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井研县幼儿园 刘 勇
我,一个拥有男性化名字的女幼儿教师。1996年走上幼教岗位,一晃已21个春秋。漠然回首,虽流年已逝,但除白发渐多外,在我心里21年却竟如一日,一个我喜欢的、可以静静观察孩子分享孩子们喜怒哀乐的日子。我的想法一直都很简单:就这样静静地工作着,努力做一个孩子们喜欢的幼儿教师,牵着一只只小蜗牛去散步。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我似乎也变成了小蜗牛,不仅陪着一群群小蜗牛成长,还充满闲情逸致的漫步,收获着自己的成长和沿途的风景。在幼教这条路上,我用坚韧的意志和信念,用“奔跑吧!蜗牛”的呐喊,虽缓慢但孜孜不倦地漫步着、追逐着,诠释着自己如蜗牛般意志坚定但又不失浪漫的诗一般的幼教人生。
一直以来,我都是一只幸运的蜗牛,经常有外出培训的机会,北京、上海、重庆、南京、成都……我一次次与专家们零距离接触,实现着成长。可不知何时,坚定的麦田守望者也有了倦怠,会觉得培训是找个生命的空隙,给心放个假。可这一切,却因一次际遇而转变,蜗牛有了想飞的欲望。
这次际遇,发生在2017年那个腊梅依旧飘香的寒冬。我有幸被遴选为井研教育名师培养对象,并参加了第一次集中研修。在启动仪式上,领导们语重心长的讲话,让我感受到了本次研修的不同,也摒弃了内心想在本土培训中给心放个假的想法,而三天六个讲座也果然超出预期的精彩。
此次专家们的讲座,或高端大气上档次,或低调奢华接地气,抑或不高不低很睿智,有国际视野,也有现身说法。看似简单的PPT后,有大量的足够震撼心灵的案例,并且这些案例,由读了万卷书、行了万里路的专家们进行了幽默风趣地娓娓解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修养、专业标准、专业能力、成长、成功、优秀、卓越、领袖等词语反复的高频次的呈现,一遍遍敲击着我那本想找个生命空隙休憩的心。从遛狗系绳看高贵,从亲情洗脚看博爱,从美国年度教师评选看育人、从积极参与看收获,当然也从职业倦怠、心如止水到重燃激情、成长成名……
我想,我和众多的学员一样,好不容易身处闹市僻静处,内心却是澎湃的。是的,聚到这里的人曾经或现在都是在各自岗位上优秀的。但我想,也许也会有不少的人像我一样,从未想过卓越,抑或曾萌芽的卓越都被纷繁的事务所扼杀。我们总会有一千种理由为自己越来越趋平淡的职业生活找个说法。但此次,此时,我想亦会有很多学员跟我一样在叩问内心:“Who am I?我是谁?为什么是我?我要到哪里去?怎么去?我可以再成长吗?我可以大胆地实现第二次成长吗?”……(www.xing528.com)
是的,此次,此时,我们被成功洗脑了,任何一点能激发涟漪的东西都给了我们不可估量的快乐。有人会边做笔记边拍照,有人会用手机搜索没get到的点,有人会激动到课间还在讨论,也有人会在午餐时不由自主地向班委建议“还想听到这样的讲座”。而我,悄悄地发了四条微信:“游老的课太有意思”、“每次听到安东尼的故事都会很震撼”、“这个教师有点萌,我要了解下高中数学老师怎样成为名师”、“这两天耳边萦绕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当然还有不敢在微信里发布,只能悄悄在心里萦绕的“从优秀到卓越”。
我讶异,但也释怀。或许平时大家都淹没在纷繁的工作中,谈不上高大上的理想,谈不上多富有的收入,但都是有教育情怀的。正如领导所说,我们都是曾经的优生。我们有我们的信仰,成长的渴望是一直都在的。我们可以在偏远县城狭小空间内默默工作,静静绽放,呼吸着让人艳羡的清新空气,享受着我们的“小确幸”。但我们也可以在某一天被点燃生命的激情,开始第二次成长,从优秀到卓越。
我,自诩爱读书之人,自从读到台湾作家张文亮的《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后,知道了幼教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要有足够的耐心去跟随蜗牛,跟随幼儿,并且要有幼儿的视角,才能聆听花开虫鸣。但慢慢地,我喜欢上了蜗牛的坚定,想做一只快乐的小蜗牛,勿忘初心,淡然前行。
但现在,此时,蜗牛想飞,朝着最初的梦想和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