师应具备的素质。

他们的讲座高屋建瓴,见解独到而深刻,对教育发展的历程和新时代教育的内涵把握准确而全面;“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发展,教师为本”,他们都从教育的重要性出发,给出了成为教育名师的良药方子,规划了成长路径。专家们紧紧抓住新时代的主要矛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发展不均衡、不完善之间的矛盾,表现在教育领域就是人们对教育质量的更高要求同教育发展不均衡之间的矛盾,对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给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建议,这些都有助于帮助我们拓展思考的深度,拓宽思考的维度,对我们学习帮助很大。

二、知行合一,不断前行

(一)高标准,严要求,提升自身专业标准水平

按照专家定位名师含义讲,所谓名师就是超越教学,能够解决各种疑难杂症的高手,就是学识丰富,教育与教学行为专业的教师。那么如何成为名师呢?我个人认为首先应该按照《教师专业标准》来要求自己。以下是《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共3个维度,涉及14个领域,43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续表

续表(www.xing528.com)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要求教师树立四个方面教育理念,一是师德为先。具体有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关爱中学生,尊重中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中学生,做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二是学生为本。要求尊重中学生权益,以中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生的主动性;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中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三是能力为重。要求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中学生,遵循中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四是终身学习。要求学习先进的中学教育教学理论,了解国内外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细细体会,说实话,我们在有些方面还做得非常不够。这次听游永恒教授讲《教师的成长和职业规划》,方知自己离《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还有些距离,要想成为井研教育名师,路还很长。

(二)以核心素养统领课堂教学

什么是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应当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些问题是困扰一线教师多年的难题,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对一线教师而言是非常大的挑战。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从中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是将社会主义教育根本任务立德树人落到实处的根本途径。

要将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地,就要求从学前教育到高中甚至大学都要认真组织实施。一是要转变课程观,从学科中心的课程观转变为学生中心的课程观。二是校长的推动起决定作用,合格的校长管形,优秀的校长聚心,卓越的校长立魂。校长不仅要做务实的管理者,还要做促进核心素养培育落地策略的设计者。三是核心素养的落实靠教师。美国教师托尼马伦说: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机构是学校,最伟大的变革工具是教师。学校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堂,课堂改革的核心是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脱离教师的任何教育改革举措必将轰轰烈烈地失败。四是培养核心素养,载体是课程和课堂。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课程中孕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生长;离开核心知识谈不上核心素养;在课程和课堂中细化学科核心素养才能让培育核心素养真正落地;离开课堂谈核心素养的培育都是空谈。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需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一是要重新定义学生培养目标,要培养思想道德品质优秀,有责任感的、有独立人格的、有理性批判思维的学生作为培养目标。二是优化师生评价方式,用科学的评价引领学校素质教育;三是建构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反思课堂,课堂理念要贯彻师生同学、学生主体、合作探究、注重反思;在讲练的基础上,强调自学、动手、思维、探究、反思等环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力和自主发展力。四是注重学生精神发展力,建设积极心理教育中心,优化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和德育活动,加强艺术体育工作,建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

(三)引领团队建设,打造优质学科教学

为了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落到实处,也为了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全国都要实行新高考。新高考的实行对教师团队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一个教师团队中,只有激活团队的每一个人,在团队目标协调一致的基础上团结合作,才能产生1+1>2的团队协同效应,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每一个教师专业成长,也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是要形成共同愿景,建立年级组命运共同体。现在《井研县高中教育质量提升行动方案》的出台,正好为建立年级组命运共同体创造了契机。二是要开展校本教研,推进团队建设。首先应确定水平高、敢于担当的优秀教师为备课组长,在待遇上给予不低于班主任一半的报酬;二是要围绕教学重点、教学实施情况、教学反思、学法指导、复习评讲等开展集体备课,在组内要做到资源共享,智慧互补,力求内容统一,教案统一,课件统一,进度统一;开展好组内观摩课、研究课、会诊课研究,积极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撰写教学论文。三是要强化团队意识,实施捆绑式评价和奖励。要开展年级组、备课组为重点的集体奖励,奖励要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促进年级组和备课组的良性发展。

名师培养对象的培养期限是三年,但学习是终身的。我愿意积极融入到我们这个团队中,向专家们学,向同学们学,走出去学,做一名“积极学员”;我愿意将学到的知识与大家分享,和大家共同进步;我愿意终身躬耕于马中,因为我是马中人,马中是我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