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调控是太极拳套路在练习过程中的一种现象和功能,也是太极拳通过修炼产生的一种成果。吴式方架太极拳能较快激发内气,较快实现自动调控。本文讲解我在吴式方架太极拳的自动调控问题上的一点心得体会,并和读者们一起来探讨。下面我分三个问题谈:1.什么叫自动调控;2.怎么样来实现自动调控;3.自动调控有什么好处。
在练习太极拳套路的过程中,在暗意念的引导下使内气产生的整体劲推动拳架自动地、连绵不断地由一个动作到位后再转换成另一个动作,这样连续不断地转换下去从而完成整个套路,并在这一过程中自己感觉到主观上并没有人为刻意地用力来做动作,而是好像由一股内在的劲力在推动着自己完成动作并使其到位,这样一种现象和功能我把它称之为“自动调控”。所谓自动调控,简单概括地说就是“暗意念引导内气产生的整体劲推动太极拳架运动的整个过程”。自动调控不但出现在太极拳套路的每一个动作中,而且还出现在每两个相邻动作之间的连接中,因而它可以贯穿在太极拳套路的整个过程中。
太极拳套路可以用明意念练,也可以用暗意念练。所谓明意念,是指直接从身体外部去指挥动作的意念,是一种意念较浓的支配方法。所谓暗意念,是指从身体内部引导内气去推动动作的意念,是一种意念较淡的支配方法。由于暗意念是通过引导身体内部的内气去推动动作,所以暗意念和动作之间的关系是间接的。通过暗意念去激发引导内气,再由内气去推动动作形成自动调控。所以由内气推动的动作,也可看作是自动调控的推动。由内气推动的劲力是整体劲,所以自动调控也以整体劲在推动动作。而用明意念指挥动作是表层局部的力。
如图1所示:“意”指明意念和暗意念,“气”指内气,“形”指动作。图中所示的“意、气、形”三者的关系反映了明意念和暗意念对动作的不同作用。用意念直接从身体外部去指挥动作,这种意念是明意念,在这里“意”和“形”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直接的。用意念从身体内部激发引导内气去推动动作,这种意念是暗意念,在这里“意”和“形”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间接的,因为这两者之间夹着一个“气”,“意”要依靠“气”来推动“形”。
图1
明意念和暗意念:(1)都是人的意念;(2)是人的意念活动的不同表现方式。太极功夫好的练家,暗意念引导内气的功夫深了,在攻防上无所谓明意念和暗意念,因为其明意念和暗意念可以讲已融合,其意念引导的内气功力立刻会激发出来。但作为初学者一定要把明意念和暗意念分清,只有这样才能学习自动调控,才能有利于自动调控。
我们通过一遍遍地练习太极拳,使动作由不会到会,渐渐提高动作的练习水平,并使动作由不正确到渐渐正确,在头脑中形成“动力定型”,并向人脑这个电脑中输入了动作程序,慢慢学会身体和意念向下松沉产生内气形成自动调控,并把动作自动地、连绵不断地由这一个转换成下一个,进而完成整个套路。
在吴式方架太极拳中当某一个动作做完后要上步去接下一个动作时,一般都是一脚向前轻缓迈出成脚跟虚落地、脚尖上翘的虚步。如果用明意念来做这个动作时是意念直接从外部去指挥脚,使其向前轻缓迈出成脚跟虚落地、脚尖上翘的虚步。这种明意念是很人为刻意的。明意念指挥产生的劲力是表层局部的。如果用暗意念来做这个动作的话是在身体和意念向下松沉的情况下,由于胯、腿也松了,练习者静静地让暗意念激发引导的内气将腿缓缓提起使脚轻缓向前迈出成脚跟虚落地、脚尖上翘的虚步。这种将大腿轻缓提起使脚轻缓向前迈出成虚步的劲力是自动调控的整体劲。这种由暗意念来引导内气推动动作是由内而发的,是自然自动的,是练习者静静地让内劲将腿轻缓提起使脚轻缓向前迈出成虚步,而不是刻意的用明意念直接从外部去指挥脚向前迈出。暗意念引导内气推动动作形成自动调控,符合太极拳论所说的“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先在心,后在身”,“以意领先”,“意到则气到,气到劲自到”,“用意不用力”。暗意念是淡淡的,若有若无的,它引导内气推动动作时,全身肌肉放松无僵滞和拙力,动作舒缓、柔和、连绵不断。
怎么样来实现自动调控,其实就是讲实现自动调控的机理是什么?要实现由暗意念引导的内气推动动作的自动调控,需要身体和意念向下松沉造成下实上虚。所以说下实上虚是实现自动调控的重要机理。这种下实上虚不是脚下面力气用得大一点,手上面力气用得小一点。而是太极拳论的“劲从脚跟起,节节贯通”,“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通过背脊和肩臂,形于手指”。这种“劲从脚跟起”并向上“节节贯通”的劲是整体劲。下实上虚是各种流派太极拳练习时共有的要求之一,是稳固下盘,提高健身治病和技击效果的重要锻炼手段。
(1)练好太极起势,做好下实上虚
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都是一个桩,练太极拳套路又叫变桩(活动桩),即由一个桩缓缓地变成另外一个桩,如此连绵不断地一个桩一个桩地变下去进而完成整个套路,并在其间表现出攻防含义。练习太极拳套路的变桩过程和下实上虚与自动调控关系密切。《黄帝内经》中有形容站桩是:“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古人看见一棵树一动不动地竖立着,但能生生不息,于是人们也去模仿树一样站立着,并和医学等理论结合起来,使站桩成为一门学问。站桩是通过一定的静态站立姿势,使身体和意念向下松沉,使内气顺畅,血液循环加速,培补一个人的本元,使下盘扎实,使拳术体用兼备。所以武术界有“百练不如一站”之说。但这里所说的是固定桩,不是太极拳自动调控中的变桩。我们学习自动调控和下实上虚可以先从学习站好太极起势这个桩开始,先以站固定桩的形式练习,等到“得气”了就可以变桩进行自动调控。
太极起势是一个很好很重要的桩,它虽简单但练好也不容易,从它这里我们可以品悟到太极拳的许多道理。练习起势时可以由两脚左右为一脚空当的平行步站立开始,头身正直,膝盖微曲,两脚尖朝前,重心放脚后跟。含胸拔背,虚灵顶劲,舌顶上颚,两肩松平,两臂掌自然下垂松挂在两肩关节下,手掌在放松的情况下成为四指自然并拢稍回曲、大拇指尖和食指前端成相接近的虚钩形(虚掌、松掌),以两掌心向内并虚贴两大腿外侧。眼睛向前平视,或者在虚灵顶劲时眼球松并有点斜向前下视,眼睛半闭半开使眼神内收,眼光只能斜下看到约一尺距离处。排除一切杂念,精神安舒放松,可自然呼吸,练习时间长了也可以腹式顺呼吸(吸气丹田鼓出,呼气丹田内收)。身体和意念从百会穴开始慢慢向下松沉到涌泉穴,在这一过程中带动命门松并向身后放出,同时气沉丹田,促使尾闾内收,胯也自动内收,这时把人的侧面作为平面来看,百会穴、会阴穴、脚后跟这上、中、下三点连成的一条直线垂直于地面。这样一种站立姿势称作站要站棵松,它有利于气的下沉和贯通。尾闾内收是一个整体行为,而不是人为刻意地使尾闾骨这个部分局部用点力使它内收。它是在虚灵顶劲、含胸拔背等身体和意念向下松沉的基础上,促使命门松向后放出,同时促使气沉丹田,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一个使尾闾骨内收的整体劲。如果单靠尾闾骨这部分局部用力使其内收,这种尾闾内收是不能持久的,因为它没有前面所说的整体行为的大环境所产生的整体劲推动和长时间维护其内收。只有尾闾内收了,百会穴、会阴穴、脚后跟三点连成的一条线才真正是一条直线(把人的侧面作为平面来看)。
当身体和意念向下松沉到涌泉穴时,会感到有一股劲力把双掌慢慢向上托起,两掌向前刚离开大腿时两掌心是相对的,继而在上托过程中两掌心渐转向朝身内侧斜向下,当托到齐肩高时两掌心才全部朝下,而且两掌指自然下垂,两手腕上提。在两掌向上托的过程中会感到自己并没有用力,是好像一股内在的劲力在把双掌向上托起,同时会感到百会穴会自动微微上顶。这就叫太极起势,这就叫劲从脚跟起,这就叫下实上虚,这也叫得气,这就是自动调控。这就是我们通过身体和意念向下松沉到涌泉穴开发了暗意念,并用暗意念引导内气推动动作形成自动调控。这种把两臂掌向上托的劲是整体劲。如果是自己人为刻意地用力即用明意念把两臂掌向上拎起来,这是上半身局部的力,叫失重、拔根。我们把这种下实上虚的状态形容为“风吹杨柳根不动”。为什么刮台风时硬碰硬的梧桐树易吹倒,而杨柳树却很难吹倒?因为前者是硬顶,后者是松柔。这种站桩方法能使身体变得很虚灵,像杨柳树一样有一点微风就感觉到,有利于练听劲,同时下面的脚像打桩一样根基越沉越深,使下盘稳固,有利于健身、推手等技击。通过太极起势练习,会发现百会穴自动微微上顶,人感觉高大,两脚如打桩向下越沉越深中会品悟出太极拳的“对拉拔长,曲中求直”的含义。但必须注意的是,这个百会穴上顶是“微微”的顶,是自动调控中的内劲产生的。它必须遵照下实上虚的原则,在身体和意念向下松沉的状态下由自动调控产生的内劲使其微微上顶,从外形看身体高度并没有因百会穴上顶而加高。这个顶的意念不能浓,只能淡,只能虚,不能太刻意,要不然极易造成气逆而上,切记!根据下实上虚的原则,两脚如向下打桩越沉越深的成分多,而百会穴向上虚顶的成分少。它是在这样一种内心感悟状态下的对拉拔长。我们从身体和意念向下松沉到涌泉穴,两臂掌自动向上提掤中去品悟出“劲从脚跟起,节节贯通”的含义,更加明白太极拳论中“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通过背脊和肩臂,形于手指”。怪不得武术界有句俗语:“太极拳的动作都是从脚底下打出来的”,“是脚底在打太极拳”。同时还使我们明白,只要身体和意念能向下松沉到涌泉穴,哪怕是站着也叫重心低;如果松不下去,哪怕再蹲得低也叫重心高。练太极起势中还品悟到,光有虚灵顶劲,含胸拔背,如果没有身体和意念向下松沉,两臂掌也不会自动向上提掤,因为不能“劲从脚跟起,节节贯通”。还品悟到身体和意念向下松沉能促使虚灵顶劲,含胸拔背,命门后鼓,气沉丹田,并促使尾闾内收。含胸拔背有互相循环的因果关系:如能含胸必能拔背,如能拔背必能含胸。可“尾闾内收”永远是“果”而不是“因”,尾闾内收的这个“果”,永远是由于虚灵顶劲,含胸拔背,身体和意念向下松沉,命门后鼓,气沉丹田等这些“因”造成的。尾闾内收它必须是前面这么多整体行为的“因”才能使其在套路演练中保持持久一贯的“果”。在意念的引导下使身体不但向下松,也会向四面松开,同时百会穴向上虚顶,两脚向下越沉越深,人会感觉膨胀高大,好像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真所谓“天人合一”。练太极起势中还能品悟到,当身体和意念向下松沉到腰时,两臂掌就能离开两大腿外侧向前上起掤,当向下松沉到大腿时,两臂掌继续上掤,但如果到约接近齐胸高这位置,两臂掌如上不去了,那是由于小腿没有松,这时我们通过意念向下松沉的引导来促使小腿松,两臂掌会继续向上提到齐肩平而完成“向上提掤”这个动作。松是一种状态,不是松软无力,是松柔产生对动作的推动力。身体和意念向下松沉的下实上虚告诉我们意念不能太浓,太浓影响自动调控。由于身体和意念向下松沉,使暗意念引导内气推动动作形成自动调控,从而使自己感觉到没人为刻意用力,这时自己的意念是很淡很淡的。如果这时意念太浓,造成意气上浮而不下沉,自动调控停止,变成明意念直接从身体外部去指挥动作。
(2)“静中求动”和“动中求静”
自动调控的过程是“静中求动”和“动中求静”的相互过程。做太极起势应先心神安静,调整好站立姿势,身体和意念向下松沉,静极则动产生自动调控的整体劲推动动作。在自动调控的整体劲推动一个动作接一个动作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心神安静,始终保持身体和意念向下松沉,排除一切杂念。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某一动作需人为刻意用力去做时,肯定这时身体和意念没有向下松沉。这时需通过意念的引导来继续向下松沉,自动调控又会重新出现。如动作“白鹤亮翅”的分动作(2)“沉坐提臂”中当身体后下缓缓沉坐,左臂掌从身左前下向上缓缓提起如提到一半时若上不去了,若要提上去需刻意用力了,这时除继续松臂、松肩、沉肩外,还需通过意念的引导做到松腰、松胯、松腿后左臂又能自动上扬,身体也会自动后下沉坐到身体垂直而完成这个分动作。然后自动调控的整体劲会使腰胯自动右转并带动上扬的两臂掌和身体整体右转完成分动作(3)“右转挒”。继而自动调控的整体劲又会使两肘自动稍内合并向下沉采同时带动上扬的两掌降至约齐鼻尖高,完成分动作(4)“蹲式合肘”,这时白鹤亮翅动作已做完。然后,在自动调控的整体劲继续推动下做出动作“左搂膝拗步”“手挥琵琶”等,进而完成整个套路。在自动调控推动下的套路练习中可以发现身体斜直必然会自动变成垂直,垂直也必然会自动变成斜直,弓步必然会自动变成虚步,虚步也必然会自动变成弓步。阳极生阴,阴极生阳,阴阳转换,在内气推动下一个动作到位完成了,必然要推变成另外一个动作。在某一位置的手,不可能永远在这一位置,在内气推动下必然要改变位置。在套路练习中通过“静中求动”和“动中求静”的良性循环,有利于使自动调控推动动作一个接一个地变化下去而完成整个套路。
(3)慢练中悟出“不丢不顶”
练习套路时,要遵照前面讲过的“动、静、轻、灵、松”的原则,要练得慢,在慢练中去品悟出如何做到“动、静、轻、灵、松”,品悟出得气,品悟出动作是否正确,在慢练中纠正动作,通过慢练来品悟出自己的自动调控的速度。一般讲一套方架用一般性速度,即不快不慢的速度练完需25分钟左右。我的学生当中有用慢速度练完一套用45分钟或1小时的,应该因人而异,在学习自动调控中自己去摸索练完一套所需的时间。每个人自动调控的速度是不一样的,自动调控速度要遵照太极推手中“不丢不顶”的原则。如推手中若对方跟进一寸,我也退一寸,叫不丢不顶;若我退多于一寸叫作丢,我丢开了对方,若我退少于一寸叫作顶,我顶住了对方。如果设自己自动调控的速度为10V,当自己练习套路的速度大于10V时叫作“丢”,即丢开了自己的自动调控的速度,向前走了,太快了,叫作“耗气”;如果当自己练习套路时的速度小于10V时叫作“顶”,即顶住了自己自动调控的速度,太慢了,叫作“憋气”。不按自己的自动调控的速度练,不按整体劲推动的速度和方向练,都在消耗和对抗整体劲。所以练习太极拳套路时,不但要顺其势,还要顺其速,按自己自动调控的速度和方向练,又叫“养气”。当一个较长的传统太极拳套路,为了表演、比赛的需要经过改编成为短套路,只要编得好,编得合理流畅,经过自己练习熟练后仍然能在平时练习中实现自动调控。功夫好的练家,气路可快可慢,自己可以控制,同样一套拳可以练成慢架和快架,这样的人比较少,不要硬去追求,以好好慢练为好。(www.xing528.com)
蹬脚和踢脚时的自动调控是当身体和意念向下松沉后,自动调控的整体劲先把大腿上托、膝盖向上顶(小腿自然下垂跟着上升),当大腿高度到位后,整体劲又自动把小腿和脚向前送出完成蹬踢。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当自动调控的整体劲随着身体重心上升把大腿上托时,同时把两交叉的臂掌向上托至额前,然后当小腿和脚向前送出时两臂同时做分劈动作。单摆莲和双摆莲是要人为用点力的,但如果腿上韧带拉得松点,会去少对抗自动调控的整体劲,动作会利索点。年纪大的人练习各种腿法,不要勉强,可低一点。
(4)做好身体的斜与正
在练习套路时要做好身体的斜与正。①我们把人的侧面作为平面来看。在做身体垂直站立和身体垂直的虚步时,应把百会穴、会阴穴和脚后跟三点连成的一条直线垂直于地面。在做身体斜中寓正的弓步时,这时身体的侧面图大约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即百会穴、会阴穴和脚后跟三点连成的一条直线斜向地面成为这个直角三角形的一条斜边;由于作弓步前推掌时眼观推掌所以头稍有点昂起,故可看作是百会穴前的囟门穴(婴儿头顶骨缝没闭合时的软穴处)和会阴穴、脚后跟三点一斜线;而鼻尖和前弓形腿的脚尖连成一条直线垂直地面成为这个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②在做弓步身体前斜的动作时,上半身不要去刻意用力前斜,要根据下实上虚的原则,劲力来源于脚跟,以脚为根,上半身是虚的为零,头顶是虚顶,要利用后脚的自然蹬劲使后腿由弯曲变成自然伸直的过程中把劲力向上传递到上半身去推动其前斜。只有这样才能使身体前斜的度数准确到位而不过极。吴式方架太极拳在练习过程中由于身体斜和正的互相交替出现,使内气活动的中心点在身体前斜时在后面的命门,在身体垂直时在前面的丹田,这样有利于气的疏泄和收纳,使气的吐纳加强;而且由于身体的一斜一正形成动能和势能的顺利的互相转换,并和内气运转结合成为自动调控的助力剂而更加有利于自动调控。③下面从动作14“上步搬拦捶”来看动能和势能的互相转化。当动能使动作重心向前沉移成弓步,同时身体由原垂直变成向前斜,同时两合掌向前发出,这时完成了分动作“弓步合掌”,这时动能转化成了势能;在这个势能转化成的动能的推动下使重心向后沉移成虚步,同时身体由原前斜变成垂直,同时原右侧掌变拳向后弧形回拉并且原左侧掌稍回收成侧立掌护胸前,这时完成了分动作“后坐搬拦”,这时动能转化成了势能;在这个势能转化成的动能的推动下使重心向前沉移成弓步,同时身体由垂直变成向前斜,同时右拳向前击出完成分动作“弓步冲捶”。在下一个动作15“如封似闭”中在动能和势能的互相转化下先使重心向后沉移成虚步,同时身体由前斜变成垂直,同时两掌经捋臂后掌心向内并左右分开;然后重心向前沉移成弓步,身体由垂直变成前斜,同时两掌转掌前按。方架其他各个动作之间,及组成每个动作的分动作之间都存在着动能和势能的互相转换。每个动作或分动作的终点,也就是下一个动作或分动作的起点,每当动作或分动作到位了动能又转化成了势能并为下一个动作或分动作积蓄动力。动能和势能的互相转换也说明了动与静互相转换的关系,动能够转化为静,静也能转化为动。说明了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的阴阳之间的互相转换。身体的一斜一正有利于阴和阳,动和静,动能和势能的互相转换,有利于内气运转。促进了自动调控。身体垂直有利于气的下沉,身体一斜一正有利于气的疏泄和收纳,使气的吐纳加强,所以身体的一斜一正把气的下沉和吐纳都管到了,是一种协调。在自动调控推动下套路动作中动能和势能的损耗是由自动调控中产生的内气来补充的。
关于弓步时身体前斜的程度可以在实际练习时多多地去摸索领悟。一般来讲,如做动作“搂膝拗步”和“倒撵猴”的弓步时身体向前斜直(三点一线),而其他如“挤势”“迎面掌”“玉女穿梭”中的“拗弓步架推”等身体应稍前斜。吴式太极拳弓步身体要前斜是由于其后腿脚尖朝前所致,如果不前斜侧胯会不舒服。它不像杨式太极拳后面那只脚的脚尖外撇约45°~60°,所以身体一般是垂直的。综上所述,后面那只脚的脚尖朝向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力学框架。
(5)练太极拳不配乐
要使自己学会自动调控,那么练习太极拳时不能配音乐。因为自动调控需要自己一心专注入静,身体和意念向下松沉,静极则动,激发内气产生自动调控。听音乐练太极拳不是真正入静,再优美的音乐这时也是一种噪音。虽然平时听听音乐确实能使人愉悦心情,陶冶情操,我也喜欢听。但是音乐是有情感的。中医学理论告诉我们“心平则气周,心喜则气缓”。练太极拳时只有心平心静才能促使气血更好地周流全身,才能静极则动,激发内气推动动作。相比较而言,练太极拳时心平总比心喜要好。有些人练太极拳心静不下来,依赖听音乐来实现所谓把心静下来,但这样的静下来不是真静,也不是真松。应该在一心专注练拳中去培养自己的自静能力来做到不依赖于音乐。
(6)松静促使肌肉良好合理收缩
推动拳架运动的自动调控整体劲的劲力是来源于肌肉的收缩。因为一切劲力都是由于肌肉的收缩产生的,没有肌肉的收缩就不会有劲力的产生。自动调控是由于身体和意念向下松沉后所激发出来的一种大脑皮层和中枢神经有序、合理、高效的指挥能力。自动调控中的无意念,实际上是有意念,叫作暗意念。暗意念指挥的自动调控使产生劲力的肌肉的松和紧最合理,最恰到好处,做到松而不软,紧而不僵滞。如太极起势,两臂掌向前上提掤时是由于肌肉收缩产生了使两臂掌向上提升的劲力。为什么以自动调控做起势时自己会感觉不到是由于肌肉的收缩收紧而使两臂掌产生向上的提升劲,只感觉是在松的和没有用力的状态下使两手臂掌向上提掤。这是因为在自动调控中,由于身体和意念向下松沉,打通了身体各部分通道,以最小的消耗,用最小的劲力,最合理的用力,产生的阻力最小,发挥了最大的运动提升效力,再加上这种整体劲是由暗意念引导内气推动动作形成的,自己自然感觉不到用了劲力。并且这时体内毛细血管打开,血液循环加速,内脏功能增加,大脑皮层、中枢神经指挥功能加强,体内正气鼓荡,元气充足,更使自己感到是内气在推动,自己没人为刻意用力。
(7)循序渐进不要急躁
学习自动调控心不能急,要循序渐进慢慢来。心急的话心就不能入静,心不静就影响身体和意念的向下松沉,反而对自动调控不利。不要过分去追求,生活中有更重要的工作和事业要去干。只要以松静之心和松静之身去练习方架套路,按动作要领练,逐步掌握其内在规律,使自己在客观规律面前得到自由,慢慢地就会学会了自动调控,事半功倍。如果站桩心静不下来就不要死站,可马上打太极拳。站桩时间不必太长,在慢速度练习方架套路和短时间练习起势桩中也能较快掌握自动调控。学习动作不要贪多贪快,要认真仔细地多看看文字、照片、光盘这三个部分,因为它们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可互相弥补不足。要认真积极练习,科学练习,增强悟性,要注意小动作。要等前面的动作巩固掌握了再去学习后面的动作。这样一定能较快、较好、较顺利地学好吴式方架太极拳。
阳极生阴,阴极生阳,当一个动作到位后,自动调控的整体劲会自动把这个动作推动到下一个动作,不需要人为主动刻意用力。如动作“揽雀尾”中掤挤势到位后,自己主观上不要人为刻意用力去急着做“捋势”,只要身体和意念是向下松沉的,暗意念引导的整体劲会以自身自动调控的速度,先使身体重心向后下沉坐,同时身体由前斜变成垂直,同时两掌转成侧掌,然后重心缓缓向后沉移做捋势;当重心缓缓后移到左支撑脚时,前面的右脚会自动成脚跟虚落地、脚尖上翘的右虚步。捋势到位后主观上不要人为刻意急着去做“按势”,在自动调控的推动下自然会转掌成右俯掌下按,同时坐胯、含胸、稍收腹,然后自动调控的整体劲又会自动推动重心缓缓向前沉移成右弓步前按掌。由一个动作推动到另一个动作,在慢练中实现,让暗意念引导内气来推动动作,防止用明意念从外部去指挥动作。在心静和身体及意念的向下松沉中,在慢练中,来悟出自己的自动调控速度,并使套路动作连绵不断。
自动调控是由于在套路练习中身体和意念向下松沉,静极则动,松静良性循环,由内气来推动动作所产生的一种现象和功能,好处不言而喻。
它能集中加强大脑皮层和中枢神经对身体各部分的控制能力,最大限度地开放毛细血管,加速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加强内脏功能,疏通经络。松使毛细血管口径变粗,使血流循环外周阻力大大减少,使高血压降低,低血压调高,加强末梢循环,开放毛细血管,减轻心脏负担。松减少了做动作的阻力,像机器上加了润滑油,使动作更加轻灵和虚灵。由于两脚的虚步、踮步和弓步的自动、合理变换,使脚前掌涌泉穴一会儿适当受压,一会儿又松开使其减压,好像在对其进行按摩、挤压以增加其血液回流能力。许多动作把重心放在脚后跟来练习,又使涌泉穴适当涵空使其受压力小,使气血顺利通过人体第二心脏,防止气血瘀结下半身或上半身,促使气血循环畅通,防止气逆而上。由于按自动调控引导的推动拳架运动的整体劲的速度和方向练是“不丢不顶”,使动作顺其势、顺其速,这时阻力极小,是“养气”,是培补本元,练习后使精力更加充沛。自动调控的整体劲所推动出来的身体一斜一正有利于气的吐纳,更加促使“以心行气,以气运身”。
由于引导自动调控的是暗意念,而以自动调控的暗意念来练太极拳能使人更加入静、更加松沉,促使更快更好实现静极生动,动中求静,形成良性循环,并在方架套路练习中使自动调控能够自始至终地维持着。自动调控中的静比用明意念、比听音乐练太极拳的所谓使人心静更加入静。人人都知道人的思维是在上面,在头脑中。但在自动调控中是利用身体和意念向下松沉到涌泉穴的这种方法,来使头脑虚空,毫无杂念,使身体松沉、松柔,各处毫无僵滞,减少运动阻力,打开身体各部分通道,把人的思想活动从上面移到下面脚底上去。把人脑和思维移到下面去,这不是说人脑真的生在下面,思维真的由下面而生,而是利用把人脑和人的思维移到下面去的这种象征性的方法来帮助入静,使意念和身体容易向下松沉,从而稳固下盘,实现下实上虚,实现劲从脚跟起,使脚底成了动力源,思想指挥源,使其向上传递动力,节节贯通。所以武术界有句俗话:“太极拳的动作都是从脚底下打出来的。”就是这个道理。
自动调控推动出来的动作最舒服正确。如动作“搂膝拗步”中的分动作“搂膝推掌”,自动调控使手掌推出时舒指坐腕成竖掌竖起不超45°,腕齐肩平,这时前推掌的掌背和小臂交角为约135°,大臂和小臂交角为约135°。如果这时手臂想再伸直一点,前推掌再竖起一点,就要人为地刻意再用一点力,同时会感觉到这时会使自己重心失控,易被对手所制,同时还会感觉到这时动作会不舒服,会僵滞。如动作“搂膝拗步”中的分动作“前后分掌”,只有当自动调控推动出来的这个动作的一掌以侧立掌前推,另一掌以侧掌回引所到达的位置最舒服正确。如果这时想把前面的侧立掌再向前移一点,把回引的侧掌再回拉一点,就要人为刻意去用力,不但不舒服,而且还要影响含胸拔背。自动调控能防止动作做得太过和不足。
太极拳的美和韵味是由于在下实上虚和内气推动动作形成自动调控的整体劲的推动下,使动作到位、协调而自然流露出来的,而不是靠人为的刻意做作,怒气拙力,意念过浓来表现的。任何慢性疾病、精神疾病、意识过浓,气逆而上都会使下肢无力,这叫失重,叫下虚上实。而通过太极拳自动调控的训练,要把以上病态改造成下实上虚,从而达到健身治病的目的。太极拳的自动调控、下实上虚的练习实践,使人们享受到无穷的乐趣和良好的意境感受,并对增强健身、疾病治疗和技击效果,及太极拳的韵味和美的展示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